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天道
明天机

周易集注卷一-上经-坤为地

…分享美好…

坤为地卦象示意图

坤下坤上。

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偶者,阴之数也。坤者,顺也,阴之性也。六画皆偶,则纯阴而顺之至矣,故不言地而言坤。马象乾,牝马,取其为乾之配。牝马属阴,柔顺而从阳者也。马能行,顺而健者也,非顺外有健也。坤利牝马之贞,与乾不同者,何也?盖乾以刚固为贞,坤以柔顺为贞,言如牝马之顺而不息则正矣。牝马地类,安得同乾之贞?此占辞也,与乾卦元亨利贞同,但坤则贞利牝马耳。程子泥于四德,所以将利字作句。迷者,如迷失其道路也。坤为地,故曰迷。言占者君子,先乾而行,则失其主而迷错;后而行,则得其主而利矣。盖造化之理,阴从阳以生物,待唱而和者也。君为臣主,夫为妻主,后乾即得所主矣。利孰大焉!其理本如此,观文言“后得主而有常”,此句可见矣。西南东北,以文王圆图卦位言,阳气始于东北而盛于东南,阴气始于西南而盛于西北。西南乃坤之本乡,兑离巽三女同坤居之,故为得朋。震坎艮三男同乾居东北,则非女之朋矣,故丧朋。阴从其阳谓之正,惟丧其三女之朋,从乎其阳,则有生育之功,是能安于正也,安于其正故吉也。

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至者,极也。天包乎地,故以大赞其天,而地止以至赞之。盖言地之至则与天同,而大则不及乎天也。元者,四德之元,非乾有元,而坤复又有一元也。乾以施之,坤则受之,交接之间,一气而已。始者气之始,生者形之始,万物之形皆生于地,然非地之自能为也,天所施之气至则生矣。故曰“乃顺承天”。乾健故一而施,坤顺故两而承,此释卦辞之元。

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坤厚载物,以德言,非以形言。德者,载物厚德,含弘光大是也。无疆者,乾也。含者,包容也。弘则是其所含者,无物不有,以蕴畜而言也。其静也翕,故曰含弘。光者,昭明也。大则是其所光者,无远不届,以宣著而言也。其动也辟,故曰光大。言光大而必曰含弘者,不翕聚,则不能发散也。咸亨者,齐乎巽,相见乎离之时也。此释卦辞之亨。

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

地属阴,牝,阴物,故曰地类,又行地之物也。行地无疆,则顺而不息矣,此则柔顺所利之贞也,故利牝马之贞。此释卦辞牝马之贞。

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君子攸行,即文王卦辞“君子有攸往”,言占者君子有所往也。失道者,失其坤顺之道也。坤道主成,成在后,若先乾而动,则迷而失道。得常者,得其坤顺之常也。唯后乾而动,则顺而得常。夫惟坤贞利在柔顺,是以君子有所往也,先则迷,后则得。西南虽得朋,不过与巽离兑三女同类而行耳,未足以为庆也。若丧乎三女之朋,能从乎阳,则有生物之功矣,终必有庆也。何也?盖柔顺从阳者,乃坤道之安于其正也。能安于其正,则阳施阴受,生物无疆,应乎地之无疆矣,所以乃终有庆也。此释卦辞“君子有攸往”至“安贞吉”。

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西北高,东南低,顺流而下,地之势本坤顺者也,故曰地势坤。且天地间持重载物,势力无有厚于地者,故下文曰厚。天以气运,故曰天行;地以形载,故曰地势。厚德载物者,以深厚之德容载庶物也。若以厚德载物,体之身心,岂有他道哉!惟体吾长人之仁也。使一人得其愿,推而人人各得其愿,和吾利物之义也。使一事得其宜,推而事各得其宜,则我之德厚而物无不载矣。

初六:履霜坚冰至。

六,详见乾卦初九。霜,一阴之象。冰,六阴之象。方履霜而知坚冰至者,见占者防微杜渐,图之不可不早也。易为君子谋,乾言勿用,即复卦闭关之义,欲君子之难进也。坤言坚冰,即姤卦女壮之戒,防小人之易长也。

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易举正,履霜之下,无坚冰二字。阴始凝而为霜,渐盛必至于坚冰。小人虽微,长则渐至于盛。驯者,扰也,顺习也。道者,“小人道长”之道也,即上六“其道穷也”之道。驯习因循,渐至其阴道之盛,理势之必然也。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直字,即“坤至柔而动也刚”之刚也。方字,即“至静而德方”之方也。大字,即“含弘光大”之大也。孔子彖辞、文言、小象皆本于此,前后之言皆可相证。以本爻论,六二得坤道之正,则无私曲,故直;居坤之中,则无偏党,故方。直者,在内所存之柔顺中正也。方者,在外所处之柔顺中正也。惟柔顺中正,在内则为直,在外则为方。内而直,外而方,此其所以大也。不揉而直,不矩而方,不恢而大,此其所以不习也。若以人事论,直者,内而天理为之主宰,无邪曲也;方者,外而天理为之裁制,无偏倚也;大者,无一念之不直,无一事之不方也。不习无不利者,直者自直,方者自方,大者自大,不思不勉而中道也。利者,“利有攸往”之利,言不待学习,而自然直方大也。盖八卦正位,乾在五,坤在二,皆圣人也。故乾刚健中正,则“飞龙在天”;坤柔顺中正,则“不习无不利”。占者有是德,方应是占矣。

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

以字即而字,言直方之德惟动可见,故曰“坤至柔而动也刚”。此则承天而动,生物之几也。若以人事论,心之动直而无私,事之动方而当理是也。地道光者,六二之柔顺中正,即地道也,地道柔顺中正,光之所发者,自然而然,不俟勉强,故曰“不习无不利”。光即含弘光大之光。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坤为吝啬,含之象也。刚柔相杂曰文,文之成者曰章。阳位而以阴居之,又坤为文章之象也。三居下卦之终,终之象也。或者,不敢自决之辞。从者,不敢造始之意。

三居下卦之上,有位者也,其道当含其章美,有美则归之于君,乃可常久而得正。或从王之事,不敢当其成功,惟奉职以终其事而已。爻有此象,故戒占者如此。

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大也。

以时发者,言非终于韬晦含藏不出,而有所为也。“或从王事”带下一句说,孔子小象多是如此。知光大者,正指其无成有终也。盖含弘光大,无成而代有终者,地道也。地道与臣道相同。六三“或从王事,无成有终”者,盖知地道之光大,当如是也。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坤为囊,阴虚能受,囊之象也。括者,结囊口也。四变而奇,居下卦之上,结囊上口之象也。四近乎君,居多惧之地,不可妄咎妄誉,戒其作威福也。盖誉则有逼上之嫌,咎则有败事之累,惟晦藏其智,如结囊口,则不害矣。

六四柔顺得正,盖慎密不出者也,故有括囊之象,无咎之道也。然既不出,则亦无由称赞其美矣,故其占如此。

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括囊者,慎也。无咎者,不害也。

六五:黄裳元吉。

坤为黄为裳,黄裳之象也。黄,中色,言其中也。裳,下饰,言其顺也。黄字从五字来,裳字从六字来。六五以阴居尊,中顺之德充诸内而见诸外,故有是象,而其占则元吉矣。刚自有刚德,柔自有柔德,本义是。

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坤为文,文也。居五之中,在中也。文在中,言居坤之中也。所以“黄裳,元吉”。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六阳为龙,坤之错也,故阴阳皆可以言龙。且变艮综震,亦龙之象也。变艮为剥,阴阳相剥,战之象也。战于卦外,野之象也。血者,龙之血也。坚冰至者,所以防龙战之祸于其始。“龙战于野”者,所以著坚冰之至于其终。

上六阴盛之极,其道穷矣,穷则其势必争,至与阳战两败俱伤,故有此象,凶可知矣。

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极则必穷,理势之必然也。

用六利永贞。

用六与用九同。此则以上六龙战于野言之。阴极则变阳矣,但阴柔恐不能固守,既变之后,惟长永固,不为阴私所用,则亦如乾之无不利矣。

象曰: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此美其善变也。阳大阴小。大者阳明之公,君子之道也;小者阴浊之私,小人之道也。今始阴浊而终阳明,小人而终君子,何大如之?故曰以大终也。

文言曰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

动者,生物所动之机。德者,生物所得之质。乾刚坤柔,定体也。坤固至柔矣,然乾之施一至坤,即能翕受而敷施之,其生物之机不可止遏屈挠,此又柔中之刚矣。乾动坤静,定体也。坤固至静矣,及其承乾之施,陶镕万类,各有定形,不可移易,有息者不可变为草木,无息者不可变为昆虫,此又静中之方矣。柔,无为矣,而刚则能动;静,无形矣,而方则有体。柔静者,顺也,体也;刚方者,健也,用也。后得主而有常者,后乎乾则得乾为主,乃坤道之常也。含万物而化光者,静翕之时,含万物生意于其中,及其动辟,则化生万物,而有光显也。坤道其顺乎?此句乃赞之也。坤之于乾,犹臣妾之与夫君,亦惟听命而已。一施一受,不敢先时而起,亦不敢后时而不应,此所以赞其顺也。此以上申彖传之意。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

天下之事,未有不由积而成。家之所积者善,则福庆及于子孙;所积者不善,则灾殃流于后世。其大至于弑逆之祸,皆积累而至,非朝夕所能成也。由来者渐,言臣子也。辩之不早,责君父也。辩,察也。在下者不可不察之于己,在上者不可不察之于人。察之早,勿使之渐,则祸不作矣。顺字即驯字,驯致其道也。言顺习因循以至于坚冰也。前言驯致其道,此言“盖言顺也”,皆一意也。程传是。

其正也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

直者何也?言此心无邪曲之私,从绳墨而正之之谓也。方者何也?言此事无差谬之失,得裁制而宜之之谓也。此六二直方之所由名也。下则言求直方之功。人心惟有私,所以不直。如知其敬,乃吾性之礼存诸心者,以此敬为之操持,必使此心廓然大公,而无一毫人欲之私,则不期直而自直矣。人事惟有私,所以不方。如知其义乃吾性之义见诸事者,以此义为之裁制,必使此事物来顺应而无一毫人欲之私,则不期方而自方矣。德之偏者谓之孤,孤则不大矣。盖敬之至者外必方,外不方,不足谓之敬。不足谓敬,是德之孤也。义之至者内必直,内不直,不足谓之义。不足谓义,是德之孤也。不方不直,不足谓之敬义,是德之孤也。今既有敬以涵义之体,又有义以达敬之用,则内外夹持,表里互养,日用之间,莫非天理之流行,德自充满盛大而不孤矣,何大如之?内而念念皆天理,则内不疑;外而事事皆天理,则外不疑;内外坦然而无疑,则“畅于四支”,不言而喻;“发于事业”,无所处而不当,何利如之?此所以不习无不利也。乾言进修,坤言敬义,学圣人者由于进修,欲进修者必先于敬义,乾坤二卦备矣。

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

“阴虽有美,含之”,可以时发而从王事矣。或从王事,不敢有其成者,非其才有所不足不能成也,乃其分之所不敢成也。何也?法象莫大于天地,三纲莫重于夫妻君臣,天统乎地,夫统乎妻,君统乎臣,故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皆不敢先自主也,皆如地之无成,惟代天之终耳。盖天能始物,不能终物,地继其后而终之,则地之所以有终者,终天之所未终也。地不敢专其成,而有其终,故曰无成,而代有终也。六三为臣,故当如此。

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隐。易曰:“括囊无咎无誉。盖言谨也。

“天地变化”二句,乃引下文之辞,言天地变化,世道开泰,则草木之无知者且蕃茂,况于人乎?则贤人之必出而不隐可知矣。若天地闭,则贤人必敛德以避难,此其所以隐也。坤本阴卦,六四重阴又不中,则阴之极矣,正天地闭塞,有阴而无阳,不能变化之时也,故当谨守不出者以此。

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

黄者,中德也。中者,内也。黄中者,中德之在内也。通者,豁然脉络之贯通,无一毫私欲之滞塞也。理者,井然文章之条理,无一毫私欲之混淆也。本爻既变坎为通,通之象也。本爻未变,坤为文,理之象也,故六五小象曰“文在中”。德之在内者,通而且理。爻之言黄者,以此正位居尊位也。体者,坤之定体也。乾阳乃上体,坤阴用下体。言虽在尊位,而居下体。故不曰衣而曰裳,爻之所以言裳者,以此。以人事论,有居尊位而能谦下之意。此二句尽黄裳之义矣。又叹而赞之,以见元吉之故,言“黄中”、“美在其中”,岂徒美哉!美既在中,则畅于四支,为日新之德,四体不言而喻者,此美也;发于事业,为富有之业,天下国家无所处而不当者,此美也。不其美之至乎?爻之所以不止言吉,而言元吉者,以此。

 阴疑于阳必战为其嫌于无阳也故称龙焉犹未离其类也故称血焉。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疑者,似也,似其与己均敌,无大小之差也。阴本不可与阳战,今阴盛,似敢与阳敌,故以战言。阴盛已无阳矣,本不可称龙,而不知阳不可一日无也,故周公以龙言之,以存阳也。虽称为龙,犹阴之类也,故称血以别其为阴。血,阴物也。曰其色玄黄,则天地之色杂矣。而不知天玄地黄者,两间之定分也。今曰其色玄黄,疑于无分别矣。夫岂可哉!言阴阳皆伤也。以上皆申言周公爻辞。

固定链接: http://www.mingtianji.com/2021/04/28/1057/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明天机周易网 » 周易集注卷一-上经-坤为地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必填
必填,请填写正确地址,方便以后联系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QQ交流群电报交流群

文章内容很好,我要赞助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