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天道
明天機

《易經的智慧》第12集:蒙以養正(曾仕強)

易經的智慧》第12集:蒙以養正(曾仕強

蒙卦卦象:《易經》第四卦:坎下艮上(山水蒙)

上九  _____ 爻辭:擊蒙,不利為寇,利禦寇。

六五  __ __  爻辭:童蒙,吉。

六四  __ __  爻辭:困蒙,吝。

六三  __ __  爻辭:勿用取女。見金夫,不有躬,無攸利。

九二  _____ 爻辭:包蒙,吉。納婦,吉;子克家。

初六  __ __  爻辭:發矇,利用刑人,用說桎梏;以往,吝。

蒙卦卦辭: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

蒙卦彖辭:蒙,山下有險,險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時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應也;初筮告,以剛中也;再三瀆,瀆則不告,瀆蒙也。蒙以養正,聖功也。

蒙卦大象: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山水蒙卦象示意圖

山水蒙卦象示意圖

  蒙卦象徵事物始生後的蒙昧狀態,寓意教育要從童蒙抓起,蒙以養正的意思就是:通過啟蒙教育,培養其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那麼《易經》中的蒙卦的教育究竟有著怎樣的見解呢?我們又如何達到蒙以養正的目的呢?

   各位當你走到山裡面,你會不會發現山泉水,那個泉水從哪裡來?泉水它一定是有水源的,可是你看不見,因為你被山擋住了。所以蒙卦前有山,後有水,叫做山水蒙。我們只看到泉水不斷地流出來,我們只看到山,可是後面那個水源我們看不到。這個意思就是說:我們人,他本來是有潛力的,我們是有智慧的,但是被蒙住了。所以小孩剛出生的時候,他懵里懵懂的,固然是天真無邪,覺得很可愛,可是你忍心讓他的天真無邪一路隨著他年齡的增長而保持不變嗎?我相信大家都知道,這個不太妥當。所以這個泉水,就給我們一些啟示說:後面的水,它一定是很甘美的,它能夠自己找到一條路出來。這什麼道理?因為水,它有一個特性,它會滲透而且會向低的地方流動。我們是不是也利用這個原理?也把你的潛力,也把你本來的智慧啟發出來?所以叫做「啟蒙」。

   小孩子他叫「童蒙」,是不是大人就不叫「童蒙」呢?其實大人也有很多「童蒙」的,一個人越老越固執,那也是「童蒙」,跟小孩一樣了。各種不同的「蒙」,所以我們才要:活到老,學到老。不是說我啟蒙一段時間,這個蒙開了,我就完全智慧透出來了,不可能。所以山在上面,山有「止」之意,就告訴我們:你要一輩子學,你不可以停止。為什麼?因為你爬了這個山,後面還有更高的山,山外有山。你得到一些啟發以後,你覺得你很滿足了,但是你會碰到很多,你還是不懂,終身學習,你才不會停止在那裡。而下面是水,水源是不斷的,你要好好去用它,不要浪費。

   正所謂:人非生而知之者。誰能無惑?蒙卦告訴我們,人,生來蒙昧。所以教育就成為當務之急。那麼蒙卦對於啟蒙教育的重要性,究竟有著怎樣的認識呢?其中: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的卦辭,又闡述了怎樣的教學理念呢?

   啟蒙時要注意什麼?

   蒙卦卦辭: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為什麼我們常常說:這個人很蒙昧?就是說他對很多東西很陌生,而他又不想問,不想學。老實講,任何事情,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它都是很蒙昧的。所以中國人希望我們:入境先問俗。先請教請教當地人,這時的狀況是怎麼樣,不要自作聰明。這個就是蒙卦最好的應用。小孩子老提問題,就是想把他的「蒙」解開來,他不要一直那麼幼稚,這才是好現象。啟蒙的老師為什麼那麼重要?因為他會影響到你一生的方向,會影響到你一生的判斷跟選擇,實在是非常重要的。

   你看我們中國人,一旦有點成就,他第一個感謝的,就是媽媽;第二個就是他啟蒙老師,他當年把他帶進門,讓他找對了方向。蒙卦卦辭裡面有亨、利、貞三個字,為什麼「元」不見了?因為那個泉水被山擋住了,你看不到;我們有潛力,你看不到,你還以為沒有呢。我們有智慧,你也看不到,那個「元」被蒙住了,所以它這個「元」字沒有寫出來。什麼叫亨?下面這句非常重要了:童蒙求我,匪我求童蒙。匪:非。不是我去求小孩:你要好好地學習。要小孩來求我,問我,我才給他答案。你一直教他,他越來越煩,越來越討厭。這句話才是教化的基本原理: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所以你看孔子,他是任何人都不拒絕的,他普及教育,有教無類,但是你一定要自行束脩以上我才教你,他不在乎那一點點束脩(禮物),就是今天的學費的意思,而是說你連一點點學費都不交的話,那就表示你沒有誠心要學,那我教你幹什麼?像這樣,我們才知道,孔子為什麼講那個話的原因。人要主動學習,他才會進步,你老教他老教他,他聽了煩,他總是看嘴巴在動、動、動,他一點不用心,一點不認真,就養成壞習慣了,養成人家講什麼,他都不在乎,那一生都倒霉。

   蒙卦中「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的卦辭是說:教育並不能強加給學生,而是要達到學生主動求教於老師的理想狀態。那麼在教學過程中,究竟哪方面該主動呢?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的卦辭,又是如何解釋這一點的呢?

   教育的主動性在誰?

   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什麼意思?一般的人都有一個壞毛病,就是小孩問你問題,你就講一大堆,生怕他懂得不夠多,你反而壓得他喘不過氣來。「算了,我以後不問了,反正你講了,我也聽不懂。」這就是老師的問題。學生問你什麼問題,你要看他的程度在什麼地方,你只能給他講,他聽得懂的部分。小孩問我問題,我給他適當的回答,我就不說了,下次他再問同樣的問題,我不會馬上回答他,我說:「我上次告訴你,我忘記了嗎?」你臉上就有點不高興的樣子。因為你再三,就表示你不用心。如果第三次還問同樣的問題,你就要告訴他:「你這樣是不誠心學習的。」就好象我們的卜卦一樣,卜了一個卦,覺得不適合;再卜一個,那你乾脆選一個好了,你這是不恭敬的。初筮告:你第一次問我問題,那就表示你根本沒有恭敬之心,我會看你的狀況,給你適合的答案。再三瀆:你再三地問,你是一種褻瀆,瀆的時候,我就不告訴你。其實大家都很羨慕顏回,認為顏回是孔子最欣賞的學生,你看:父子同時是孔子的學生。你就應該想到:那顏回跟孔子學習的時候,太年輕了,然後他又聰明,我們最怕就怕年輕又聰明的人。他就覺得很奇怪,我爸爸跟這樣的老師,能學到什麼?你看老師所講的,我差不多都懂了。所以他就開始提問題,剛開始孔子很忍耐,就給他答案,可是提到有一天,孔子是大發脾氣:「你是來幹什麼的?你是來學習還是來想把我考倒的?」顏回沒有想到孔子會發這麼大的脾氣,回去整整一個禮拜不敢出門,反省自己,人瘦了一圈。顏回從此以後,很少問問題。孔子就非常欣賞他,說:「你不要以為他很少問問題,其實他問題多了,但是他一要自己想,想不通去找資料,實在最後沒有辦法了,他才來問我,我就很高興告訴他。」

   我們一定要記住:學習,要靠自己。但是父母、老師,那個教化的人做什麼?就是:適度啟發他的興趣。為什麼要適度?就是一過分,那個學習者就學不到東西。所以老師自古以來,都是負有重大責任的。最難聽的一句話就是:誤人子弟。誤人子弟就是罪孽深重,你還不如不當老師。《師說》有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一語道出了身為教師的職責所在。然而依照蒙卦的道理,教師對學生的教育卻不能過分的熱心,這是為什麼呢?作為學生又應該抱持怎樣的學習態度呢?

   為什麼教育要適度?

   蒙卦的卦象:上山下水。到底哪一個代表老師?哪一個代表學生?我們可以把蒙卦分為上、下兩卦兩卦來看。上面的山,代表學生;下面的水,代表老師。這是為什麼?因為下往上,叫做往;上往下,叫做來。只能來,來,來上學,不能去,去,去教學生,不可以。所以只有學生來求教於老師,沒有說老師很熱心地跑到家裡去教他,這不可以。這表示,你要自動。人,最要緊的是自動,自動發現自己的問題,自動找到合適的老師,自動提出合適的問題。不管聽不聽得懂,都要暫時停下來好好自己去想,想不通先問問別人,實在沒有把握,最後你才會問老師,這整個的過程就是合於蒙卦的。

   之大患,在好為人師—《孟子》。這句話為什麼這樣講?照理說,你很熱心地去教別人,這是對的,沒有那回事,那是大患。孔子是這樣的,孔子對每個人一起講,他很少單獨跟誰講,除非那個人單獨有問題,而他認為他應該講的,他才講。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這是一個不要去改變的原則,比較好。因此我們根據這個精神,把下面那個水當作老師,即施教(老師)的人;而上面那個山,代表受教的人(學生),你看學生不動,他就不動如山,他就永遠不長進了。

   水可以滋潤萬物,也可以泛濫成災,老師要像水一樣的,你要是一個智者,該流就流,不該流就要節制,免得水一下流光了。學生他要是一個仁者,他要樂山,他知道我到山上去,我如果不主動去採集東西的話,我是如入寶山空手還。山裡面有很多寶藏,你要自己去挖掘,而且你不學習,你就停止在那裡。

   我們發現蒙卦,它是可以分為兩段的:上卦是學習者的態度,下卦是教學者應有的心態。這兩個一配合,大家就可以發現,這裡面它有兩個陽爻,這兩個陽爻又形成一個框框。各位回想一下,我們在屯卦時有一個框框,那個框框是你要孕育、誕生,你所需要的生態環境。好,現在你出生了,「哇」一哭,從母體裡面那個框框脫落出來,又開始進入蒙卦的框框。人生,就是從這個框框跳到那個框框。你看很多人有知識以後,他反而不敢決定了。人讀了很多書以後,他不敢有創見了。人到最後,就變成兩隻腳的書櫥,什麼都知道,就是不會用。 蒙卦是要出水的,你到了某一個地步,要把不必要的框框丟掉,要不斷地丟,丟,丟,人才會輕鬆。

   蒙卦以自然界的山中之水喻人事,表明了施教與受教雙方在教育過程中的微妙的關係,強調施教要適當,求學要主動的教育觀念。蒙卦的卦象給了我們很多啟示,那麼蒙卦的爻辭又告訴我們怎樣的人生哲理呢?

   什麼是發矇?

   蒙卦有六個爻,從底下開始往上看,九二與上九是蒙卦裡面惟一的兩個陽爻,這兩個爻把六三、六四、六五三個陰爻包在裡面成一個框框,那就是我們所講的學堂。你要登堂入室,你就進入了這個框框。我們先看初六爻,站在框框外面的人,他一定是老師,這個老師為什麼要跑到外面去?就是因為他知道:任何道理都要與時俱進。時也命也,此一時也彼一時也,不能老照以前的那一套不停的這樣傳下去,傳到最後大家都懵里懵懂的,這樣的老師,他站出來,他的聲音是很軟弱的。所以凡是每一個時代,它要帶動一些新的與時俱進的東西,他都要特別努力。

   初六爻辭:發矇,利用刑人,用說桎梏;以往吝。發矇:指原來我們的框框,那麼現在我們要把它重新啟發出來,怎麼啟發?最好的辦法就是:利用刑人。刑:通(型),你少講話,你把自己言行一致,做給人家看。人家看了你,會覺得你這個人很奇怪:在這種時代,還有這樣的人,你就成功了,你就:用說tuo桎梏gu:你自己把你的框框解開了。別人也會覺得這樣好,他自己也解脫了,這樣才叫改革開放。你要改革,你老是用以前的框框,你怎麼改呢?你要開放,不能;沒有模範,不能。沒有典範,有人做給你看,用現代話講:參考力。

   一個人用權力,那是很危險的;用勢力,那是很可怕的。你很平和的,自己言行一致,要經得起眾人的考驗,你的所做所為,自然會引起人家把你當作參考的目標,當作學習的對象。發矇:讓人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好的影響。因此就有下面的「以往吝」:指你不能太積極,不能急於求成。你急於求成,就引起很多人開始懷疑,你在幹什麼?我們沒有什麼,我們只是要把老的學問,給它新的生命,這個叫繼舊開新。完符合《易經》的道理。

   正如杜甫在詩中寫的那樣: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其寓意與初爻發矇的為師之道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真正的蒙養要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那麼除了初六爻的發矇之外,蒙卦中九二爻和六三爻的老師又是什麼狀態呢?

   怎樣才是好老師?

   九二才是老師的主力。九二爻辭:包蒙,吉;納婦,吉;子克家。包蒙:就是他周圍有很多懵里懵懂的人把他包圍住,向他請教、學習。那當然是好現象。老師要嚴厲,但同時要有親和力。這是什麼意思?就是說:你這樣的老師,就好象家裡面討了一個好媳婦,全家都有福了,當然也是吉祥的。這樣的老師他會有一個成果叫做:子克家。就是你生出來的子女,他將來都能持家,都能把你這個家教傳承下去,這是最好的老師,主力老師。所以在蒙卦裡面,九二是主爻,是老師的卦主。但是光是老師行不行?它還有一個學生的卦主,是六五。所以九二與六五是相對應的,一陰一陽相互吸引,而且都在上下卦的中爻。

   老師裡面分三種:一種是他有新的創見;還有一種老師就是六三,這種老師就是誤人子弟的,每一個時代都有,不是現在才有,是老師裡面永遠少數的實在是令人搖頭的。六三爻辭:勿用取女,見金夫,不有躬,無攸利。勿用取女:不能娶這樣的女孩子。口氣很嚴重,這種女孩子不能娶,他是用這樣來比喻:這種老師你不能跟他學。見金夫,不有躬:看到有錢的人,他就忘記自己的身份地位了:啊!這個學生,他的家長是億萬富翁,給他加分,然後課後給他補習,別人都不管,老是注意他。這是很難看的。老師有老師的身份,你要照顧到所有的學生,你怎麼可以說誰有錢你就特別照顧誰呢?你看孔子的學生,連孔子的學生都懷疑孔子,是不是把最好的東西教給自己的兒子。當然,這種問題大家不敢問,只能放在心裡頭,就有人去問孔子的兒子:「你爸爸有沒有偷偷教給你什麼好東西?你說來讓我們分享一下?」他兒子說:「沒有。」他兒子夠老實的,說了沒有,馬上說好象有一點。他問什麼,他說「他問我,你讀了《詩經》沒有?我說沒有。」他說:「你不讀《詩經》,你怎麼跟人家講話呢?就講這句話。」然後旁邊人說:「難道還沒有別的嗎?」他兒子想了半天說:「還是有。有一次我爸爸問我,你讀了《禮》沒有?我說沒有。」他說:「你不讀《禮》,不知禮,你何以立?你怎麼立足在社會上?就這麼兩次。」各位請做一個評價,孔子這樣有沒有私心?有沒有偷偷把最好的東西教給自己的兒子?答案不是。一陰一陽之謂道。你可以說,沒有嘛,這算什麼?這是每個人都知道的事情,這有什麼特別的?有人說不對,整個的事情就是在說話跟立足社會最根本,最要緊。所以他特別加強他的兒子,你怎麼說,都是對的。無攸利:是說這樣的老師遲早是沒有利益的。沒有利益,因為人家看不起。凡是以金錢,以地位來看待他的學生的老師,他老師的本分就已經失掉了。所以說無攸利,無所利。

   易經》中的蒙卦,從一個側面表明了教育的成功,應該是施教雙方共同努力的結果,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更為看重受教的主動性與積極性。這與當今教育中強調」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頗為相通。按照曾仕強教授的理解,蒙卦的下卦代表三種老師施教的態度;上卦代表三種不同的學生。那麼,究竟有哪三種呢?

   學生有哪三種?

   一種學生是最可憐的,因為六四與初六都是陰爻,同性相斥,六四他也聽不慣學校裡面的那一套,也聽不慣學校外面的那一套。所以六四爻辭:困蒙,吝。他就始終覺得說:我到底要聽什麼?我到底要學哪一樣?你要學什麼你自己選,父母不應該規定小孩子:你要學什麼,你要學什麼。我們只能提供機會,讓他自己去了解。他的蒙在哪裡?他應不應該往這方面去發展?六四上面是陰爻,下面也是陰爻,他被陰爻蒙在裡面,不見天日,什麼科目都學不好,又不知道怎麼問老師,回來看家長又不敢講。因為一講就挨打、挨罵。困蒙。

   最幸運最聰明的學生是六五。六五爻辭:童蒙,吉。童蒙的意思是:蒙才是好事情,不蒙就是壞事,所以他吉,吉祥。一個人老覺得自己什麼都懂了,你就是困蒙,老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懂,也是困蒙。因為你老是懷疑自己,一個人要:有所知,有所不知。我所知道的部分,我不自大,不自滿。但是人家講什麼,我不會隨便相信,我要很慎重的,對自己不知道的地方,抓到機會就要學習。

   最倒霉的就是上九,但是上九與六四比,它還是幸運一點,因為它畢竟是陽。上九爻辭:擊蒙,不利為寇,利禦寇。擊蒙:你不碰到好的老師,把你喚醒、打醒,你就不好好學習。不是說每個學生都有資格讓老師打的。因為《易經》講得很清楚:不利為寇,利禦寇。利禦寇,就是說:你打我的時候,我怎麼保持安全,我只是抵禦。打的方式、時機、態度你一定要合理。不合理,就是體罰,就是不對。合理是什麼?我們還有一句話是:責之深,愛之切。記住:打罵是最後的手段。這有利於突破蒙昧。那個山泉就是到最後突破了,才會流出來的,否則,它永遠流不出來。很多父母講:他小孩怎麼樣怎麼樣。仔細一看就是:欠挨!你一打,他就醒。你不會打,他永遠不醒,那你怎麼辦?不能把他當敵人一樣的打。因為那是你的兒子,我們打手心,不會打手臂。打手臂,就是把他當敵人打了。因為打手臂很痛的。那個打的過程,他深有感觸,讓他知道說:他不是把我當仇人,他不是把我當發氣桶,他是告誡我不好好學習,不主動學習,將來很糟糕,你就達到目的了。

   整個的卦把我們教化的道理,都說得非常透徹,自己問問:我是哪一種學生?我選哪一種老師?坦白講:教育有正有反,教育讓我們過好日子;但是教育也使我們慾望無窮。我們啟蒙之後,我們就痛苦不堪,因為我有很多需求,而等待是很難受的。但是人一定要等待,所以我們屯蒙兩卦學完,需、訟兩卦又出現了。

贊(0) 打賞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明天機周易網 » 《易經的智慧》第12集:蒙以養正(曾仕強)
訂閱評論
提醒
guest
0 評論
內聯反饋
查看所有評論

QQ交流群電報交流群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請您發表評論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