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象乾坤:
鹤以其长足之形,通震善鸣之情也。鹤取震卦,中孚九二:鹤鸣在阴,其子和之,雌雄相随,步行规矩,情笃不淫,修身洁行,雅正之士也。《韵集》曰:“鹤,善鸣鸟也。”震为善鸣。《毛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言身隐而名着也。”“名着”:名著。《易纬•通卦验》曰:“立夏清风至而鹤鸣。”立夏在东南巽宫巳位,巽宫八风,清明风,清明是巽的卦气。鹤为震,清明风为巽,雷风相薄,震巽感通,故言“立夏清风至而鹤鸣”。
执象乾坤:
《春秋说题辞》曰:“鹤知夜半。”鹤,水鸟也,夜半水位,感其生气,则益喜而鸣。
万物之间同类感通,万物亦感天时,一年之内,鹤感清风之世,一日之内,鹤感半夜子之时。《墨子》曰:“虾蟆日夜鸣,口干而人不听之。鹤鸡时夜而鸣,天下振动,多言何益乎?”宋鲍昭《舞鹤赋》云:“散幽经以验物,伟胎化之仙禽;钟浮旷之藻质,抱清迥之明心。”在古人眼中,鹤是身行高洁而名著天下的隐士。天泽履,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吉。鹤有幽人之应。《淮南子》曰:“鹤寿千岁,以极其游。”鹤所以寿者,无死气于中也。鹤通震,震主生,故无死气于中。
《花镜》曰:“行必依洲渚,止必集林上。雌雄相随,如道士步斗,履其迹则孕。又雄鸣上风,雌鸣下风,以声交而孕。尝以夜半鸣,声唳九霄,音闻数里。有时雌雄对舞,翱翔上下,宛转跳跃可观。”古人说,鹤声交而孕,兔舔毛而孕,吐而生子,不知道现实是不是这样子。
执象乾坤:
京房曰:“鹤巢树,此谓失教,邑亡,岁苦,人多死。”鹤本不在树上筑巢,树是巽,巽是风,古人以风善于教化,故常以风比喻教化,如,尚书大禹谟:四海风动,唯乃之休。风地观,风行地上,故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鹤象高洁之士,鹤居非其所,失天下风化,鹤巢于树,是雷风恒之象。雷风恒,乾辟坤,坤为邑,故国失其邑,古人言国是指诸侯国,言家是是大夫的采邑,言天下才是真正今天意义的国家,邑是大夫的采邑,也是指诸侯的国中,恒卦大坎,水味苦,坎为死,故言“岁苦,人多死”乾为年,坤为民众,乾辟坤,是以“岁苦,人多死”。西晋•周处《风土记》曰:“鸣鹤戒露,此鸟性警,至八月白露降,流于草上,滴滴有声,因即高鸣相警,移徙所宿处,虑有变害也。”鹤性多警觉,这与震卦“恐惧修省”之象同。
执象乾坤:
我们再看一看《相鹤经》是如何赞美鹤的,鹤者,阳鸟也,而游于阴,因金气依火精以自养。金数九,火数七,故禀其纯阳也。这是讲鹤为纯阳之鸟,古人在对动物的阴阳进行分类时,通常是飞为阳,以走为阴,以潜为阴,鹤是飞鸟,时居水中,故谓“鹤者,阳鸟也,而游于阴”这和龙是一样的,龙能飞,故为阳类潜于大泽,故居阴地,其七年小变,而飞薄云汉。复七年,声应节,而昼夜十二时鸣,鸣则中律。七年之变,以其火煅金故。物之变数,或以所其生之数变,或以其所克之数变,极其变化之极,则合其本数与生克之数。相鹤经下面的一句话,讲的就是这个变数,百六十年大变,而不食生物。复百六十年,变止,而雌雄相视,目睛不转,则有孕。一百六十年,是七九之合数,千六百年,形定,饮而不食,与鸾凤同群,胎化而产。盖羽族之宗长,为仙人之骐骥矣。
执象乾坤:
古人论万物化生,大致有三种形式,大体与佛教相近,卵生,如鱼类和鸟类,胎生,如走兽和人类,化生,如雀入水而化为蛤,黄雀入水,变为贝壳,这是化生一物化一物,蛹化蝶,是人们最常见的化生方式,鹤本卵生,一千六百年后,就变成胎生了。李时珍曰:“鹤尝以夜半鸣,声唳云霄。雄鸣上风,雌鸣下风,声交而孕。亦啖蛇虺,闻降真香烟则降,其粪能化石,皆物类相感也。”看来鹤“声交而孕”的事,古人是普遍认同的,这是对鹤的观物法,我们讲的观物占,实质是《大学》所讲的“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