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信述》4.16里仁篇——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論語信述》4.16 里仁篇——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原文】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白話】 孔子說:“君子看到的是義,小人看到的是利。” 【釋詞】 君子:成德之人。或解之為“在位之人”;在位者誠然應該如此,以道義為重;但...
《論語信述》4.16 里仁篇——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原文】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白話】 孔子說:“君子看到的是義,小人看到的是利。” 【釋詞】 君子:成德之人。或解之為“在位之人”;在位者誠然應該如此,以道義為重;但...
《論語信述》4.15里仁篇——吾道一以貫之 【原文】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白話】 孔子說:“參啊!我所行的大道用一個主旨來貫通之。”曾子說:“唯。”...
《論語信述》4.14里仁篇——不患無位,患所以立 【原文】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白話】 孔子說:“不要憂慮沒有職位,需要憂慮的是自己怎麼立身。不要憂慮別人不知道自己,要思求自己有什麼可被人知道的。” 【...
《論語信述》4.13里仁篇——能以禮讓為國乎 【原文】 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 【白話】 孔子說:“能用禮讓來治國,那還有什麼難呢?不能用禮讓來治國,用禮又能做什麼呢?” 【釋詞】 以:用。 禮讓:“讓”是...
《論語信述》4.12里仁篇——放於利而行,多怨 【原文】 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 【白話】 孔子說:“依照着利的目的來行事,多會產生怨恨。” 【釋詞】 放:依也(孔安國),可以看作“依照、依據”。放,上聲。另一解:《正義》:“(放)放...
《論語信述》4.11里仁篇——君子懷德 【原文】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白話】 孔子說:“君子念想的是德性,小人念想的是土地;君子想到的是法度,小人想到的是恩惠。” 【釋詞】 君子、小人:此處主要是從人的德行...
《論語信述》4.10里仁篇——君子之於天下也 【原文】 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白話】 孔子說:“君子對於天下的人和事,沒有親疏厚薄之分,惟有道義是從。” 【釋詞】 天下:指天下之人與事。 適:親也、厚也,引...
《論語信述》4.9里仁篇——士志於道 【原文】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白話】 孔子說:“士者立志於大道,卻還以穿破舊的衣服、吃粗糙的食物為羞恥的話,就不值得和他論道了。” 【釋詞】 士:熟習於學,並且有德行道藝...
《論語信述》4.8里仁篇——朝聞道,夕死可矣 【原文】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白話】 孔子說:“早上悟聞大道,就算晚上死去也可以了。” 【釋詞】 朝:早上,早晨。 聞道:悟聞大道。《論語正義》:“聞道者,古先聖王君子之道。”李恕谷...
《論語信述》4.7里仁篇——觀過,斯知仁矣 【原文】 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白話】 孔子說:“人犯的過失,各由於各自的習性。察看人的過失之處,這就知道其仁德如何了。” 【釋詞】 過:過失。 各於其黨:黨,類。本處...
《論語信述》4.6里仁篇——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 【原文】 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白話】 孔子說:“...
《論語信述》4.5里仁篇——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 【原文】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白話】 孔子說:...
《論語信述》4.4里仁篇——苟志於仁矣,無惡也 【原文】 子曰:“苟志於仁矣,無惡也。” 【白話】 孔子說:“確實存心在仁,就不會有惡了。” 【釋詞】 苟:誠也,真實、確實。 志:猶雲“存心”。按:志於仁,即存心在仁。 惡:指惡之事...
《論語信述》4.3里仁篇——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原文】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白話】 孔子說:“唯獨仁者才能真正地喜好人,真正地厭惡人。” 【釋詞】 唯:唯獨。 好:喜好,愛好。 惡:厭惡。 【先賢精義】 唐文治曰:以下四...
《論語信述》4.2里仁篇——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原文】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白話】 孔子說:“不仁之人,不能夠長久地處於貧窮困約,不能夠長久地處於富貴快樂。仁者能安於仁道而不退轉,智者以仁...
最新評論
你好!李先生的理論我其實也了解不多,他的三字伏吟我也是才知道的。世持財,卦中無生無克,就是很一般的平常學習狀態。臨朱雀,是為考試做準備。父臨月日動化回頭克,為司令化壞,說明想取得好成績,很難。世下伏官,又緊合,官為父母的元神,說明背地裡暗暗在給自己鼓勁,用心學習。官雖不旺但也無克,無克無傷,官不旺說明不管怎麼複習,也不會有太大的長進,可以引申為,僅鞏固所學到的知識而已。父母雖化壞,但也是化出世爻,表面看,是壞成績給了世爻,是取得不好成績的意思。換個思路的話,就是父母臨月日旺相,成績不錯,化出世爻,是取的好成績的意思。還有另一個象,可以直讀,用來輔助判斷考試成績的:世臨辰暗藏水,水主智,被月日透出,卦主應該是冰雪聰明的人,如月日不透卦中又無水,就是愚蒙之人。兩象取一象,我會斷應該能考上的。
李先生洪城早先有個理論:司令化壞。月日入爻化回頭克,就是司令化壞了,子水就不起作用。近日在其他地方看見有人在用李先生的另一個理論:三字伏吟從弱論。就是說卦里出現地支相同的三個字,不管是在月日、主卦、變爻出現,就是三字伏吟。在這個網站,宣傳別人的理論似乎有些不妥,但絕對沒有誰比誰的理論更高明的意思,如有冒犯的地方,請見諒!
父戌被月衝破,戌為火庫,火庫被衝破,應該是心包破裂了吧,破逢生不起,就只能化絕,但絕需逢生能解,破不能受生就只能永遠化絕,所以能拖到第二天戌日實破,應該就不會有問題,就怕拖不到。
這卦,應該是斷此應彼吧。先是姑娘的眼鏡找不到了,然後是自己的眼鏡不見了,起卦找自己的眼鏡。忌神得月日暗動爻相扶,旺相持世,自然對找眼鏡是不利的,俗語說:龍多不治水,卦中月日兄弟重重疊疊太多,自然也就不再克水,財水無傷,無傷應該就能找到,亥水先到安靜需值日先找到了姑娘的眼鏡,子水後到第二天應該也能找到第二副眼鏡的,結果沒找到。世爻雖是財的忌神,但辰畢竟是水的歸宿,也有物不失之意,也許在多日以後或數月以後,不經意之間另一副眼鏡就出現了。
蜈蚣為子孫臨應,動不入墓,生合世爻,世臨朱雀為口舌。
離為火,火為血,再見白虎,血光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