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天道
明天机

《向孔子问道》4、亲情出于天性(傅佩荣)

…分享美好…

向孔子问道》4、亲情出于天性(傅佩荣

我们今天要介绍孔子思想的,有关他的亲情方面的见解。说到亲情,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孝顺,所谓百善孝为先,到现在还是很多人都很喜欢的一句话。为什么说百善孝为先呢?孝顺为什么那么重要呢?我们就要设法在儒家的思想里面,找到一些根据来说明。孔子有很多学生,其中有一位在言语科里面排第一名的,叫宰我。宰我这个名字,我记得很久以前有部电影,就把它说成杀了我吧。因为宰我两个字,正好用白话来说就是杀了我,当然是开玩笑的了。那么孔子学生里面,宰我这个人很特别。为什么特别?因为一方面他非常聪明,口才特别好。同时呢?他每一次在《论语》里面出现,前后至少有四次。每一次出现,每一次都挨骂,受到孔子的教训。我们最熟悉也记得最深刻的一次,是宰我白天睡觉一段。他白天睡觉,孔子很不高兴,他说,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为什么用这么严厉的话来批评学生呢?是因为这个学生口才特别好。孔子后面接着说,我以前听到别人说的话,就相信他会做,现在开始听到别人说的话,我就要观察他的行为,我是从宰我开始改变的。他这样讲,就代表宰我的口才实在太好了,经常让孔子也相信他。因此,你既然说得那么好听,你做不到,那就很严重了。所以在这个时候呢?我们就知道宰我他的特色。其实白天睡觉本来不是什么严重的事情,我刚才也去睡午觉了,你也不能说我朽木不可雕也。因为古代不一样,古代是没有发明电灯,用一些油灯或是其他的照明设备,一般人没有什么能力来负担的。所以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晚上就睡觉了。因此他睡够的时候,白天就可以好好工作,除非你生病,否则你白天没有理由去睡觉。

  我们现在提到宰我,宰我这个学生,毕竟是了不起,他对于孔子所教的东西,他能做一种反省,而不是全盘接受,像这样的学生是很有挑战性的,他听到老师经常在提倡,三年之丧。其实孔子认为,父母过世应该守丧三年,我们以前谈过,三年是指满二十五个月。但是宰我认为太长了,等于是说,你提到一种社会规范,他认为太长,不太合理,那当然要提出来讨论了。他的理由非常精彩,也非常完整,他从两方面思考。第一方面,他说,三年太长了,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我们现在说文化的瓦解就是礼坏乐崩,宰我就把这个跟三年之丧连在一起,说你让一个君子三年之间不行礼,他忘记细节了怎么办?到时候操作的时候少了几步。你让他三年不去奏乐,他演奏的时候怎么不听使唤了。你让一个小孩学钢琴了,二十五个月没有练习,他弹起来肯定是不太理想。所以他用三年,对于人文世界的挑战太长了,不应该那么久。第二个,他提到自然世界。他说,古代的人用钻木取火,他不像现在瓦斯那么方便,他一年四季,用四种木头来钻,钻了之后产生火,他才可以来煮东西吃。他说,一年四季用的火,他的木头轮了一次,一年够了。另外呢?旧的稻米吃完了,新的稻米长出来一年了。古时候山东是一年收成一次,所以代表自然世界,一年是一个周期循环,正好。两个合起来看,人文世界三年太长,自然世界一年正好,那当然取它们的公分母,一年够了。所以宰我这个学生脑袋是不错的,他是不能够完全接受,他要按照合理的思维,说三年之丧太长了,一年就够了。碰到这样的学生,你就是孔子也要尊重理性,不能说我用权威,说你我听话,用权威说,你不听话,要开除,那不行,但是这个时候很难讨论。为什么很难讨论呢?因为有许多事情,它是一种社会上的伦理规范。伦理规范就是说,你按这个来做,大家就认为你做对了,否则就会批评你。那这种伦理规范有时候长期形成的,你也不知道是谁定的,或是为什么这样定,不见得说得清楚。这个时候孔子如果跟他说,你真的做过研究吗?三年不行礼乐,真的做过实验,会忘记礼乐吗?这个很难说得清楚。因为有些人也许不会忘,十年也不忘,有些人恐怕三个月就忘了,所以这个很难有客观的标准。另外,你说,像长稻米,一年收成一次,他不知道有个台湾一年收成三次,那这样的话,你这个周期的循环又变成相对的,所以孔子不跟他讨论这些细节。孔子作为一个老师,他了解全盘的道理,他确实是了解,他立刻转移焦点,因为社会上的伦理规范,不是礼教吃人,不是故意设定来整你的,它之所以设定,是为了满足你内心情感的需求,你有这样的情感,你才需要那样的表现来配合起来。所以孔子就转移焦点,说,好!如果你现在不守三年之丧,守满一年,就停下来了,然后穿着漂亮的衣服,吃着很好的食物,你心里安不安?孔子把这个焦点转向你心里安不安。他当然希望宰我说,恐怕不安吧,或者宰我说,我还去想一想,这样的话,宰我还算是不错的。结果宰我这个学生喜欢辩论,连对老师也毫不客气,这本来是好的事嘛,像西方的亚里士多德就说,我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他在柏拉图学院念了二十年,最后讲了这句话。为什么?因为他认为柏拉图的学说太过于理想化。柏拉图确实写了一篇《理想国》,也不能实现。而亚里士多德很重视现实世界,他是谁的老师呢?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他就教出一个亚历山大大帝,这是亚里士多德。所以,他说,我爱我的老师,但是我更爱真理。其实老师跟真理,你听一下,我们用韩愈说的话就很好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才是合理的。否则当了老师之后,一辈子都要胜过学生,这不可能的事情,各有专业。所以呢?孔子本来宰我可以再请教他,到底在讲什么。结果宰我这个学生,听到老师问你心里安不安,他直接说,安。这个就很伤感情了,孔子就不太高兴了。孔子很少这么严厉,他说,汝安者为之,你安,就去做吧。他接着讲一段话,他说,君子居丧的时候,吃好东西不觉得好吃,听好的音乐,不觉得好听,住舒服的地方,不觉得舒服,所以他才愿意守长一点的时间。接着再说一句,汝安者为之,你安你就去做吧。宰我看到老师这么生气,立刻离开教室。古时候教室恐怕不太大,大概一两步就可以跑出去了。宰我离开教室之后呢?孔子还有话想说,就对留下来的同学说了,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我在二十年前,念《论语》念到这一句话,对孔子特别佩服。他说,一个小孩子生下来三岁,才能离开父母怀抱,这是一个非常客观的事实。但是,古时候是父亲,母亲分工合作,爸爸去外面工作赚钱,妈妈在家里面带孩子,孔子居然观察得那么细腻,说小孩子生下来三岁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

   所以儒家的哲学,是建立在客观的经验上,它不是自己想的。那这十二个字,就特别让我们佩服。因为我有时候,也参考一些西方的心理学的杂志,我就举两项故事来说。在美国,有一所医院,收纳很多弃婴,就是孩子生下来没人要,就丢到医院去了。美国政府呢?他有这样的医院,专门照顾这样的孩子,有一所医院收容了五十个弃婴。他们就发现,这些孩子个个都是目光呆滞,面无表情,了无生趣。只有一个例外,这个孩子每天很开心,见到人就笑。医生跟护士都受过科学训练,就想说,奇怪,都是没人要的孩子,他为什么那么特别呢?事实上,他只是正常而已。但是在那个地方,就变成很特别的一个孩子。他们装上闭路电视,派人观察,一天二十四小时监视,看这个孩子为什么那么特别。结果一个星期之后发现,每天到下班的时候,医院里面有一位老太太,扫地收垃圾的,她经过这个小男孩旁边,就逗他玩半个小时。所以每天有人关心这个孩子半个小时,就使这个小孩,超过其他的孩子,就这么简单。一个人如果没有父母,没有长辈的关怀,他不可能顺利成长,美国人到现在才透过这样的观察研究出来。孔子早就说过,小孩生下来三岁,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这种叫做洞见,非常平常的事实,古今中外都有,但是孔子就是看到了,我们讲一个哲学家的伟大就在这里,他有Insight,他可以看到里面。所以,两千多年前说的话,今天心理学家,医院里面做的研究也配合。我再讲更进一步的研究,另外一所医院也是收容弃婴,他们想做一个简单的实验,就把小孩分成两组。第一组孩子,每天由固定的护士照顾,就是这个孩子每天看到都是同一张脸。第二组孩子,每天换人照顾,小孩每天看到都是不一样的脸。结果半年下来,第一组孩子,有固定的人照顾的孩子,他的智商的发展,都超过第二组孩子,超过达一倍。所以,一个人只要能正常成长,跟其他人一样,上学念书没问题,真是需要感恩。你想想看,每天换人照顾,他没有安全感。他没有安全感,他连智商都很难顺利发展。相反的,他每天固定的人照顾,心里面觉得很安定,每天看到的脸都是一样,他不会觉得害怕,然后其他方面的潜能不断地发展。所以,我们学习儒家,你看这一段话,在《论语》里面的《阳货》篇第十七,就是宰我跟老师的挑战,挑战得真好,你没有这样的质疑,孔子就不会把这个道理统统说出来,那我们得到什么样的心得呢?第一个,社会上一定有一些伦理规范。伦理就是指人与人之间相处的一些规则,像君臣,父子,夫妇,父子,朋友这些,这是伦理规范。伦理规范的基础呢?在于心里面的情感,我有这样的情感,我才需要这样的规定。譬如我们说,见了老师要鞠躬,我心里面尊敬老师,我才鞠躬,要不然的话,我心里面对老师没有感情,我鞠躬是被迫的,那个很难去勉强的。我在学校教书教了很久,有时候看到学生迎面走过来,看到我就弯了,因为他们不想鞠躬,那我也知道,没办法,不能勉强。像这个,父母跟子女,都是一样,情感最好是出于自然,外面的规范就可以配合。但是不要忘记,为什么我们对父母的情感特别深刻呢?以至于要说百善孝为先呢?就是因为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幼儿依赖期,这个字是翻译自英文的,幼儿依赖期。人类称为万物之灵,但是,人类的孩子却最为脆弱。我们有时候看一些非洲野生动物园介绍一些动物,看着真神奇。一只斑马,生下来,三十分钟之内就可以跑。为什么?它不跑的话,或者跑不动的话,就被淘汰了,狮子啊,野狗就过来了。其它的象鹿、羊、野牛都是如此,不会超过一个小时。超过这个时间,没有人救得了你,它叫自然淘汰。那人类的孩子,生下来几个小时,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能做什么?动弹不得。要大概三年左右,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所以,你有最长的幼儿依赖期。当然这个最长是就比例来说,譬如说,人的平均寿命是多长,他依赖的三年是在这里占多少百分比?最高的。所以,人类有最长的幼儿依赖期,生理上的需求,导致他在心理上,跟父母亲之间,有最亲密的,互动的,关怀的情感。所以,很自然的,到后来孟子为什么说,孝顺是出于良知良能呢?因为我们这样的一种生理上的需求,造成心理上的情感,以至于我们看到父母快乐,自然快乐,看到父母伤心,自然伤心。因此,孝顺就是希望父母永远快乐,而不是勉强,不是有人教的。但是,问题在什么地方呢?人很容易健忘。长大之后就忘记小时候的情况,所以,我们又有一句话说了,说,养儿方知父母恩。自己当了父母亲,看到孩子这么脆弱,每天那么辛苦,才想到以前,父母带我们,也是那么辛苦,才感激父母的恩。所以有一句话呢?我自己也常常在思考,就是,我们跟子女一起成长,跟父母一起成熟。成长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的孩子成长,我们想起来自己小时候也是这样成长的,我们以前的成长经验忘记了,所以透过孩子的成长恢复了,我跟孩子一起再成长一次。我们跟父母一起成熟,什么意思呢?父母年纪大了,他现在慢慢衰老了,我们看到父母亲,反而需要我们的照顾,带他们去看病,也想到说,我们将来也会跟他们一样。人的生命在源远流长,就需要子女,需要父母,连贯起来成为一个生命之流。所以,儒家讲孝顺绝不是教条,他是有他的根据,就在《论语》里面,从生理到心理到伦理三个理连起来。

  这一点根据讲清楚之后,接着就要怎么办呢?具体说一下,怎么样才算孝顺?其实在《论语》里面,谈到孝顺的地方并不多,大概十章左右。《论语》有五百多章,十章左右,学生问,怎么样算做孝顺,或者怎么样做叫做孝顺,孔子的回答也是都不一样。譬如说有一位贵族子弟,鲁国的贵族就是这三家,孟氏,叔氏,季氏。有一个孟氏的子孙就请教孔子说,什么是孝顺?孔子只跟他说两个字,无违。无违什么意思呢?不要违背。不要违背什么?孔子也没说。孔子讲话非常精简扼要,绝不多说半个字,不要说一个字了。所以人家是贵族,贵族再怎么年轻,他都是社会上的高的阶级。所以你念《论语》就会发现,孔子跟弟子讲话就是,子曰,但是,碰到贵族的时候呢?就要写,孔子对曰,加一个“对”。对就是代表我对他,对,很恭敬的意思。哀公问政,孔子对曰。季康子,很年轻啊,比孔子小了四十几岁,没办法,谁叫他生在季氏家族?生下来就是一个卿,卿等于是国家最高级的,算是比部长还高级的一个职位。你再年轻,孔子对曰,没办法,孔子他们都很重视古代的礼制,有它的好处。为什么?你如果不尊重这种礼制的话,那到底你要对谁尊敬呢?年纪大的吗?比较有力的吗?比较凶的吗?这是很难讲得清楚。所以呢?孟氏的一个年轻人,请教孔子什么是孝,他说,无违。但是,讲完毕之后,他又觉得没讲清楚。樊迟是孔子的学生,替他驾车,孔子就说了,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孔子这样说。孔子说完毕之后呢?樊迟替他驾马车,立刻就问,何谓也?各位知道我的意思吧?上次我们讲到那位曾参小朋友,孔子讲完话,他应该说,何谓也?他不说。他说,唯,害得后面很多纠纷。现在呢?樊迟不错,立刻说,何谓也?孔子立刻回答。他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连讲三个礼。父母在的时候,因为他们是贵族嘛,父母在的时候呢?要以礼侍候他们;父母过世了,用礼来埋葬他们。然后呢?用礼来祭祀他们。为什么特别讲礼呢?礼这个字,跟上层社会脱不了关系。你要实践礼的话呢?你需要一定的身份跟财富。实践礼是很花钱的,它需要排场,需要一定的规模,规格这些。所以孔子教学生的时候,你是贵族,好!你要守礼,贵族很容易不守礼。我们说一个人有钱之后,财大气粗,他不守礼。尤其是像孟氏,叔氏,季氏,第三位季氏,孔子对他很不满。《论语》有一篇,叫做《八佾篇第三》,一开头就是,季氏八佾舞于庭,孔子受不了,子曰: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为什么那么反应激烈呢?是因为季氏他没有资格行八佾之舞。佾是古代舞蹈的时候,一行有八个人,八佾就是八八六十四,六十四个人,这是天子才能享受的规格。那季氏呢?天子八佾,诸候六佾,季氏他是大夫,四能四佾,四八三十二。但是季氏想说,我家里有钱,我们钱多得很,天子搞八佾,我也搞八佾,这个,等于关起门来当皇帝,孔子当然不满意了。等于是你这个心态,不太正常。所以孔子回答贵族子弟要守礼。

  那一般的学生就问得比较多了,有的学生问,老师,怎么样才能够算孝顺呢?孔子说,你现在所谓的孝顺,就是能够奉养父母亲,但是这样不够。他说,像狗跟马对人也能奉养,如果你不尊敬父母亲,那跟狗跟马奉养人有什么差别呢?我在这一句话的翻译上呢?特别下了一点工夫。为什么?因为一般的翻译,包括朱熹在内,他怎么翻呢?他说,现在所谓的孝顺,就是奉养父母亲。但是,我们对于狗跟马也能养,如果你不尊敬父母亲,那你跟养狗跟马有什么差别呢?这样的翻译不通的。哪里有把养父母亲,跟对养狗跟马对照的?这是讲孝顺正好讲到是最不孝顺的情况。我们奉养父母亲,要把自己比喻为狗跟马。那为什么特别狗跟马呢?狗替人看门,马替人拉车。所以古人在动物里面,特别挑狗跟马作为代表,就是它能够替人服务的,到现在我们还要用这个词,有什么地方可以让我效犬马之劳,代表狗跟马是可以照顾人的,帮助人的。如果子女对父母只是奉养,而不尊敬的话,那跟狗跟马照顾人,狗跟马不会尊敬人啊,有什么差别?所以,我们在奉养父母的时候呢?还要尊敬父母。尊敬并不容易做到啊,譬如说,我们举曾参做例子。曾参非常孝顺,他的父亲曾点,虽然脾气不好,但是曾参,还是一样孝顺。在《孟子》里面,记一段话,很有意思。孟子说,曾参奉养他的爸爸曾点,每一顿饭都有酒肉。吃完毕之后呢?就问父亲说,剩下的酒肉要给谁?因为恐怕邻居有些穷人,让父亲的好意能够表现出来关怀别人。那父亲就问了,还有剩的吗?一定说有。恐怕人到老了,会眼睛都不是很好,所以他说,还有剩的,一定有。然后问他说,我剩的菜送谁呢?给哪一家?张家还是李家?他们比较穷,说是让父亲的善意,可以去照顾邻居。好了,这是第一步,后来曾参老了,他的儿子就没有那么孝顺了,儿子叫曾元。曾元养曾参,每一顿饭有酒肉,但是吃完毕之后呢?不再问曾参这个爸爸说,剩下的给谁了,不再问了。曾参有时候问,还有剩下的吗?还有没有剩的酒菜呢?他说没有了,准备下一顿,热一热,再给父亲吃。孟子讲这段话,也感慨很深,三代的差别就出现了,从曾点到曾参到曾元三代。所以我们有时候想到说,孝顺不容易啊。为什么?因为一方面奉养父母亲,另一方面让父母亲关怀其他人的心意可以表现出来。所以养父母是要养他们的心志,让父母亲行善的心志,可以透过这些表现出来,而不是光养活就好了。这是有关奉养父母亲的,这是要尊敬父母亲的一点。

  另外子夏也请教,问说怎么样才算孝顺呢?孔子说,色难。色难两个字,不是说好色最难了,好色不难,色难是脸色要表现愉悦最难。我们跟父母相处,我们常常说久病无孝子,真的很可怕。父母长期生病,到最后你就没有耐心了,变成父母要看我们脸色了。孔子这话说得多深刻啊!我自己父母在生病的时候,就常常想到这句话。兄弟姐妹有时候看到父母亲,哎呀!隔几天就要去医院,就要我们陪他去。有时候就脸色不好看,我还要上班呢,我还要什么,我就拿这句话提醒自己,一定要表现愉悦的脸色,说实在的,不容易呀。表现了半天,父母看到你,好象在比哭还难看,脸色想笑又笑不出。但是至少我们知道这个道理,就是说,不要让父母亲觉得难过,要表现愉悦的脸色。否则,我光是尊敬父母,脸色难看,这不是办法。所以孔子,他谈到孝顺,居然这么样的深刻,这么样的亲切,这特别值得我们去留意。为什么?因为孔子自己三岁的时候父亲过世了,十七岁根据司马迁的说法,母亲也过世。但是很多人认为,二十岁母亲才过世,等于是孔子成家之后,二十岁母亲才过世,大概差两三年的时候。所以孔子自己在二十以后父母都过世了,但是,他照样很了解什么样叫做孝顺,这个特别不容易。有时候父母不在的时候,他的思念反而更为深入,更为客观,所以他给学生的建议都很具体。另外一位学生恐怕出生背景也是贵族,他说,怎么样叫做孝顺。孔子就说了,让父母只为你的疾病忧愁。这句话很有趣,让父母只为你的疾病忧愁,因为生病有时候是不得已,让父母除了疾病,任何事都不用替你担心,譬如上学,念书,交朋友,父母都不担心,只有你生病,父母担心,代表你各方面都做得很好了,这就是孝顺,叫做,父母惟其疾之忧。还有其他很多有关孝顺的例子,譬如说,你要出国了,他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很多事情都有原则,也有变通,原则就是父母还在,你不要到远方去游历,游览,游学,甚至去工作。因为古时候交通不太方便,你一旦离开家乡,恐怕好几个月,甚至一两年不能回来,父母会担心。但他后面加一句,好象他已经预先知道今天通信设备的方便,你可以出去,但游必有方,到外面去呢?要让父母知道你在什么样的地方。方本来指方向,方位,那今天来说的就没有问题了。因为手机到世界各地,都可以跟父母联络,让父母知道你在什么地方。做子女的往往不太会想象父母心里面的一种思念和挂念,等自己做父母了,才对自己的孩子,那是无微不至的思念,所以像这样的例子很多。再进一步,他也提到说,对于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譬如说很多年轻人,你见他问他说,你父母什么时候生日,有时候想好久,只记得自己的生日,不记得父母的生日,在孔子来看,就认为这样不太好,至少你要知道父母年纪。他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忧。一方面,父母年纪大了,你很高兴,他可以得享高寿,另一方面你也担心。为什么?年纪大了,一定是慢慢衰老。所以像这种那么细腻的话,一则以喜,一则以忧,我们常常会忧喜参半,对于父母的年龄,孔子就有这样的说法。所以这样的一位古人他说的话,今天我们听起来还是非常合理,也很合情。他自己常常觉得很遗憾的,就是做子女啊,对父母孝顺,我做不到。因为他很年轻的时候,父母都过世了,所以他很羡慕别人父母健在,也都鼓励别人好好珍惜亲情。

   我们接着就要问一个问题了,那么父母亲一定都对吗?常常听到社会上有一句话,叫做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然后说,这是儒家的话。我要很清楚,很郑重的说,这不是儒家的话,孔子,孟子不太会讲这种不太合理的话。什么叫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父母都对吗?父母也是平凡人。并且作为开凡人,是一种自然而然结婚之后,成家之后就有了子女,那父母本身的德行,并没有说因为有了子女就忽然改善了。如果天下无不是的父母,那所有的人做父母的都变好人了,社会上还有几个坏人呢?有坏人是吧?叫他结婚生子就变好人了?没有这回事吧?这话不合逻嘛。所以我们讲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只是要说明什么?说明天下没有父母不关怀子女的,只是要说明这一点。父母一定关怀子女,所以子女在面对父母的时候,尽量从善意来了解,而不要一定说父母对,父母错,他是关怀你。父母为你好,也许父母亲所认为的好,不是子女所接受的好,这个可以讨论,可以商量。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论语》有一句话,孔子说侍奉父母的时候,发现父母可能做错事,就要委婉地劝阻,这很简单的一句话,事父母几谏,委婉地劝阻。既然要委婉地劝阻,当然是父母要做的事是明明白白的坏事,不对的事。所以子女就看到父母做坏事要委婉地劝阻。说到父母做坏事,做子女的实在是不能负连带责任。譬如说,假设有一个小孩出生在一个黑社会,你父母就靠杀人骗人起家的,小孩长大之后,上了学,知道人生的道理,就跟父母说,你们怎么可以干黑道的事呢?父母怎么说?不干黑道怎么养活你?这个没办法回答。子女不能选择说,你那个黑钱我不要,你给我当学费我也不要,子女没办法讲这种话。所以,这个子女既然知道父母做的事不对,就要委婉地劝阻。如果父母不听的话,照样尊敬父母亲,不要直接违抗他。但是,内心忧愁,不要抱怨,讲得多么婉转!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还是不要抱怨,因为天下没有比父母对我们来说更伟大的,更重要的人了。古人把父母比为天地,有他的道。没有父母即使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公民来说,有错的话,那我们做子女的没有理由,对父母反脸相向,或者恶言相对,我们没有理由,也没有任何权利。天下只有一种关系是不可逆的,所谓的可逆,就是说,你打我一拳,我踢你一脚,你对我不仁,休怪我对你不义,这是可逆哦。兄弟也是可以阋墙于内的,不要说朋友了,只有父母是不能翻脸,不能还手的,就这么一种关系。你说,这样不公平,但是,你当子女的,将来有也会当父母,也没什么不公平啊。并且子女如果对你不好,你自己恐怕也有教育上的责任,这一点很重要。这一点了解之后,才能进一步了解儒家别的思想。譬如说,很多人常常讲,儒家好象不适合法治吧?因为《论语》有一句话,有一个人就跟孔子说,我们楚国人,有一个人非常的直爽,爸爸去偷羊,儿子去检举。所以当时他说,我们楚国人非常的正直,爸爸偷羊,儿子检举。孔子怎么说呢?我们鲁国,跟你们不一样,爸爸替儿子隐瞒,儿子替爸爸隐瞒,这里面就有直,直代表真诚而正直,这个就值得思考了,你们互相隐瞒,不是违背法治吗?不是变成是为了私情,而伤害了公义吗?难道被你偷羊是活该的吗?那你这个父子互相隐瞒,这成什么话呢?很多人就批评儒家,说儒家没有法律观念。在这里我们要说明一点,孔子并没有说,这个是正直,他说,这里面就有直。好!这里我们要思考一下了。人的社会结构,大家庭开始,组成一个部落,慢慢形成社会,而最根本的情感,是家里面的情感。所以呢?如果父亲偷羊,儿子检举,代表他们之间不再考虑家庭关系,只考虑社会上个人的关系。等于是,我跟我父亲是两个个人,两个个体,不相干的,在法律之前,人人平等,所以他犯了错,我就会检举,像这样的话呢?就没有人情问题了。没有人情问题的话,社会就趋于刻薄,非常的危险。所以法家在秦国实现之后呢?刻薄寡恩嘛,到最后秦始皇,秦二世就结束了。所以,一个社会的崩解,就从这种亲情的沦丧,就是把父母亲当作平常人,那是不行的。因此我们要问了,你真心的想一想看,如果父样偷羊,父亲偷羊是一个犯罪的行为。那我怎么办呢?我替他隐瞒?还是去揭发他?作为一个子女,当然别人不知道嘛,家丑不可外传这些。那别人问我知不知道,我至少可以说,我不知道,我不知道谁偷的,这等于就是替他隐瞒了,对不对?我这个绝不至于说,就是我父亲偷了羊,我来检举。这样一来的话,这个亲情没有的话,父亲就觉得说,哎呀!这样子生养不是白养了吗?还跑来检举我呢。所以孔子考虑的是,人类更根本的情感,他不是要破坏法律。

  儒家绝不破坏法律,我举后面的孟子的一段话来作为例子。我们常常提到孟子,因为孟子常常提到舜这个人,舜这个人的家庭情况我已经介绍过了,是一个标准的问题家庭。因此,学生就请教孟子了,说,请问老师,如果舜的爸爸瞽瞍杀人,舜怎么办?这个问题很具有示范作用。因为舜是天子,天子的爸爸杀人,天子怎么办?你如果说不要抓他,那你违法了,公然违法包庇。你如果说,抓起来,这个自己的爸爸抓起来,那也好象是很难下手。孟子怎么回答?孟子说,如果真有这种事的话,舜就派法官把他爸爸抓起来。学生说,真的会这样做吗?孟子说,不会,舜会第一个把天子的位置辞职不做了,我不做天子了,我变成老百姓了。第二件事呢?背着爸爸,逃到海边。你不能说,我又要做天子,又要包庇父亲,不行。你要包庇,要救你父亲,天子辞掉,不做天子,变成一个单纯的百姓,也就是你爸爸的儿子,然后把父亲背到海边藏起来,从此两个人过着快乐的日子。但是,别人还是会抓你呀,抓到就认了吧,儒家绝不会说,抓到我要抗拒如何,抓到的话,法律之前人人平等,但是,抓不到的话,我作子女就保护父母亲。所以,你从孔子孟子一路看来就知道说,儒家讲那种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绝不是要破坏法律,而是知道说,人与人之间,情感的重要性,跟法律要分开来衡量。所以我在我们的法律里面常常会提到,譬如说,三等亲之内的作证,它的效率有限。譬如说父亲偷羊,找儿子作证,你父亲有没有偷羊?儿子说,没有偷羊,法官不采信的。他说,你做儿子的,当然说你父亲没偷,对不对?当然,有的儿子说,我父亲偷羊,法官采信了,你会吓一跳,哇!这个儿子怎么六亲不认?六亲不认就很违背常理。所以我们学儒家的时候呢?很多人常常问,儒家没有缺点吗?哪里有一种学派没有缺点呢?但是,缺点有时候来自于时代,社会的因素,有时候来自于理论体系不够圆满。儒家如果有缺点的话,像我刚刚提的,恐怕是时代的因素比较多。而不是说,他故意要去造成一种社会紧张的关系,学儒家之后就不能够尊重法律了,不是那回事。所以呢?我们今天谈到所谓的孝顺,也知道说,原来儒家非常讲理的,父亲也可能偷羊,儿子也可能偷羊,但要互相隐瞒,这里面就有直。直,这个字很特别,我们研究《论语》里面有很多字,很难用一个字来翻译。譬如说,直,这个字呢?就要翻译一个词,叫做真诚而正直,它来自于两方面,第一个,内心真诚,直接表现出来,第二个,外在要正直。因为如果你只讲正直的话呢?很多人就要进一步问,正直的标准何在?是谁规定的?为什么这样定?这是吵不完的。因为你认为正直,我认为不一定,所以在这里就要强调,真诚而正直。孔子也说过一句话,他说,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意思是说,人能活在世界上,是靠真诚而正直,如果你没有真诚而正直而能够活着,那是靠侥幸得免。我在注解《论语》这一章的时候,忍不住加一句话,说这个世界上侥幸得免的人太多了,不太真诚,也不是很正直,居然还能活着,侥幸。所以,人能活着是靠真诚而正直。说实在的,如果你没有直这个德行的话,你活着也不舒坦,活着也很紧张,那不也是一种浪费吗?既然活着,就要像一个人一样活着,有人格尊严,言行尽量一致,跟别人坦坦荡荡来往,那个活着,才是一种真正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的一种生命。

  我们再进一步看,如果你说,孔子教学生要孝顺,因为亲情出于天性。那么,有一次,有人就问孔子说,你为什么不出来做官呢?叫做从政。孔子说,何必一定要去做官呢?他就引用《尚书》的一句话。他说,只要能够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把这个孝跟悌的风气,从家人到邻居慢慢推广出去,这就是政治。我们也知道,通常我们把政治推给几个政治上的领袖,说你们是领导,要负责治好天下,其实不可能的。所以孔子强调说,你每一个家庭能够孝顺,能够友爱,再把它推出去,这就是政治。政是众人之事,治是管理,你要管理众人之事,最好的方法是让每一个人管理自己,每一个家管理自己这个家,天下就太平了。如果你说个人不能管好自己,家庭也都出问题,需要别人管,那谁能管得来呢?天下不就乱了吗?所以儒家的思想呢?为什么重视孝顺?他是重视到人的生命基本的结构,每一个人都需要父母亲的照顾慢慢成长,成长之后呢?再慢慢从家到邻里,乡党到社会国家,慢慢推出去。人的世界是有所谓的社会风气的,所以曾参说一句话,说得很好,他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慎终追远什么意思呢?终,就是生命的结束,就是为父母亲办丧事非常的谨慎。追远呢?远,代表祖先,我们祭祀祖先呢?要非常虔诚,叫做慎终追远。也就是说,人的生命啊,它不是只有个体,它是一个家庭,这个家庭是源远流长,由父母再往上推到祖先。代代相传下来的话呢?你慎终追远,透过丧礼,透过祭礼来表达内心真诚的情感,整个老百姓的社会风气就归于淳厚,民德归厚矣。为什么归于淳厚呢?因为你常常想到祖先,你对别人就比较厚道。通常一个人在社会上做坏事啊,都是不想祖先,不想子孙,爱怎么做怎么做,到最后出了问题,祖先蒙羞。所以,古人在互相劝勉的时候会讲一句话,叫做“无忝尔所生”。这个忝就是添加的添,没有三点水那一边。忝,就是让他羞耻,让父母亲蒙羞,就是你不要让祖先感到羞耻,这样就够了。不但如此,还要注意到子孙,因为如果说你做得不好,子孙也不好意思。在孟子里面也提到一句话,他说,周朝有两个帝王,一个叫做厉王,一个叫做幽王。厉就是很凶悍严厉那个厉,很残暴,幽就是幽暗,代表他昏庸。所以,周朝后代有两个王,叫做厉王,幽王,通常我们称幽厉,事实上,厉王在前,幽王在后,在年代上。孟子接着说,有这样两个人做得不好,后代就算有一百代的子孙都很孝顺,也没办法。你再怎么孝顺,不能改变历史事实,祖先做错事,你再怎么样也补不过来,它是事实。你只能尽量行善,希望说,后代看到你们子孙的行善,对你们祖先就缓和一下,说,他的后代也有不错的人。所以,如果一个人把自己的生命放在祖先,加上子孙,整个生命之流里面的话呢?源远流长,一路下来。每一个人,也都会自我要求,做得好一点,这样整个社会呢?自然会趋于风气敦厚。人跟人之间呢?也比较容易互相尊重,互相信赖。所以,我们今天谈到的这一节,所谈的是亲情,我们要特别强调,在孔子跟宰我的讨论里面,把社会上的伦理规范,推到心理上情感的需求,再推到人在生理上的脆弱,需要父母的照顾。这样推下来之后呢?它就具有普遍性。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从小慢慢成长的,生理,心理,伦理连贯起来。所以,后面所说的伦理叫做礼教,它不是要压制人的,迫害人的,它反而是要帮助人的情感,有适当的表达方式的。所以,我们在一个社会推行礼乐教化的时候,一定不能忘记内心真诚的情感,永远是根基,是基础。作为一个人,如果不能真诚,恢复内心真实的情感,那他的一切作为啊,都是在做秀而已,就很可惜了。而具体上怎么样去实践这个孝顺,就要看人体的情况,在这一方面孔子有很多说法,我们也都加以介绍。并且再进一步,孝顺能做到的话,推行到天下国家,天下自然就治好了,当然是这儒家很理想的一种想法。但是不管怎么样我们要肯定,你能做到孝顺的话呢?本身立刻就有快乐,父母子女相处本身就觉得很开心,很愉快。至于其他的一些后果呢?它会有自然发展的一种情况。所以我们今天介绍孔子有关亲情的一些想法,到这里先告一段落。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明天机周易网 » 《向孔子问道》4、亲情出于天性(傅佩荣)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必填
必填,请填写正确地址,方便以后联系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QQ交流群电报交流群

文章内容很好,我要赞助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