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信述》7.3 述而篇——德之不修……是吾憂也
《論語信述》7.3 述而篇——德之不修……是吾憂也 【原文】 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白話】 孔子說:「德行不修養,學問不講習,聽聞道義卻不能遷善而從之,不善之處不能勇於改正,這些都是我的憂懼啊。...
《論語信述》7.3 述而篇——德之不修……是吾憂也 【原文】 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白話】 孔子說:「德行不修養,學問不講習,聽聞道義卻不能遷善而從之,不善之處不能勇於改正,這些都是我的憂懼啊。...
【原文】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白話】 孔子說:「默默不言地記在心裏,勤奮學習不厭棄,教導別人不倦怠,除此之外我還有什麼呢?」 【釋詞】 默而識之:識音zhì,通「志」,記也。默識,不言而存之於心。錢穆:「...
朱子曰:述而第七,此篇多記聖人謙己誨人之辭及其容貌行事之實。 《論語註疏》曰:此篇皆明孔子之志行也。以前篇論賢人君子及仁者之德行,成德有漸,故以聖人次之。 皇侃曰:《述而》者,明孔子行教但祖述堯舜、自比老彭而不製作也。所以次前者,時既夷險,...
《論語信述》6.30雍也篇——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 【原文】 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 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白話】 ...
《論語信述》6.29雍也篇——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 【原文】 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白話】 孔子說:「中庸之德,可算是最美的了吧!百姓少能達到,已經很久了!」 【釋詞】 中:中道。無過、無不及是「中」,中立不倚不...
《論語信述》6.28雍也篇——子見南子,子路不悅 【原文】 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 【白話】 孔子去見南子,子路不高興。孔子指天發誓說:「我所做如果有不合於道的,老天會棄絕我!老天會棄絕我!」 【釋詞...
《論語信述》6.27雍也篇——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 【原文】 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白話】 孔子說:「君子博學於詩書等典籍,又能用禮來檢束自己,也就可以不背離聖賢大道了!」 【釋詞】 博學於文:文,指詩書禮...
《論語信述》6.26雍也篇——井有仁焉,其從之也? 【原文】 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白話】 宰我向孔子問到:「對於仁者來說,即使告訴他『井中有...
《論語信述》6.25雍也篇——觚不觚,觚哉!觚哉! 【原文】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白話】 孔子說:「觚這種酒器已經不再是觚了,還怎麼稱之為觚呢!還怎麼稱之為觚呢!」 【釋詞】 觚:行禮所用的酒器。《論語稽求篇》:「觚,酒器名。...
《論語信述》6.24雍也篇——魯一變至於道 【原文】 子曰:「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 【白話】 孔子說:「齊國一更化,能夠如同魯國;魯國一更化,能夠達到王道。」 【釋詞】 齊:周封功臣姜尚(姜子牙)於齊,是為齊太公(俗稱姜太公)...
《論語信述》6.23雍也篇——智者樂水,仁者樂山 【原文】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白話】 孔子說:「智者喜好水,仁者喜好山。智者常動,仁者常靜。智者快樂,仁者高壽。」 【釋詞】 樂水:水緣理而行,...
《論語信述》6.22雍也篇——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 【原文】 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 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白話】 樊遲向孔子請教什麼是智。孔子說:「專心致力於人道之事,敬重鬼神但要疏...
《論語信述》6.21雍也篇——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原文】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白話】 孔子說:「中才以上之人,可告訴他高深的道理;中才以下之人,不能告訴他高深的道理。」 【釋詞】 中人:指中智之...
【原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白話】 孔子說:「懂得它的人比不上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比不上以之為樂的人。」 【釋詞】 知:知道、懂得。蕅益大師:「知個甚麼?好個甚麼?樂個甚麼?參!」 之:本章之字指學,亦指道...
【原文】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白話】 孔子說:「人能在世間生存,由於有直道;不正直的人也能活下去,那只是他僥倖免於禍患。」 【釋詞】 生:生存,活着。前後兩個「生」同義。 直:直道無邪曲。李充:「人生之道,唯其身直乎?...
最新評論
世月克日休,處衰地,說明運氣不咋的。上下卦重疊,為伏吟,裹足不前,合二為一,回到最初,說明從哪裡來回哪裡去,打了一瓶醬油回去了。
沒注意問的問題:是問小豬為什麼死在酉日的?結果說了一堆廢話。
子孫伏藏不見了,逢空消失了,有找不回來的意思子伏世下離家不遠,但世被財暗動合住,即使子孫能自己回家,也是大門緊閉,有家難回。戌時居然被找回來了,相當於關了一扇門,又開了一扇窗,回來的子孫卻逢空,有再度失去的意思。因為世被財合,被財所困,小豬又是財產,同時兄弟也是克財的,所以小豬死在財上,其實是跟世爻克財有關,跟小豬無緣,小豬如果不回來跟了鄰居,也許還不會死。
世爻月日處弱地,不旺,逢空為空虛做什麼都沒勁,玄武主鬱悶,子孫高興不起來,又無元神來生,身體無力,所以身體、精神都不在狀態。元神六爻為頭,月克日沖,月克不靈光,日沖就迷糊,日破臨青龍,就是頭暈頭痛的癥狀。世爻被月反克,在二爻臨勾陳又為胎地為生殖器部位,火臨勾陳為火癤子,反正是有東西。在五爻為胸口,火主心反克世爻,酉金主肺,世臨五爻都是胸部位置,臨龍主痛,臨玄武為發悶,臨勾陳為氣脹,綜合起來就是胸悶胸脹氣短胸痛。財不現,兄受克,消化不良吃的很少。五爻為口腔水為喉,被火反克為發乾,嗓子冒煙,臨玄武為潰瘍,說不定還有口腔潰瘍。13年蛇年衝破子孫,酉金暗動,強行加塞的話,與卦中三合酉金局,龍主喜、虎為血光,玄武為糜爛,金有力生子孫,就是生孩子,金力弱扛不住巳亥相衝,還是算是生孩子,只是結果不一樣。午火勾陳不去掉,就會一直反克世爻,再懷小孩就很難了。
你好!李先生的理論我其實也了解不多,他的三字伏吟我也是才知道的。世持財,卦中無生無克,就是很一般的平常學習狀態。臨朱雀,是為考試做準備。父臨月日動化回頭克,為司令化壞,說明想取得好成績,很難。世下伏官,又緊合,官為父母的元神,說明背地裡暗暗在給自己鼓勁,用心學習。官雖不旺但也無克,無克無傷,官不旺說明不管怎麼複習,也不會有太大的長進,可以引申為,僅鞏固所學到的知識而已。父母雖化壞,但也是化出世爻,表面看,是壞成績給了世爻,是取得不好成績的意思。換個思路的話,就是父母臨月日旺相,成績不錯,化出世爻,是取的好成績的意思。還有另一個象,可以直讀,用來輔助判斷考試成績的:世臨辰暗藏水,水主智,被月日透出,卦主應該是冰雪聰明的人,如月日不透卦中又無水,就是愚蒙之人。兩象取一象,我會斷應該能考上的。
李先生洪城早先有個理論:司令化壞。月日入爻化回頭克,就是司令化壞了,子水就不起作用。近日在其他地方看見有人在用李先生的另一個理論:三字伏吟從弱論。就是說卦里出現地支相同的三個字,不管是在月日、主卦、變爻出現,就是三字伏吟。在這個網站,宣傳別人的理論似乎有些不妥,但絕對沒有誰比誰的理論更高明的意思,如有冒犯的地方,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