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天道
明天机

《论语信述》7.38 述而篇——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论语信述》7.38 述而篇——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原文】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白话】

孔子看起来温和而又严正,威严而不刚猛,谦恭而又安适。

【释词】

温而厉:温,温和。厉,严肃、严正。蔡节:“温者,其气和也;厉者,其色正也。”

恭而安:恭而安者,恭而有礼,故安也(《正义》)。

【先贤精义】

论语注疏》曰:此章说孔子体貌也。

蔡节曰:温而不厉,则失之于太柔矣;威而猛,则失之于太刚矣;恭而不安,则失之于拘迫,而不可以持久矣。“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圣人盛德之至,故其中和发见,自然如此

张栻曰:和顺充积,则其发见必温,然“温而厉”也。德胜者,其威必著于外,然“威而不猛”也。从容中理者,其貌必恭,然“恭而安”也。门人形容至此,亦可谓善学矣。

朱子曰:人之德性本无不备,而气质所赋,鲜有不偏,惟圣人全体浑然,阴阳合德,故其中和之气见于容貌之间者如此。门人熟察而详记之,亦可见其用心之密矣。抑非知(智)足以知圣人而善言德行者不能也,故程子以为曾子之言

刘宗周曰:圣人全副气象,得之切磋琢磨之后,浑然圭璧,不露些子端倪。虽文章也,即性道也,故弟子记之。愚谓学者当自恭而安入

李光地曰:温者,春生之气;威者,秋肃之气;恭者,内温外肃,阴阳合德之气也。推出一“”字,见其一出乎至诚而无勉强,深体而默识之,则知圣人与天地相似

论语正义》曰:人生质,皆由受天地五行之气,刚柔厚薄,各各不同,故惟备中和为难也。

王弼曰:温者厉,厉者不温;威者猛,不猛者不威;恭则安,安者不恭:此对反之常名也。若夫温而能厉,威而不猛,恭而能安,斯不可名之理全矣。故至和之调,五味不形;大成之乐,五声不分;中和备质,五材无名也

郑汝谐曰:善画者,物有生意,得其神也。弟子之形容夫子,盖得其神矣。

钱穆曰:孔子修中和之德,即在气貌之间,而可以窥其心地修养之所至学者当内外交修,即从外面气貌上,亦可验自己之心德

【附录】

《岭云轩琐记》曰:读古人书,执着印板说话,如何是仁,如何是义,全无是处。存诚主敬,久成道学家套语矣,须知二者不可作意以求。心苟常存,不期诚而自诚。心果有主,不期敬而自敬。朱子曰:“但得心存便是敬,勿于存外更加功。

【本章参考书目】

论语集解》《论语注疏》《论语集注》《论语正义》《论语新解》《癸巳论语解》《论语意原》《论语学案》《论语集释》《论语集说》《论语劄记》《岭云轩琐记》。

···分享这篇文章···

本站提供周易预测服务

事业升迁,婚姻情感,升学考试,工作面试,人际关系,疾病吉凶、风水、择吉、起名等。

微信咨询:guizhen998

电报(TG)咨询:https://t.me/Minlee998

WhatsApp咨询:https://wa.me/14422221313

另站长手头有大量易学、玄学、心理学、神秘学方面的电子书,有需要者可联系索取(适度收取资料整理费)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明天机周易网 » 《论语信述》7.38 述而篇——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必填
必填,请填写正确地址,方便以后联系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QQ交流群电报交流群

文章内容很好,我要赞助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