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天道
明天机

《白话老子》连载第79期:【和大怨】章

…分享美好…

748afcca093adca552ced5ad3b339780

白话老子》79期:【和大怨】章

讲述:黄晓明

【原文】

和大怨
必有余怨
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
执左契而不责于人
有德司契
无德司彻(chè)
天道无亲
常与善人
 

【解说】

和大怨
必有余怨
安可以为善?
和解大的怨恨
必然会剩余一些怨恨
这怎么能说是至善呢?
和的本意是什么呢?和是指两者之间的和谐的状态,就是两者之间和谐,合得来。进而引申出和解,即原来两者之间不和谐,进而和解从而恢复到和谐的状态。
那本来两个人不和,其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有怨,结了怨了,甚至结了大怨了。任何人之间的这种大怨的状态,当然很不理想,所以需要和解,化解掉这种大怨。那么和大怨,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也会得出结论,是不可能完全化解掉的,必然还会剩下一些怨,也就是余怨。所以老子认为,这怎么能叫作善呢?所以,老子的下一步的思考就是要找到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会结怨的原因。找到了原因,就能从根本上解决了结怨的问题。
如果已经结了大怨,要不要和解?当然要。为什么?大怨,再升级,就到了恨;再升级,就到了仇;再升级,就成了敌人,就会产生极其剧烈的斗争。所以,有了大怨,当然要尝试化解、和解,能少一点是一点。
是以圣人
所以圣人。
所谓圣人,在老子的语境之中,是“以道佐人主者”。圣人是辅佐侯王治理国家的。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这还可以是在普通的人与人之间的怨。所以,老子是用最常见的人与人之间的结怨的现象,来引发思考:一个国家,如何才能长治久安?那就是,在国家管理者与百姓之间,没有怨,更没有积累为大怨。
圣人之所以是圣人,是因为他的思考的广度、深度和强度要超出了常人,圣人是要找到怨的源头的:怨,到底是因为什么而导致的?
 
执左契而不责于人
所以圣人要跟老百姓制定契约,但是要让渡利益给老百姓。
什么是契?契的三个构件:丯,刀,大。丯[jiè],用刀刻痕;大,是木的伪变;契的本字为下边是木的栔。古代借据用木头制成,刻上文字,中间分成两半,左边是债权人拿着。所以,左契,是债权人拿着的借据。左、右能合在一起,就说明这个契约是对的。
那么,我们就要去想,为什么这里出现了契?
根据解经三原则:名不离句,句不离章,章不离文;所以我们来看前面的这三句: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后面跟着这一句: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可见,老子认为,大怨因为什么而来的?就是没有契,或者契约之中没有厘清责权利,所以双方就结下了大怨。所以王弼注解:左契防怨之所由生也。
但是从解经的角度来思考在本章老子隐而未发的,那我们还要问:
什么是契?规定双方的责权利;
制定契约的双方是谁?国家管理者与百姓;
契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在人民这一方:
纳税、服徭役、兵役等;
在管理者这一方:
征税、合理使用、分配税收;
杜绝贪污;
公正、透明、有上升空间的体制;
小国寡民的目标: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医疗、养老、生育;
抵御外侮,保卫国民;
等等;
圣人发现,人与人之间之所以结怨,就是在一起做事情的时候,没有留下文字的契约,所以责权利没有说清楚,所以就结下了怨,乃至大怨。那么到了侯王与百姓之间也就需要制定契约。既然百姓纳税了,也按照要求服徭役,服兵役,尽到了老百姓的这一方的责任;那么,作为契约的另外一方,他应该做到什么呢?所以有些内容就在后续的80章做了描述。
圣人执左契,是制定了契约,才有执左契这一说。而不责于人,指的是什么呢?责,通债;责于人,也就是不去讨债的意思。不责于人,还可以理解为,让渡契约中没有说明部分的利益于老百姓。
所以这里体现出“和为贵”的思想。当然了,大怨,依然还是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所以,可以和解,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要注意到,怨、恨、仇、敌,这些汉字的内涵是不一样的。
我们学习《老子》,在现实生活之中也要变通理解这句话,如何做到呢?作为执左契者,是双方之中的强者。那么,意味着即使自己占理,也要放人一马,没有必要激化矛盾,把小怨变成了大怨。这就是跟上一句“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结合起来理解了。
那么,以上这两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呢?就是做什么事情尽量都要有书面的契约。才不会有怨的产生。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往往事情会发生很多变化。那么就要重新制定契约等等。这里具体就不展开了。
 
有德司契
有德的人,很宽厚,所以要让他去主管契约的制定。
司,就是主管的意思。要让有德的人去主管契约的整体制定,让契约不苛刻,对百姓尽可能地有利。
无德司彻
无德的人,很苛刻,所以要让他去主管税务的追讨。
彻是周朝的税制。旧注曰:什一而税谓之彻。”也就是说,要从田亩收入中抽取十分之一作为税收。所以司彻,就是主管税务的官员。要完成纳税的任务,就要追讨税,当然不能心慈手软。国家的税收,是国家管理中的经济来源,是最重要的一环。所以要让没有德的人去做追讨税务的事情。所以说,治理国家也是非常的现实,要在不同的岗位上用对人,各司其职,物尽其用。有德的人,心慈面善,是干不了收税这个事情的。
天道无亲
天道是没有偏爱的,是一视同仁的;
 
常与善人
总是给与善人,帮助善人。
常,一般理解为经常,常常;但是也可能不这样,有一种不确定性。那么在帛书老子,常,换为恒,就不一样了。天道无亲,虽然一视同仁,但是表现为总是给与善人。那么,这就体现为一种无形的规律了。我们就要问:什么是善人?善人做了什么?天道为什么要奖赏善人?天道给了什么呢?通过什么方式给出来?
什么是善人?善人的含义很丰富,主要集中在第27章的七大善、第08章的七小善,都是善。善人,至少有善于行道的内涵。但是结合这一章,善人的内涵,就是“国家管理者”即圣人善于制定国家与“百姓”之间的契约。契约的内容很详实、很明确,没有模糊不清的地方。那么,既然制定了契约,双方按照契约来执行,人间没有怨恨,更没有大怨;所以,没有怨气恒亘在天地之间,既不会影响了天地之间橐籥机制的运行,也不会侵蚀到天气。这就是天之道所乐于看到的人间景象,那么天道就会奖赏善人。
前面几章都讲到了天道,尤其是第77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那么,道者所作所为就是要合于天之道,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制定契约,收取税收,转移支付,达到损有余而补不足这样的天道的目标。这就是天道的具体操作。那么,善于按照天之道来操作的,就是善人。那么,天之道既然有着强烈的意志,自然也要奖赏善人。
天道是如何奖赏善人呢?我们从生活阅历中会发现,当我们无意之间做了一件好事的时候,身心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愉悦。因为这是一种自然的、无私的奉献,所以合于道。那么自然就与道相通。道,就通过无形的通道“绵”,给予了精信。悦,从心从兑,兑为开口,所以是心打开了,感应到了无形的混沌元气,生命因此得以升华,所以表现为身心的愉悦。
所以,善人必然是得到了天之道的加持,表现为精力旺盛,智慧打开。这就是得到了精信的效果。当然可能还有一些是我们常人所无法测度的,就是他的无形的神气的极大的加强。那么他就可以做到了死而不亡,长生久视。这是他修道的成就。
这一章,虽然是讲国家治理的,但是对我们普通的老百姓也很具现实意义。老子他具有深邃的洞察力,洞察到了人心的规则。那就是生活之中只要是做事,就要有书面的契约,而不要停留在口头上。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人类是记忆模糊的,有时候会根据自己的需求,来修改自己的记忆。白纸黑字留下契约,就没有什么模糊的空间了,从而规避了大怨的形成。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明天机周易网 » 《白话老子》连载第79期:【和大怨】章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必填
必填,请填写正确地址,方便以后联系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QQ交流群电报交流群

文章内容很好,我要赞助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