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天道
明天机

《论语.里仁篇第四》原文及译文

…分享美好…

论语.里仁篇第四》

  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译文:孔子说:“邻里之中要有仁厚的风俗才好,如果不选择有仁厚风俗的地方居住,怎么能算有智慧呢?”

   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译文:孔子说:“没有仁心的人,不能使他长期处在贫困的境地,也不能使他长期处在安乐的环境。有仁德的人无论贫穷或者安乐都能安于天命,有智慧的人更能念念不忘仁德。”

   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译文:孔子说:“只有仁者能公正地爱那些该爱的人,也能公正憎恶那些所该憎恶的人。

   4、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译文:孔子说:“如果有人立志学仁,他便不会再做恶了。”

   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译文:孔子说:“富贵是人人所想要的,如果不该得到而得到,不能去享用;贫践是人人所厌恶的,虽是不该得到去得到了,也不去拒绝。君子失去仁,哪能成名?因此君子虽在一顿饭的时间也从不违背仁道的,匆忙之间如此,颠沛游离也如此。”

  6、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译文:孔子说:“我没见过一个真正喜欢仁道的人,会讨厌不仁的人。为什么呢?因为一个爱好仁道的人,其道德修养是高尚无比的。如果他还会讨厌不仁的人,那表示他还不是个真正的仁者。真正的仁者行仁道,不会让此种不仁的行为发生在自己身上。天下间可有人在一日间奋力于仁道的吗?我未曾见过有力量不足的。或许有吧!但是我可没见过!”

   7、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译文:孔子说:“凡人都免不了犯过失,但它有一定的类别。例如君子的过失往往由于对人太过宽厚;小人常常由于对人太过刻薄。观察他的过错就知道他是不是仁者,是不是君子。”

   8、子曰:“朝闻道,夕死可也。”

  译文:孔子说:“早晨听懂了人生大道(真理、正路),即使晚上死去也已经没有遗憾了。”

   9、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译文:孔子说:“读书人立志追求人生理想,却以简陋的衣服,与粗糙的食物为可耻,那就不值得与他谈论什么道理了。”

   10、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適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译文:孔子说:“君子立身处世于天下,无所排拒,也无所贪慕,完全与道义并肩而行。”莫:慕。适:通“敌”,排斥。

  又: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人,不会专门对哪些人亲近,也不会特定对哪些人疏远,人与人之间的往来,完全是从道义的方面来讲的。”適:通“敌”,厚,亲。莫:疏,薄。比:密,从,和。

   11、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译文:孔子说:“君子内心常常想的是能保持固有的善德,普通人却一心想保持安乐的处境;君子小心怕触犯刑法,小人却贪图小利,一味地想从别人身上得到恩惠。”

 怀德、怀土:是就环境来讲的。

   12、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译文:孔子说:“做人处事全以利益来考量,就会招致很多怨恨。”放:依照。

   13、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译文:孔子说:“能够以礼让来治理国家,何难之有?不能用礼让来治理国家,这个礼又怎么样呢?”

   14、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译文:孔子说:“不要担心没有官位,而要担心在这个位置上有没有建树。不要担心没有人了解自己,只要求其为人可知的,拿什么东西让人知道(仁义、道德、礼让,把这些行出去让人知道。)”

   15、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译文:孔子说:“参啊!我的道是贯穿万事万物,浑然而体的。曾子说:“是的。”孔子出去后,同学们问说:“什么意思?”曾子说:“夫子的道,其实不过只是忠与恕罢了。”

   16、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孔子说:“君子心中只有道义,小人心中只知道利益。”喻:知晓、了解、明白。

   1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孔子说:“看到有德行的贤人,要想到跟他一样好;看到德行不好的人,内心要自我反省,是不是跟他一样?”

   18、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译文:孔子说:“服侍父母时,应该低心柔声劝谏父母的不是处,如果父母执拗不肯依从我们的意志,仍然要继续孝敬不违背。即使因此而受劳受苦,也不怨言怨色。”几:委婉。谏:劝阻。劳:忧愁。

   19、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译文:孔子说:“父母还健在的时候,为人子女不适宜到太远的地方去,真不得已要到远方去的时候,也必须有个固定的处所。”

   20、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孔子说:“在三年里没有改变父亲好的处世原则,可以说是孝了。”

   2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译文:孔子说:“父母的年纪,做女子的不能不记得。一方面为他们得享高寿而欢喜,一方面为他们日渐老迈而担忧。”

   2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译文:孔子说:“古时候的人不轻易说话,而耻于自己的行为赶不上自己所说的话语。”

   23、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译文:孔子说:“因为自我约束,而在做人处事上有什么失误,那是很少有的。”

   24、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译文:孔子说:“有道的君子说话谨慎、缓慢,但是做事却很敏捷。”

   25、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孔子说:“德行是不会孤单的,它必定得到人们的亲近与支持。”

   26、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译文:子游说:“服侍君主,若是过于接近,就会招致侮辱;对待朋友,若是过于亲密,就会渐渐疏远。”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明天机周易网 » 《论语.里仁篇第四》原文及译文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必填
必填,请填写正确地址,方便以后联系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QQ交流群电报交流群

文章内容很好,我要赞助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