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天道
明天机

《白话老子》连载第44期:【名与身孰亲】章

fd5686d03fb71e88b12c8eb78fffb24a

白话老子》44期:【名与身孰亲】章

讲述:黄晓明

【原文】

名与身孰亲
身与货孰多
得与亡孰病
甚爱必大费
多藏必厚亡
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可以长久

【解说】

名与身孰亲
名声与身体,哪一个我应该更亲近?
这里的名,指的是在社会上有知名度、有名望、有名声,也可以指名位,就是在社会上有地位。一般人会喜欢名声、名望、名位,带来一种心理上的满足,也因为有了名,往往相信它就会带来利益,名利双收。
什么是身?身是老子在《道德经》中经常用到的名。我们现代人讲身,往往是跟身心相对,或者是身、心、灵。这个身,现代人指的是形而下的身体,但是,在老子用这个名,它相当于我们现在讲的生命。老子用了身,除了是看得见的四肢、躯干、脑袋、骨骼、五脏六腑等等,还包含了看不见的精气神、魂魄等等要素。显然不在其中的就是身外之物。老子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所以,身就非常的重要。
名,包含在身当中吗?显然不在。名,属于身外之物。所以有老师就讲了:身外之物不为真。名,显然不在生命的本真中。名与身孰亲?名与身,我应该对哪一个更加亲近一些呢?这里隐含着有名了,就会对我的生命带来危害。为什么?因为有名了之后,经常会身不由己,从而危害了自己的身体健康。也有可能是因为这个虚名,为了这个虚名付出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从而消耗了大量的生命,自然会影响到我们的下一步修身。我们的修身,我们的身体,为这个虚名所累了。
身与货孰多
身体和财货,哪一个我应该更重视?
货,指的是物质,也包含着金钱,就是财货。多,指的是对身与货,我应该对哪一个更重视?应该对哪一个付出更多一些?有形的财货,虽然是生命所必需,但是比起生命本身来说,它依然还是身外之物。所以,如果为了追求财富而影响到我们的生命,影响到了身体健康,那么也没有必要为此付出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不要过多的重视。
得与亡孰病
得到和失去,哪一个对我更有危害?
这一句话没有明确说得到什么,或者失去什么,这一句话就跟上面两句话有关。上面两句话是把名、货和身做了个对比,名和货是身外之物,而身就是生命本身。得到了名货与失去名货,这两种情况哪一个是对我们生命更加有危害的?因为得到名货,因为得到名声也好,得到财货也好,那么在追逐名货的过程之中,必然会消耗精气神,从而损害到了我们生命的有形层面。但是,名和货,也是我们生命在我们这个有形世界的必须。失去名和货是否也会对我们的生命造成危害?这是有可能的。
我们应该到底怎么办?所以,后面两句话是: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前三句: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老子的设问,提出问题;老子在随后给出了他对这三句话的思考之后的结论。
甚爱必大费
过分的贪爱名身财货,必然会导致我的生命损耗很大。
甚爱什么啊?必然是前面三句话讲的是:名和货。大费什么呢?大费我的身,损耗我的生命。因为在过分的追求名和货的过程之中,必然会处心积虑,焦虑急躁,患得患失,忐忑不安,必然会极大的损耗我们生命的无形的精气神。进而从无形到有形,那么形而下的身体也必然会造成损失。
多藏必厚亡
收藏财货太多了,必然会导致损失惨重。
为什么呢?收藏这些身外之物太多了,必然会失去很多,因为藏不住啊。我们人的一生,太多的财货根本消耗不了;即使消耗的一部分,也仅仅是满足我们六根的欲望与娱乐,没有真正的对我们无形的生命,我们真正的生命有什么帮助。当收藏了太多的财货之后,财帛动人心,难免会遭到别人的觊觎和嫉恨。而且我们这一生没有享受到的财货,自然也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所以太多的财货,必然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大幅度的消散掉。这还是财货本身的损失。收藏了这么多的财货,也必然会有各种的忧虑,担心财产的贬值、损耗,担心有人偷,担心监守自盗,因此忧心忡忡。如果损失了之后,还容易急火攻心。所以这个厚亡,不仅仅的是财货本身的厚亡;从深层看,也必然会大量的损耗精气神,从而失去生命的健康。所以这个亡,也可以是生命的损失。
这两句话是老子经过思考之后得出的结论。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名和货是我们生命在有界生存的必须,所以爱、藏都不算错。
在我们人间,名也好,货也好,难道是错的吗?名和货,本身并没有对错。我们在人间需要名吗?需要。需要财货吗?也需要。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今后如果大家走向了专业的修身,就更加需要财了。所以古人就讲:无财不足以养道。修身讲“法财侣地”,其中就有财。所以我们要注意到,老子在这里用字是很讲究的,他没有说爱有错,他也没有说藏有错;但是,甚爱、多藏,就意味着错了。所以老子这里面隐含着讲,名和货还是生命的必须。我们知道老子在当时他就很有名,他还是公务员,他是守藏室之史,是属于周天子的高级幕僚,所以他的收入是有保证的。
第二,注意这个必。必,指必然。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老子讲他认知的规律。为什么呢?一切事物是物极必反的。甚爱多藏,就走向了极端。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我们都在讲,甚爱也必有得,多藏也必有藏。还一种情况,甚爱而不得会如何?老子没有讲。实际上甚爱而不得,更会对人的精神层面带来巨大的戕害,这是老子没有明言的。
既然有了明确的结论,老子有什么解决方案没有呢?
所以。
老子经过观察以上的社会现象,根据得出的结论,老子相应提出的解决方案:一个是知足,一个是知止。
知足不辱
懂得对自己的名和财货满足,就不会辱没。
知足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是知足,而不是知手?足,指的是行走的范围。比如说现在人就有涉足的说法。知足,就转意为懂得满足自己的范围,比如说工作范围、生活的范围、收入的范围等等,意味着意识到自己的能力有个边界,有个范围。在付出相应的时间、精力的同时,对自己得到的名和财货感到满意,感到知足。
什么是辱?辱的本意是暗淡,可以是屈辱,可以是身败名裂,可以是身陷囹圄等等。不知足,他可能就会采用一些非法的手段去获取。所以,懂得满足于目前获得的名与利,自然他不会情绪抑郁,焦虑,低落等等,他不会因此而陷入困境,他不会因为不满足而采用一些非法的手段,导致社会性死亡,甚至可能的牢狱之灾等等屈辱、辱没,那么人生它就不会暗淡。知足不辱。
在我们的社会面可以看到很多的案例,这里大家去思索:这些年来,是否有一些官员,是否有一些明星,因为不知足,本来光明的人生,光明的前景,突然间变得暗淡了,突然间陷入了屈辱,甚至身陷囹圄,遭受牢狱之灾。大家去想一想。
知止不殆
懂得停止不前,就没有危险。
什么是止?止,停止。一个是已经到了自己的能力、体能的边缘,一个是或者已经在法律的边缘了,再过一步再跨过去,就进入了危险的领域,所以就要知道马上停止。否则,一定会有一个突然的变化,从安全的范围一下子到了危及生命。这是一个断崖式的下跌,这个危险的边缘就是极。物极必反,就危险了。
在很小的时候看到日本有个电影叫《追捕》,其中日本著名演员高仓健饰演的角色在高楼上一步一步的迈向边缘。当他走到了大楼的边缘的时候,在这个范围内他还是安全的,他还是正常的;但是他在往前跨一步就掉下去了,他的生命就危险了。所以,这个世间的道理有一个断崖式的下跌,这样的物极必反。没有跨过这一步,就没有任何危险;即使在危险的边缘,也没有危险。所以,这个道理跟量变质变规律还不完全一样。
可以长久
就能做到长生久视。
这里的长久,就是长生久视,得其天年乃去。说明我们的生命的精气神,都没有因为对名利的过分的追逐而受损,始终保持着健康的状态。名利是生命的必须。老子讲知足,讲知止,所以难免有个疑惑,到底什么状态下应该知足?什么状态下应该知止?我们能力的范围到底在哪里?我们的边界到底在哪里?
从对待的角度看,人人都不同,或强或羸。有些人精气神足,智慧高,他就可以多做点事情。有些人精气神不足,智慧低,身体不好,就必须要少做一些。就像我们生活当中,每个人的饭量都不一样。什么状态下应该知足?什么状态下应该知止?就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去探索自己的范围,去探索自己的边界,不要去预先预设什么。
从流变的角度看,我们人的一生是在变化的,生长壮老已,有不同的阶段。在生长的阶段,要重在学习,重在锻炼自己的形、气、神,去做各种各样的尝试,去涉足各个领域,找到自己最擅长的地方,去做最精深的研究,不要预先设置自己的能力边界,也不要太容易满足于目前状态。当我们找到自己的领域之后,可以往两方面去发展:一个是在某一个点上去精深研究,一个是去扩大自己的研究领域。到了青壮年年龄,年轻精力充沛的时候,既要懂得做事,还要懂得人性,懂得去跟人合作,做人做事要灵活,不要执于一端。在老子里面,可以参考的章节就很多了。到了壮年,也大体上就知道自己的能力范围了。到了晚年,就要守,守住自己的财富,因为没有失败而可以重新再来的机会了。
为什么说可以长久?知足不辱,对着不知足者辱。这个辱,主要是指精神层面受到打击了。知止不殆,不知止则殆。这里的危险,有可能是生命受损,有可能是财货保不住,名望也保不住,连生存都受到了危机。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意味着我们这个生命,在精神层面上很正常,在财富上也有保证,在形体上也健康。那么有时间、有精力,有财富,可以在我们的壮年的时候考虑走向修身,从而走向长生久视。
所以这一章,很多话是普适的,既可以对一般人来讲,作为重要的哲理性的参考,也可以理解为是对有志于修身的道友而讲。但是,老子的思想是:以身为天下,身即天下。身、国是同构的,可以从修之于身,一直普适而应用到修之于天下。比如说59章讲:治人事天莫若啬;讲了一个啬,其实也是知足。另有67章讲: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讲了一个俭,其实也是知足。但是这两章其实讲的都是治理天下的道理。
所以这一章讲的道理,不仅仅是对个人而言,还可以考虑对家庭、对组织、对企业、对国家等等而言,是不是都有自己的边界,是不是都有自己的能力范围,都要去思考老子指出的“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这个道理,它是可以普适而永恒不变的。
···分享这篇文章···

本站提供周易预测服务

事业升迁,婚姻情感,升学考试,工作面试,人际关系,疾病吉凶、风水、择吉、起名等。

微信咨询:guizhen998

电报(TG)咨询:https://t.me/Minlee998

WhatsApp咨询:https://wa.me/14422221313

另站长手头有大量易学、玄学、心理学、神秘学方面的电子书,有需要者可联系索取(适度收取资料整理费)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明天机周易网 » 《白话老子》连载第44期:【名与身孰亲】章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必填
必填,请填写正确地址,方便以后联系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QQ交流群电报交流群

文章内容很好,我要赞助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