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天道
明天机

《道德经》微学精讲【68】 第68章——【善为士者,不武】

道德经》第九讲:天下篇

68章——[善为士者,不武]

【题记】

从这一章开始讲老子的兵家思想。本章言简意赅,从战略、战役、战术、士氣等四个方面描述老子的兵家思想。尤其是士氣这一项,值得我们在修身家乡的阶段学习。

 

【正文】

善为士者不武①

善战者不怒②

善胜敌者不与③

善用人者为之下④

 

是谓不争之德

是谓用人⑤

是谓配天⑥

古之极也⑦

33d73a2013aa45be9334f088c1f495ca
【注释】

:武勇。

:发怒。

:接触。

:谦下待人。

用人:这是用人的道理。王弼本为:“是谓用人之力”,帛书甲乙本为“是谓用人”。高明曰:则“人”“天”为韵,“德”“极”为韵。前后皆为韵读。今本中间多出“之力”二字,格局全非。从全文思想上看,老子始终重无、无为,如本章上文所言“善用人者为之下”,是以谦下的心态待人,自然众人服氣;而用人之力,则落到形而下的有,与老子思想相悖。故据帛书校订。

配天:合于天道。

:最高的准则。王弼本为:“古之极”,缺“也”。据帛书校订。

 

【直译】

善于统帅,不逞勇武

善于作战,内心平静

善于胜敌,避敌锋芒

善于用人,谦下有礼

这就是不争的德

这就是善于用人

这就是合于天道

这就是自古以来的最高准则

 

【绎读】

人多的地方必有争斗、纷争;很多是思想带来的争斗,更多的是利益带来的争斗。老子生活在春秋末期,马上进入战国。按照荀子的说法,周朝分封建立了71个诸侯国,而到了这个时期,周王室已经日益衰微,大权旁落,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繁。小诸侯国纷纷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而同时期还有各种外患,如历史知识中的烽火戏诸侯,这是距离老子200多年前周幽王的故事了,这个时候是西戎的入侵。

所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可谓内忧外患;那么,老子的思想之中必然带有战争的内容。如何在战术层面上打赢一场战争?如何在战略层面上做长久的思考,留下传递给中华民族抵抗外侮的宝贵而强大的思想武器?我理解这是81章之中有关战争为数也不算少的原因。

即使到了2500年之後的现代,看国际局势依然动荡不安,而我国还相对保持了和平建设的大好局面,不由深思其中的机理。所以熟读《道德经》也可以试图从中找到原因,以图长治久安。

善为士者不武:善于统帅,不逞勇武。

这里的士,理解为军队的统帅,或者国家领导人。就好像是无论是美国的总统还是中国的国家主席,其实都是文人而统帅三军。那么中国历代真正直接带兵打仗的也很多是文人,如清代的左宗棠、曾国藩,明代的王阳明等。可见,战争很多层面上的思考不是具体的战争的战术,更多的是综合的因素。所以善为士者不武,反而不一定是用武力逞强的人。这样理解,战争思索的是战略层面,所以反而是文人,不武。

士,是级别比较高的称谓。这里,善为士者,有两种解。一种是士卒的统帅的含义;还有一种,如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就是“善于学道的”的意思。上古之帝王如黄帝,本身也是道者;如姜子牙自然也是道者,也亲自领兵作战。

善战者不怒:善于作战,内心平静。

善于作战的,头脑冷静而没有怒气。那么上一句的善为士者不武,理解为战略层面;这句,理解为在战役层面具体指挥作战。这个层面的指挥官,可以理解为将领级别,是不会发怒的,不会脑子发热而冲动;只会冷静思索,善于把握住胜机,可谓动善时。

善胜敌者不与:善于胜敌,避敌锋芒。

善于战胜敌人的避免与之正面接触、对抗。与,是接触相处的意思。与善仁,就是相处善于保持仁爱;口语之中的好相与,就是很好相处。

那么怎么理解这句话呢?不接触怎么能战胜敌人?我们中学课本的古文,有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所以,敌人士氣被鼓舞了,气势汹汹要扑上来;这个时候,要避敌锋芒,暂时不要正面接触。等敌人的嚣张气焰下去了,就容易战胜了。在敌人氣盛的时候,不要给与敌人打击我们的机会,这样就可以用最小的代价而取得最大的战果。这个可以说是战术层面的考虑。

善用人者为之下:善于用人,谦下有礼。

善于用我们的将士,就要谦下,善于听取他们的建议,也善于凝聚大家的士氣,将所有人的士氣都凝聚在一起,凝聚在士的一心之中,这样自然是善于用人。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所以无论是打仗还是企业家还是领导全国人民的领袖,都要以下为本,以下为基。真正的好的领导人,的确是心态比下面的任何一个人都要低,自然就能凝聚大家的心氣,做啥都很顺利、得心应手。

前三句讲从战略到战役到战术,三个不同层面的内容;最后一句呢?讲如何鼓舞士氣,万众一心,心氣如一,士氣如虹。这样也便于大家理解记忆这四句话。

是谓不争之德:这就是不争的德。

不争含义很广,都在前面四句立言之中体现出来。

是谓用人:这就是善于用人。

这才是用人心氣的道理。老子重视形而上,我们也经常有士氣的说法。想想,大家士氣旺盛或者沮丧,能一样吗?同样是这些人,结果大不同。所以好的领导总是让大家有种平和的心氣和勃勃的生机,反证有些版本这句为“用人之力”是不妥的。

是谓配天:这就是合于天道。

这里讲的道理才是合于天之道,合于上天有好生之德的说法。既要打赢战争,保家卫国,还得少杀伤,有种慈,所以是配天。

古之极也:这就是自古以来的最高准则。

能做到这样,也就是上古以来战争思想的极致了。

读这一章,如何用到我们的生活之中呢?如何用人?如何善胜敌者不与?好比别人要来跟你争斗,怎么办?所以读《道德经》的每一章都要思索下,看看跟我们的生活怎么结合起来。《道德经》的立言有种普适,不是说讲打仗我们生活之中就用不上,完全是可以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

···分享这篇文章···

本站提供周易预测服务

事业升迁,婚姻情感,升学考试,工作面试,人际关系,疾病吉凶、风水、择吉、起名等。

微信咨询:guizhen3159

电报(TG)咨询点这里:https://t.me/guizhen3159

WhatsApp咨询点这里:https://wa.me/14422221313


QQ交流群:992663630

电报六爻八字风水交流群:https://t.me/mingtianji2413

电报周易资料分享频道:https://t.me/mingtianji4268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明天机周易网 » 《道德经》微学精讲【68】 第68章——【善为士者,不武】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必填
必填,请填写正确地址,方便以后联系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QQ交流群电报交流群

文章内容很好,我要赞助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