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語信述》2.2為政篇——詩三百,一言以蔽之
《論語信述》2.2 為政篇——詩三百,一言以蔽之 【原文】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白話】 孔子說:「《詩經》三百篇,用一句話來概括它,就是『思無邪(不虛偽做作)』。」 【釋詞】 詩三百:指《詩經》。《詩...
《論語信述》2.2 為政篇——詩三百,一言以蔽之 【原文】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白話】 孔子說:「《詩經》三百篇,用一句話來概括它,就是『思無邪(不虛偽做作)』。」 【釋詞】 詩三百:指《詩經》。《詩...
《論語信述》為政篇第二 錢穆曰:孔門論學,最重人道。政治,人道中之大者。人以有群而相生相養相安,故《論語》編者以《為政》次《學而篇》。 《論語註疏》曰:《左傳》曰「學而後入政」,故次前篇也。此篇所論「孝敬信勇」為政之德也,「聖賢君子」為...
《論語信述》1.16 學而篇——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原文】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白話】 孔子說:「不怕別人不知我,就怕自己不知人。」 【釋詞】 患:擔心,擔憂,害怕。 不己知:即「不知己」。 知:不僅...
《論語信述》1.15 學而篇——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 【原文】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
《論語信述》1.14 學而篇——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 【原文】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白話】 孔子說:「君子之人,飲食不追求飽足,居住不追求安適,做事敏捷周全並且說話謹慎,又...
《論語信述》1.13 學而篇——信近於義 【原文】 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白話】 有子說:「說話講求信用但要近乎道義,所說的才可以去踐守;對人恭敬且能近乎禮儀,才能夠遠離恥辱;姻親...
《論語信述》1.12 學而篇——禮之用和為貴 【原文】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白話】 有子說:「禮在運用時,能用和才是可貴的。先王的大道,這是最美的地方。...
《論語信述》1.11 學而篇——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原文】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白話】 孔子說:「其父在世時,該看他的志向;其父去世後,要看他的行為。三年之久都沒更改其父合道之...
《論語信述》1.10 學而篇——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 【原文】 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白話】 子禽向子貢問...
《論語信述》1.9 學而篇——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原文】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白話】 曾子說:「慎重地送終亡者,虔誠地祭祀先人,社會風氣就會趨於淳厚了。」 【釋詞】 慎終:終是指壽終,進而可指喪禮。按:慎終就是...
《論語信述》1.8 學而篇——君子不重則不威 【原文】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白話】 孔子說:「君子不厚重就沒有威嚴,所學就不堅固。為人行事當以忠信為本,不要與志趣不像自...
《論語信述》1.7 學而篇——賢賢易色 【原文】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白話】 子夏說:「對於妻子,看重的是她的德行,而不是她的容色;侍奉父...
《論語信述》1.6 學而篇——弟子入則孝 【原文】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白話】 孔子說:「後生晚輩在家能孝順父母,出外能敬事兄長,言行謹慎而誠信,博愛眾人,並且親近有仁...
《論語信述》1.5 學而篇——道千乘之國 【原文】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白話】 孔子說:「治理一個能出千乘兵車的大國,臨事要謹敬並且講求信用,節約用度並且愛護人民,使用民力要按照時令不違農時。」 ...
《論語信述》1.4 學而篇——吾日三省吾身 【原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白話】 曾子說:「我每天以此三事反省我自身:替人謀事,有沒有盡心儘力呢?和朋友相交,有沒有誠實守信呢?老師所...
最新評論
世月克日休,處衰地,說明運氣不咋的。上下卦重疊,為伏吟,裹足不前,合二為一,回到最初,說明從哪裡來回哪裡去,打了一瓶醬油回去了。
沒注意問的問題:是問小豬為什麼死在酉日的?結果說了一堆廢話。
子孫伏藏不見了,逢空消失了,有找不回來的意思子伏世下離家不遠,但世被財暗動合住,即使子孫能自己回家,也是大門緊閉,有家難回。戌時居然被找回來了,相當於關了一扇門,又開了一扇窗,回來的子孫卻逢空,有再度失去的意思。因為世被財合,被財所困,小豬又是財產,同時兄弟也是克財的,所以小豬死在財上,其實是跟世爻克財有關,跟小豬無緣,小豬如果不回來跟了鄰居,也許還不會死。
世爻月日處弱地,不旺,逢空為空虛做什麼都沒勁,玄武主鬱悶,子孫高興不起來,又無元神來生,身體無力,所以身體、精神都不在狀態。元神六爻為頭,月克日沖,月克不靈光,日沖就迷糊,日破臨青龍,就是頭暈頭痛的癥狀。世爻被月反克,在二爻臨勾陳又為胎地為生殖器部位,火臨勾陳為火癤子,反正是有東西。在五爻為胸口,火主心反克世爻,酉金主肺,世臨五爻都是胸部位置,臨龍主痛,臨玄武為發悶,臨勾陳為氣脹,綜合起來就是胸悶胸脹氣短胸痛。財不現,兄受克,消化不良吃的很少。五爻為口腔水為喉,被火反克為發乾,嗓子冒煙,臨玄武為潰瘍,說不定還有口腔潰瘍。13年蛇年衝破子孫,酉金暗動,強行加塞的話,與卦中三合酉金局,龍主喜、虎為血光,玄武為糜爛,金有力生子孫,就是生孩子,金力弱扛不住巳亥相衝,還是算是生孩子,只是結果不一樣。午火勾陳不去掉,就會一直反克世爻,再懷小孩就很難了。
你好!李先生的理論我其實也了解不多,他的三字伏吟我也是才知道的。世持財,卦中無生無克,就是很一般的平常學習狀態。臨朱雀,是為考試做準備。父臨月日動化回頭克,為司令化壞,說明想取得好成績,很難。世下伏官,又緊合,官為父母的元神,說明背地裡暗暗在給自己鼓勁,用心學習。官雖不旺但也無克,無克無傷,官不旺說明不管怎麼複習,也不會有太大的長進,可以引申為,僅鞏固所學到的知識而已。父母雖化壞,但也是化出世爻,表面看,是壞成績給了世爻,是取得不好成績的意思。換個思路的話,就是父母臨月日旺相,成績不錯,化出世爻,是取的好成績的意思。還有另一個象,可以直讀,用來輔助判斷考試成績的:世臨辰暗藏水,水主智,被月日透出,卦主應該是冰雪聰明的人,如月日不透卦中又無水,就是愚蒙之人。兩象取一象,我會斷應該能考上的。
李先生洪城早先有個理論:司令化壞。月日入爻化回頭克,就是司令化壞了,子水就不起作用。近日在其他地方看見有人在用李先生的另一個理論:三字伏吟從弱論。就是說卦里出現地支相同的三個字,不管是在月日、主卦、變爻出現,就是三字伏吟。在這個網站,宣傳別人的理論似乎有些不妥,但絕對沒有誰比誰的理論更高明的意思,如有冒犯的地方,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