知天道
明天机

《向庄子问道》1、深度虚无主义(傅佩荣)

…分享美好…

向庄子问道》1、深度虚无主义(傅佩荣

今天要谈的主题是庄子庄子是一位重要的道家代表,道家是由老子所开创的思想。我们对于老子了解之后就发现,他的思想可以在不同的时代加以应用。如果简单比喻的话,可以说老子的思想像我们在公交车上可以看到八个字,保持距离,以策安全。所以老子比较喜欢你能够自我约束,收敛,从虚到静,安静的静。那么庄子的话,在战国时代中期,他要安静,他要保持距离,更不可能了。所以他的哲学就希望你能够顺应时代的变化,跟他一起变化,而让自己不受任何的干扰跟伤害。就年代来说的话,他是在公元前大约三六八到二八八年,那这个年代,在西方来看的话,就是希腊时代三大哲学家第三位,亚里士多德的那个阶段,以及稍晚的伊壁鸠鲁斯学派。伊壁鸠鲁斯学派在西方是代表快乐主义或者享乐主义,也是对人生有某种看法,那么在中国方面的话,他是战国时代中期,跟孟子是同一个时段。那么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提到庄子,是把他附在谈老子之后来介绍的,因为他认为庄子是发挥老子的思想,这也是事实。你看庄子里面,他最推崇就是老子,把他称作古代的博大真人,真人代表很多人是假的,而老子是真的。为什么?因为他没有离开根源,根源就是道,道就是究竟的真实,就是一切变化最后都要回归于道。那么庄子他在司马迁笔下,所做的描述并不见得适当,也不公平。譬如说讲坏的一面,司马迁认为庄子,他的书写了十几万字,当然今天留下来的大概只有八万字。他说这些文章大部分都没有什么根据,都是寓言,庄子个人想象的,没有事实根据,他的目的是要批判像孔子,这些儒家的学者。他特别举出三篇有名字可以找的,譬如说《渔父》篇,《盗跖》篇,《胠箧》篇,这三篇都是前两篇在《杂篇》,第三篇在《外篇》。说到这个《杂篇》、《外篇》,因为在庄子的书里面就分为三大部分,总共是三十三篇了,但是又分为《内篇》、《外篇》、《杂篇》,《内篇》只有七篇。内代表他内在的思想,所以一般人认为庄子的《内篇》代表庄子的作品。《外篱》代表什么呢?从内到外,他加以应用,加以发挥。那么《外篇》有十五篇,再加上《杂篇》,《杂篇》就是思想比较混杂,你不容易去确定,它是不是受到别家学派的影响。所以《庄子》这本书,是庄子本人跟他后代的学者合作的成果。《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总共三十三篇。那么真正的庄子的精华在《内篇》,从《逍遥游》开始,到《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应帝王》,这是《内篇》七篇。但是司马迁完全没有提到《内篇》,他只从《杂篇》里面选两篇,《杂篇》那两篇很多人都认为是伪作,像苏东坡这些学者也都认为这是假的,不是庄子自己写的。那么《外篇》的话,《胠箧》篇,就是谈你箱子捆得很紧,强盗来的时候,整个箱子拿走,还好你没捆紧,是这个意思,就是讲的从相当批判性的角度,来描述社会的乱相。所以对于庄子的著作,司马迁的一个看法不太完整,不太全面。但是司马迁有一句话是说对的,他说庄子这个人,其学无所不窥,这六个字不简单。让司马迁这样一位史学家说,庄子这个人的学问,是没有书不看的,没有书不看代表说,在庄子那个时代所有的著作,各家各派,庄子全部了解。那么在庄子书里面反映出来的也确实如此,他什么都懂,包括《易经》这些,只要你谈到古代的书,他完全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并且给它适当的批判,所以我们在看庄子的思想的时候,会觉得庄子这个人是一代奇才。后来清朝初年金圣叹这位学者就选了《六大才子书》,第一位就是庄子,当然也因为庄子的时代在比较前面了。但是庄子这本书确实是了不起,你光从他文学上来说的话,他自己发明了许多成语,许多典故,到今天还在用,用起来,并且这个含义,还很难完全把它讲清楚。那么如果说他的思想的话,我是研究西方哲学超过三十年了,他的思想可以达到西方哲学最高的程度。什么叫最高的程度呢?譬如哲学研究到最后,希望建构一个系统,当你建构系统的时候,你就要问自然界跟人类有没有根源,就是这一句话。自然界跟人类有没有根源,尤其我们人类,最希望了解我有生也有死,那我的生命怎么来的,我死后去哪里,所以宗教家在这个时候,就可以发挥他们的作用了。但是,真正的哲学家他不一定需要宗教,因为他可以把这些探讨之后,就人的理性来设法做一个说明,因为你一定要强调宗教的话,等于是他要诉诸信仰,信仰的话对于理性,它的路线不完全一样,

  所以真正的伟大的哲学家,像庄子他就很把握,我们将来会比较详细的探讨。他就说,古代人的智慧,到最高境界,就是能够了解未始有物。未始有物四个字,什么意思呢?就是从来不曾有万物存在。你说这句话怎么了解呢?最高的智慧就是了解从来不曾有东西存在过,那我们今天不是在做梦吗?庄子自己梦为蝴蝶,我们梦为什么呢?梦到最后,这个前,这个后,到底有没有万物出现呢?庄子认为,能了解这一点才算是最高的智慧。所以这一点来说的话,西方哲学家也必须承认,这是最高的问题了,人类理性不能超过这个范围,所以你从这方面来看的时候,庄子确实是有他杰出的地方。但是庄子本人,他其实是很喜欢自由自在的幻想,他说,我们看天空,看起来是湛蓝色的,看起来非常幽静,很美,但他接着说,如果你到天空那个高度,再回头看地球的话,不是一样美吗?有距离就有美感。平常我们对这个世界会抱怨,是因为没有距离,太接近了,压力比较大,那你看天空的话,距离很远,自然而然就比较容易欣赏。但是庄子的好梦很容易醒,他本身在现实的生活里面是非常的委屈,非常穷困的。所以我们今天开始就看看这么样一个人,生在乱世,生活穷困,他如何还能够活得快乐,这是需要一个特殊的一个解释的,因为一般人在他那个情况,一定是痛苦烦闷甚至自杀的,所以我们首先就要谈到,在古代有所谓的虚无主义。我们讲儒家的时候也提过,虚无主义有两种,第一种是价值上的虚无主义,这是儒家所要面对的。什么叫价值上的虚无主义呢?价值是指真假,是非,善恶,美丑,叫做价值分辨。那么儒家发现说,一个社会如果善恶的标准混淆,做好事没有好的报应,做坏事也没有人惩罚你,一般人就乱掉了,他不知道为什么还要做好事,这个时候就觉得活着,手足都不知道该怎么摆,手脚,无所措其手足,这个时候出现什么?价值上的虚无主义。因为做好做坏没有差别,那我何必做好呢?只要做坏不被抓到就好了。那么另外一种叫做存在上的虚无主义那么存在上的虚无主义显然更严重了,什么叫严重呢?就是他是不怕死的,认为死了跟活着没什么差别,反正最后总是要死,如果活着是受苦的话,那是晚死不如早死,这叫做存在上的虚无主义。道家比儒家更为深刻,是在这一点上,因为儒家所要面对的是,要化解一般人,因为价值上的虚无主义找不到善恶的分辨,所以儒家强调什么?真诚,让你真诚由内而发,找到我行动行善的力量在内不在外。如此一来你行善的话,快乐在内不在外,才能使儒家的教育产生成效,就是把被动变成主动,让一个人自己愿意去做好的事情,然后自己可以得到快乐。那道家认为说,你这一套还是有问题,因为当你说行善,行恶的时候,善恶的标准怎么定,是谁定的,你讲仁义,以后有人就假仁假义,因为我希望别人说我仁义,甚至后面不仁不义,他还要来讲很多借口。很多人用庄子的一句话,叫做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这句话听起来很令人伤感。他说偷一个带钩就要杀,我以前小时候念到,不是念到了,听到别人讲这句话,就觉得这么严重吗?偷一个鱼钩也要杀吗?那个钩不是鱼钩,是带钩,带钩就是现在男生穿衣服的时候,他有一个皮带的铜环,古时候这个做得很大,它也是装饰品,很漂亮,非常贵重的装饰品。那你偷带钩就要杀,那如果说你偷国家就变诸侯了,我把国家整个偷来,最明显就是齐国,齐国传传传到最后,田恒氏,在孔子的时代,就把国君杀了,从此,齐国本来是姜太公所设立的国家,后面变成田氏,田氏就是陈氏,古时候通用的,田氏把齐国篡掉了,从此以后一直到战国时代齐国都有姓田,或是姓陈的。所以你把国家偷来就变诸侯,诸侯之门就有很多人说你是仁义,歌功颂德。你看,庄子这个描写,代表他对这个乱世有一定的观察。那你在这个时候你还能够活下去,并且像他这么有智慧的人,他不可能浑浑噩噩过日子,他还能快乐,还能消遥,还能写出这么美的文章,让别人去欣赏,所以这就是我们想要探讨的秘密。

  所以我们在介绍庄子的时候,第一节就要看,什么叫做深度的虚无主义。我们在前面要花时间把他的背景,把他基本的想法,设法辅展出来,我们大概有四大主题,第一个是人间患难深重。第二个是,心斋与道契合,就是修行了,心斋跟道怎么契合。第三个是,外化而内不化,就是庄子在处事的时候,一个最具体的方法。最后,是从真实到美感,你怎么样从真实到美感欣赏万物之美。所以我们第一次谈,就谈深度的虚无主义。我们刚刚提过,我谈到虚无主义的话,就跟生死有关,因为如果虚无主义的思想蔓延开来,很多人想活着受苦,那何必呢?死了算了,死了算了四个字就是虚无主义,那么就看一下,在庄子里面怎么谈到死亡。我先说自杀的例子,我们翻一翻就找到四个例子,第一个是集体自杀。我们讲老子的时候也提过,庄子有一篇叫《杂篇》,叫做《说剑》。他讲赵国,赵文王喜欢斗剑,所以门下聚集了几千个剑客,有事没事就决斗,因为大王喜欢斗剑,我希望成为天下第一,大王就给奖赏。后来太子觉得不好,国家好好的,武士斗来斗去,都死了好多,国势慢慢衰弱,所以他就找庄子。庄子很有意思,在这个时候忽然摇身一变,变成一个儒家一样,穿着儒服去跟太子见面。太子说,你要跟大王见面,穿这个服装不行,你最好做一套武士的服装,庄子就真的花了三天时间,做一套武士服装。你能想象吗?庄子穿着武士的服装,还佩一把剑,去见赵文王,两句话就把赵文王搞定了。他说,臣的剑,古时候见到大王都要自称臣,虽然你是老百姓,自称臣。他说,臣的剑十步杀一个人,千里之远没有人挡得住,就是我走十步就杀一个人,走千里那么远没有人挡得住。大王一听,哇!这个是天下第一了。接着他又说,我跟别人比剑的时候,叫做后发先制,让别人先动,我比别人后出招,但是比别人先得手,把对方给毙了。这两句话就够了,赵王说好好,等几天,他立刻叫他这些剑士们决斗,挑五六个最好的,跟庄子来比一比,又死了好多人,因为决斗的时候难免有死伤,到最后终于挑几个出来跟庄子要比了。比剑的时候,庄子说,我有三把剑,大王认为要用哪一把。大王说奇怪,这个人怎么毛病那么多,喜欢讲道理,他说什么剑呢?第一把,天子之剑,第二把,诸侯之剑,第三把,平民之剑,就是老百姓的剑。赵文王是诸侯嘛,当然想知道什么叫天子之剑了,结果一说了之后,根本不是比赛什么比剑,讲整个山川形势就像一把剑一样,你把它做好的话,天下无敌,那诸侯之剑也差不多,根据你国家的地理条件,你把它整理好的话,也像一把剑,也是没有人打得过。那个平民之剑,就是你们这些武士,跟斗鸡一样,杀了半天死了很多人,对国家毫无帮助。赵文王一听就很惭愧,觉得很震憾,因为他心里面真的想的还是成为天子,结果摆上盛宴请庄子吃饭。赵文王坐不下来,听庄子的话之后,在宴席的桌旁边绕了三圈,心里面太激动了,庄子说,大王请坐,我要讲的讲完了。大王从此三个月也不出宫门,那些剑士在外面等了半天,大王不出来,纷纷自杀,这是第一个,集体自杀。你看到这个故事,就觉得有些人一辈子就是比剑,生下来就是找秘笈,跟武侠小说一样,找到最后练成了武功以为自己不错,哪一天忽然发现没有武林大会,没有比武决斗,他活不下去了,集体自杀。所以很多人一辈子的目标,放在一个明显的外在的位置,你到最后恐怕发现它是虚幻的,活不下去了。

   那么你说也有个人自杀的例子,你说剑客会自杀,念书人也会自杀,庄子里面有个一个自杀的故事,讲一个念书人,我们看了就伤感。为什么?因为这个念书人,是郑国人,叫做缓,缓慢的缓。他去学儒家,学了之后学得很好,回来做官,做官之后造福百姓,这一带都治得很好,大家都很开心。但是他有一个弟弟,弟弟就去学墨家,儒家跟墨家会辩论的,墨家学了之后回来跟哥哥辩论,两个人争持不下,爸爸就赞成弟弟,爸爸有时候会疼老幺,赞成弟弟。这个哥哥就很难过,说我这个学儒家学了半天造福乡里,弟弟还是我出钱让他去学墨家,学会墨家回来跟我辩论,爸爸居然赞成弟弟,结果几年之后他自杀了。为什么?儒家最重视情感,父子亲情,兄弟手足之情,两边一起幻灭,所以最后不要辩论,幻灭之后,他活不下去自杀了。自杀之后,还托梦给他爸爸,说让你的儿子成为墨家的也是我呀,就是弟弟,就是让你那个儿子成为墨家的也是我呀,我死了那么多年,我的坟墓上的楸树,柏树都开花了,你还不来看我的坟墓吗?你看,托梦给他爸爸,你听了就觉得很伤感,这个念书人也自杀了。另外一个自杀的人更有趣了,有一个地方叫做演门,演门这个地方有一个人父母过世,守丧的时候,形销骨立,非常的哀凄,每天吃素,到最后身体瘦瘦的,就差没死。官府一看,这么孝顺的人,让他做官,结果一做官之后,同乡的人每一个人就纷纷守孝,当然父母过世就守孝,结果死了一大半人,因为人生的目标太简单了,尤其像做官。如果替父母守孝,不吃不喝瘦一点可以做官的话,那我也要,结果瘦过头就死掉了。那这说明什么呢?很多人对于死亡没有什么概念,认为说死了就算了,反正活着也没什么希望。另外一些人死的是最莫名其妙的,庄子里面有一篇《让王》,什么意思呢?把王位让给你,尧跟舜,尤其是舜。舜当天子以后不想做,就要把王位让给别人,他让给卞随,卞随说,你既然以为我是喜欢当帝王的人吗?我太可耻了,让你以为我喜欢当帝王,就跳河自杀了。他就把王位让给务光,务光说,我难道是这种人吗?让你以为我喜欢当帝王吗?又跳河自杀,他让好几个,好几个都跳河自杀死了。换了今天让给谁,谁不欢欣鼓舞?结果当时的人都不喜欢当帝王纷纷自杀。这是庄子里面,他写这样的故事毫不手软,好象人的生命在那个时代确实是很容易幻灭。他有一段描写到,有一天想去卫国帮忙,那一段将来我们还会讲得详细一点。他的理由就是,卫国国君随便就动用很多百姓来筑城,甚至来战争,在最后,百姓死亡,漫山遍野都是像乱麻一样。你听到这种描写,尸体漫山遍野像乱麻一样,你想到谁呢?同时代的孟子。孟子是儒家,从正面看待人生,他就劝这些什么梁惠王,齐宣王,希望他们善待百姓,也是类似的话。他说,老百姓辗转乎沟壑之中。哎!奇怪了,沟壑是山上的水沟,为什么老百姓在水沟里面打转呢?不是他们喜欢去水沟抓鱼做什么,不是,因为太饿了,到山上去挖树根,找树皮来吃,饿死了就在山沟里面堆积着尸体,这是战国时代中期,所以你从这边就知道在古代,真的有这样的情况。所以我们今天对自己的生活,应该是常常觉得说还不错,还可以上课,还可以常常觉得烦恼,无聊怎么办?还要做什么事打发,在以前没那么幸福了,但是也不见得我们认为自己幸福。所以学庄子的思想不是只有乱世,即使今天时代比较太平,我们心中有时也很乱的,庄子是内外兼修内外兼治。

  那么接着我们再看,你说不能自杀,也不能杀人,庄子当然是反对战争,他认为战争是很无聊的事情。他讲一个比喻,有一个国君喜欢战争,庄子就设法去提醒他,有一只蜗牛,蜗牛头上有两个角,一个叫触氏,一个叫蛮氏,这两个角上很小,蜗牛的角很小,这两国喜欢打仗,一打就打十几天,死了几万人,但是就算这一角给你也不过是蜗牛角。因为庄子的眼光很大,你会争夺一个土地,牺牲人划不来,土地是要养人的,土地不但没有养人,为了争土地而杀人本末倒置,那么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叫做什么?那好我现在活着,活着之后做什么呢?追求富贵,这很简单的道理,不要教都会,追求富贵,得到东西。因为一个人成长之后,就会发现有一个自我,这个自我有什么?有欲望,这个欲望要满足就是富贵。一般来说儒家也不反对富贵,孔子也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你喜欢富贵这不是坏事,只要手段正当。但是庄子再进一步,就算你得到富贵,你能够享受吗?这个问题。他有一段话提到有钱人的六种痛苦,你看到之后,真是不敢要发财了。哪六种痛苦呢?第一种,有钱的人,他耳朵听到的是钟鼓管乐的声音,各种演奏音乐,好的表演,嘴巴里面尝的是牛羊美酒的滋味,每天山珍海味的吃,畅快他的心意,遗忘他的正业,这是第一种,叫做迷乱。一个人有钱之后晚上常常是一撮,二撮,三撮,吃到最后,真是吃喝玩乐,但是这样的生活不是迷乱吗?完全忘记了人生除了赚钱,享受之外还有别的路,第一个迷乱。第二个,他说有钱人很容易气盛。我们说财大气粗,穷人不会的,穷人就是气虚,看到别人都很客气,就是容易诌媚别人,那有钱人就不一样,反正我钱多,什么事情用钱可以摆平,你如果盛气凌人,好象负重走上山坡,可以说是劳苦了。事实上我们常常讲莎士比亚那句话,跟庄子差不多,但是庄子比莎士比亚早了那是将近两千年,将近,还差一点,两千年。莎士比亚说,有钱人就像一头驴子,驼着沉重的金币走完一生,多累。庄子这边说,有钱人好象是负重,载重的东西走上山坡,劳苦不堪,这是第二个。第三个,有钱人容易生病。贪财而弄到生病,贪权,权力,弄到精疲力竭,安静的时候,就沉溺在权跟钱里面,身体强壮的时候盛气凌人,这可以说是生病,他没有一点是正常的。再看第四个,他有钱他不会满足。他为了求富,为了争利,财货堆积得像墙一样高也不知收敛,还要贪得无厌,真是耻辱了。我们都知道,有所求,就要看别人的脸色,你再有钱的人你要发财,还是要看大官的脸色,还是要看大家合伙做生意的时候,怎么样去得到一些利益,也可以说是耻辱了,有时候让别人随便笑一笑,批评一下,也不敢回口。再看,第五种,钱财聚集根本用不完,然后还刻意迎求还不舍得,满心烦恼还在贪求不止,这是忧虑了。有钱人其实也有忧虑了,因为他希望更有钱,他永远跟那个天下首富比尔盖茨去比,那永远比不完的。最后一个,恐惧。在家里面担心小偷打劫,出门就害怕强盗伤害,在家里面严密防守,出门不敢独行。你见过有钱人出门敢一个人走路吗?不敢。都要坐那种车,防弹的,要不然太危险了,这是恐惧。各位想想看看,这六个,迷乱,劳苦,患病,耻辱,忧虑,恐惧,听起来简直是人间最惨的遭遇了,但是庄子拿来形容有钱人。当然你时候你想想说,我宁可要这种遭遇也要有钱,那没办法,庄子跟你没什么好说的,但是如果你看长远一点,确实发现有钱人有他的烦恼,这是没错。我自己有一些亲戚,有一些朋友有钱,照样是烦恼,有时候他反而羡慕我们,很单纯,没什么这方面的问题。所以,这是什么?你看,活在世界上就是追求富贵,你现在得到富了,有钱了还烦恼。

  那贵呢?做大官呢?做大官也不见得快乐嘛。庄子本身有机会做大官的,因为他的学问好,他的智慧高。有一次,有人想请庄子做官,话才刚刚说完,庄子立刻讲一个比喻,庄子很喜欢讲比喻,尤其讲寓言,寓言就是一整个故事都是编出来的。他说,一头牛要用来祭祀,所以它活着的时候,吃的是青草大豆,这是上等的食品,牛吃这些不得了,青草大豆,身上还披着什么?锦绣有彩衣。这个牛要好好保护,身上披着锦绣的衣服,吃得好,穿得好。但是,一旦到祭祀的时候,牵到太庙里面去,这个时候就是想做一头孤单的小牛都来不及了。所以你要看到说,你做大官叫做贵,贵就是地位高嘛,那你结果呢?叫你天天上班很辛苦啊。我以前小时候,为什么对做官的印象就不怎么好呢?我念大学的时候,有一次跟一个部长,不是部长级,是部长,坐一辆车。已经下午两点,我是研究生,正好有事,别人说你们坐一辆车吧,反正去同样的地方。下午两点钟那个部长的司机就给他准备一个三明治,在车上狼吞虎咽。我一看当部长,当到午饭都没得吃,因为赶太多地方开会,只能在车上吃一个三明治,我才不要干呢,所以我立志不当部长,但是我当也没有用,反正是傅(副)部长。那么另外一个地方,楚国的国君,知道庄子很有本事,想请他做官,就派两位大夫去当说客,游说,希望劝庄子去做官。庄子正在濮水边钩鱼,这两个大夫走到后面就说,先生,我们国君想请先生去当宰相,把国事交给你。庄子头都不回,他说,你们楚国来的吗?是的。因为他听口音,大概知道你们是楚国人了。他说你们楚国的庙堂之上有一只神龟吧?死了三千年,骨头就是装在竹箱里面,盖上锦绣的布,三千年了。请问,那一只乌龟是喜欢死了变成骨头被人家供奉,还是喜欢活着在烂泥巴堆里面夹着尾巴打滚呢?两位大夫听了立刻就回应,当然是喜欢活着在烂泥巴堆里面打滚了。庄子说对的,我就是想活着,在料泥巴堆里面打滚。所以这两个大夫,回去怎么交差我不知道,反正没达成任务,庄子头也不回,代表什么?这种事情一定很多。一定经常有各地的人跟他说请你做官,因为大家都觉得他很聪明。他为什么聪明呢?他口才特别好。各位知道,做官需要口才的,把歪理说成正理,把别人不懂的讲得头头是道,我说庄子他做官本事有,怎么说呢?他有一个好朋友叫惠施。说是好朋友其实也很冤枉,只能说是朋友了,但是因为整部庄子里面,庄子只有一个朋友是有名字的,只有一个叫做惠施,恩惠的惠,施舍的施,惠施来了。惠施本人是一个学派的领袖,这个学派叫做名家你说司马迁的爸爸司马谈,讲古代六家,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家,名家就是其中的一个学派,惠施好歹也是学派领袖。这个名家说什么呢?名字的名,专门搞逻辑的,搞语言分析的,跟你辩论的。那惠施认为天下没有人辩得过他,专门搞诡辩,他跟你辩论你一定输。他说,天比地要高吗?他说错,天跟地一样,平的。你怎么跟他去吵?因为高低需要标准,你从天来看地,地是高的,从地来看天,天是高的,这也对,像这个都是他的很多歪理。但是他碰到庄子就没办法,惠施碰到庄子每一次都吃鳖,就是辩论都输给他,所以他对庄子很了解。惠施担任梁国宰相,那个梁国就是梁惠王,孟子见梁惠王那个梁惠王,因为他们同一个时代,惠施跑去当宰相,庄子要去看他,大概先要捎给他一封信,结果,惠施的手下担心,就跟惠施说,小心,庄子来是要抢你的宰相的位置。因为底下的人怕,如果我的老板惠施一旦走的话,那大家通通失业了,对不对?我们这个是,你坐不坐轿是你的事,我可以抬轿,不能让你走,就跟他说,庄子要来抢你的位置。惠施一下子就担心起来,就下令全国搜索庄子,贴出庄子的照片,画像,到处贴,要抓这个人。庄子一看就很难过,老朋友来看你,你还以为我要抢你的宰相,居然贴出告示要抓我,就很生气,主动去找惠施,直接走到宰相府,一见面就说寓言,庄子懒得跟你寒暄了。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叫做鹓雏,从南海飞到北海,这只大的鸟飞的时候,不是梧桐树,它不停下来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它不停下来吃;不是甘美的泉水,它不停下来喝。但它飞的时候,底下有一只猫头鹰,抓到一只腐烂的老鼠,看到鹓雏飞过去,就大叫一声,嘿!你想用你梁国来吓我吗?你当梁国宰相在我看起来,只是猫头鹰抓到一只腐烂的老鼠而已,我会跟你抢吗?他用这样的一个寓言,这个寓言非常刻薄。但是惠施心里有鬼,他听了也只好算了,因为他确实担心庄子来把他的位置抢走,惠施对庄子就放心了。后来又一个寓言里面,我刚才讲蜗角这争,蜗牛的角,就是一个人叫戴晋人。我的文章就特别说明,戴晋人应该是庄子的化名,为什么是庄子的化名呢?因为他就发生在魏国,魏国就是梁国,因为它首都迁到大梁,所以又称梁国。怎么回事呢?魏国国君跟齐国国君结了盟约,齐国的国君背叛了,背叛了之后魏国国君很生气,他说我要派刺客去把那个齐国国君给暗杀。一个国君要派刺客,大将军公孙衍听到说,不行,我觉得太可耻了。你看,将军直接说国君可耻,国君不是老百姓,怎么可以派刺客呢?派刺客就是两个人打架,我打不过你,我派刺客去对付你。他说我是将军,我要率领二十万大军,去打那个齐国,它不守信用,打得它片甲不留,让它到处逃难,吓也吓死了,我是将军,我有这种自信。讲完毕之后,另外一个人说,我反对,两国之间最好是和平相处,我们已经有七年没有打仗了,总希望有十年的和平,那要现在打仗的话,这个人一下把七尺的墙给弄翻了,不好,我反对这样作战。第三个人上来说,赞成作战的,是不对的;反对作战的,也不对;说别人不对的,也不对,就是我自己也不对,第三个人上来了。那都不对怎么办呢?这个大王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最后惠施跑来,说大王我给你介绍一个人,叫做戴晋人。戴晋人我相信就是庄子的化名,因为戴晋人来讲的那一翻话非常的卓越,就是说你把用蜗牛之角来比喻的话,大王最后就不想打仗了,认为没什么意思,我打了半天一个蜗牛的角,就放弃这个念头。所以惠施跟庄子一些生平的故事,这些小地方我们可以从里面看到线索,知道说,你得到富,得到贵,不见得快乐,因为是乱世。即使不是乱世,后代很多太平时代的宰相,也不见得可以善终,这样一来的话,我们就发现,活在世间真是很不容易。

  再接着,庄子怎么办呢?他要设法明哲保身。一般人看庄子会说,你明哲保身好象是太消极。但是我现在问,在乱世里面,你不消极,行吗?你太积极的话,你一定要有渠道,管道,你才能做事。你没有富,没有贵,你在民间办一个团体,你要教谁呢?谁要听你的话?因为一般人也是百姓,他也希望说能够升官发财,将来有发展的机会。那对庄子来说的话,他就明哲保身,他的明哲保身,使他的生活陷入极端的困境,我们将来会有一集,专门谈到庄子生活的穷困。他以前做过小小的公务员,他是宋国蒙人,我们谈过,宋国是一个处境非常特别的国家,因为夏朝被商朝灭了以后,夏朝的后裔封在宋国。他是亡国之后,被灭亡的国家的后代,所以他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你要讲任何的笑话,嘲笑宋国人没有什么意见,别人不会抗议。庄子是宋国蒙人,他是这个地方的人,他做过蒙地的漆园吏,吏小是一个小公务员,连官都算不上。我们现在讲官吏,他是吏,就跟孔子年轻的时候,做过委吏,一样的,他是一个小公务员。那他负责什么?管理漆园,园就是园,漆就是漆树,漆树的园,代表什么呢?漆在古代,不是油漆,是那个黏剂,有一种树专门流一种黏液,叫做漆树,这个拿来黏东西很重要。因为你盖房子,做桌子椅子需要黏剂,就用这个漆来做黏剂。那么庄子就管一座园子,专门负责这个漆每年生产多少,这个小事情要庄子做,实在是太委屈他了。但是照样他觉得,不想为五斗米折腰,你看后代很多人说不要为五斗米折腰,庄子就是一个例子。他后来辞官不做,回家之后,靠自己,做什么呢?编草鞋。编草鞋能赚什么钱呢?他的邻居就笑他,因为他的邻居代表宋国出使秦国,回来的时候,秦王送他一百辆车子。反正大王嘛,车多得很,送!你做得不错,送你十辆车,一百辆车。所以这个人看到庄子就嘲笑,因为他平常觉得庄子很逍遥,很自在,这个时候看庄子那么穷,我发财了,就笑他。说,你看,像你这样住在穷街陋巷,困窘地织鞋为生,困窘就是很穷困,很窘迫,饿得面黄饥瘦,这个我做不到,但是代替大王出使,一回来赚了很多车子,这是我的本事。在庄子面前炫耀,那真是太危险了,庄子立刻讲一段故事,他说,听说那个秦王有毛病,常常生病,譬如说他有痔疮,帮他治好了,就送一辆车,你大概帮他治了什么病吧?这个是,就把他讲成做了许多卑下的事情,卑躬屈膝,帝王才赏识给你,他是随口就讽刺别人,这个人当然以后不敢再讲话了。所以庄子本身他非常穷困,但是问题是什么?他有他内心快乐的来源。说到这里,我想到一位荷兰的画家,因为我在荷兰教过书,有一次他们整理资料写成河南,不是河南,是荷兰,The Netherlands.在欧洲北欧的国家。荷兰是谁的故乡呢?叫梵谷(凡高)。梵谷是有名的画家,那梵谷是1853到1890,他只活了37岁,年代我们将来再确定一下。那么梵谷他活着的时候很累也很穷困,他死了之后大概不到二三十年就出名了,他的画开始很多人在收购,价格一直在上涨,成为名家。记者就找到以前住在梵谷家隔壁的一个小女孩,到那个时候已经变成老太太了。因为他过世后又过了几十年,找到那个老太太,就问说,你小时候住在什么地方,对吧?对。隔壁是不有一个画家?那小女孩就说,老太太就想,对呀,我小时候就见过那个人,知道那个人,每天就画画。记者就问她,你觉得那个人怎么样?那个老太太就说那个人是神经病,就讲神经病。因为小女孩看到梵谷真的是神经病,风雨无阻,荷兰常常刮风下雨,我在荷兰教书的时候,早上出门十五分钟到我的研究室,我穿一件衣服,有那个雨帽的,雨帽戴上去,脱下来,三次,十五分钟就要弄三次,代表一下下雨,一下停,一下下雨一下停。那么梵谷每天就穿个雨衣,带个画具,到田里面去画画去了。小女孩一想,这个人莫名其妙,也不去上班,每天就拿一个画具到处画画,梵谷后来怎么死了?自杀了。他说实在的也非自杀不可,他一个人生活的很孤单,早就有什么抑郁症了,有时候自己烧菜的时候,酱油加错加到颜料,那非死不可,以为说这是酱油,倒的是颜料,结果弄一弄一吃。所以有时候你看到这些人,在一般人眼中都不可思议,你为什么不好好找一个生活呢?但是梵谷是一个艺术家,他一生活着只卖出一幅画,还是他的弟弟托朋友帮忙看面子买的。你看,当时看面子买的,现在藏在家里面几千万美金一幅,这是艺术家了,我们不要算钱,算钱的话伤感情。

  然后呢?你看庄子,庄子也是一样,邻居向他炫耀,我如何发财了。庄子说,你去发财吧,我没什么兴趣,他这样子叫做明哲保身,因为你如果去做一些赚钱的事,发达的事,就很危险。他讲一个比喻,他说,有一家人,住在河边。这一家人就到河里面捕捕鱼,有时候会游泳,就去里面找一些好的龙虾之类的这些。结果呢?有一天,一个儿子到水里面捞出来一个宝珠,很漂亮的宝珠,爸爸一看吓一跳,哪里找的?他说,我游到水里面去找到一颗,这下发财了。爸爸说,不行,立刻拿榔头把它打碎。儿子说,为什么呢?他说,这个宝珠一定是藏在深渊之下,那个黑龙的下巴底下。龙,底下有黑龙,古时候人真的相信龙,庄子里面还有一个人要去学屠龙术呢,等一下再说了。说这个藏在黑龙的下巴底下,一定是龙睡着了,你才有机会把这个宝珠拿到,如果龙醒了的话,你早就粉身碎骨了,所以这个把它打碎,为什么?你如果放一颗宝珠在家里,别人问你哪里来的,你如果心里起了贪念,我再找第二颗吧,有第一颗,就有第二颗嘛,对不对?有第二颗就有很多颗,你再去找的话,龙醒的话你就完了。他的意思是说,你在大王旁边做事,给你富,给你贵,是大王昏睡,才会用你这种小人,让你发财,他一醒来的话,你粉身碎骨,他用这个方式来说。他这种故事讲多了之后,自己也不敢去碰政治了,因为庄子可以说是自己吓自己,但是也有他的根据是了。我们刚才讲到龙,就多说几句吧,说到这个龙,庄子里面有一段,提到一个人学屠龙术,怎么杀龙,耗尽家财,学了三年,终于学会了,学会之后,麻烦了,为什么?找不到龙可以杀。就讲这一段,就说你学一种技术,学得太好了,但是学到最后没有用的地方,叫英雄无用武之地。他这个是一个寓言,就是说你要治大的国家,大的国家好的国家像一条龙,现在没有好的国家,所以你学会屠龙术也没有用。到后来金庸的屠龙刀,就从这里得到启发,《倚天屠龙记》,庄子里面首先提到屠龙。那我们就简单说一下,什么叫龙呢?古时候真的有龙吗?古时候真的有龙。因为如果没有龙的话,为什么在很多地方谈到龙的时候,没有人怀疑你在说什么?大家都觉得很自然?像孔子去拜见老子,跟他问礼的时候,回到家乡跟学生说,我见到龙了,我见到龙了,龙就是老子,乘风云而上天。学生并没有说,老师啊,你在说什么?什么是龙啊?没有人问。就代表龙这种东西是大家都懂的一种生物。所以古代称什么?有水官,负责管理水产方面的生物的。但是因为龙这种生物很难养,到最后放弃了,所以龙就不见了。有人说龙是什么?两个解释。第一个是把龙当作神话里面的动物,蛇加鸟就变龙。你看那个龙会飞跟鸟一样,龙的身体跟蛇的样子一样。第二种是,他们叫做鳄鱼,各位知道长江以前有鳄鱼,现在还是有的,叫长江鳄。这种鳄鱼在水里面翻滚的时候很吓人,尤其下雨的时候在里面翻滚,你看到那个龙好象是乘着风云上天去了,并且这种鳄鱼很难养,一不小心就反噬其主,把主人给吃了。所以像这个都可能,那么所以在这个时候提到屠龙记这些,都是古代的一个生活的情况。

   所以我们今天第一段先说什么?让各位先进入到庄子的生活世界。因为离我们现在两千多年了,你忽然谈庄子的思想,他讲得再好,你都觉得说,他讲的跟我有什么关系呢?所以你了解一个人的思想,要先知道他的时代背景,他都处在什么环境,他个人有什么性格。庄子的性格可以想象,他的性格是非常孤僻的,他一本书里面只有一个朋友是有名字的,叫惠施,而惠施做官的时候看到他,就很担心,你看,朋友也缺乏这样的互信。他有很多学生,庄子有学生哦,只有一个留下名字叫做蔺且。一个名字,蔺就是蔺相如的那个蔺,且就是而且的且,蔺且。所以你看,只有一个朋友有名字,只有一个学生有名字,当然是孤僻到了极点。他自己生活也能自得其乐,他也有子女哦,一代代相传,他也结婚,他太太比他先死,所以很有名的故事,我们将来谈到生死的时候再来说明。所以像这样的一位古代的学者,他跟孟子同时,两个人没见过面。孟子是一个儒家带着几十个学生,也是周游列国,到处吃吃喝喝,为什么?他认为我是儒家,我教这些帝王行仁政的话,天下太平,所以我该吃该喝,应该拿我的待遇,这是儒家。但是孟子有原则哦,你如果国君不好,到时候道不同不相为谋,我就走,我有原则,该得就得,不该得就不得,这是孟子。所以孟子在当时的乱世,还能够全身而退,最后可以跟学生们一起来著书立学。而庄子的话,他跟孟子性格不同,他觉得说,何必呢?我就过我自己的生活,能够过一天算一天。但是就因为穷困,在人间没有凭借,他所开发出来的不是想象世界,真实的世界,比我们的世界还要更真实。很多人常常说,庄子有很多寓言,都是幻想这些,是吗?他的寓言都有有含义的。你了解的话,都知道字字都是针对人类社会的问题,你听懂了的话,有如寒天饮冰水,点滴在心头,一定很有启发。所以我们在第一次介绍庄子的时候,先把人间患难深重,从深度的虚无主义,也就是存在上的虚无主义,引发出庄子整个生活的背景,然后再就富贵是人们追求的对象,但是藏了很多危险,接着看到明哲保身,然后我们接着就要谈到庄子对人的理解。因为庄子虽然自己很穷困,他不需要做官,也知道做官的危险,他不需要发财,也知道发财的困难。为什么?善于观察,对人生经验可以做全盘的广泛的理解。所以这一节,我们就对庄子的背景先做这样的介绍。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明天机周易网 » 《向庄子问道》1、深度虚无主义(傅佩荣)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必填
必填,请填写正确地址,方便以后联系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QQ交流群电报交流群

文章内容很好,我要赞助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