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守力按:
这里用了《彖传》的两种理路:一是自下向上解析卦德,“健而说”,夬卦下乾为健,上兑为说为悦,故刚健而悦服。一是自上而下观象,“决而和”,兑为附决,乾为和,故决断而和平。
“乾为和”源自《归藏·说卦》“乾为禾”,朱震《易丛说》、罗苹《路史注》引《归藏·说卦》“乾为天、为君、为父、为大赤、为辟、为卿、为马、为禾、为血卦。”严可均曰:“此盖《说卦》文,殷《易》先有,非始《十翼》。”又乾《彖》曰“保合大和”,故乾为和(三体石经“和”古文为“禾”)。
《周易》的《大象传》都是自上而下观象,这是源于《连山易》上下重卦的理路。而《彖传》主要以自下向上释卦德的理路,兼用《连山易》自上而下的观象。当二者兼用时,一般是《连山易》观象理路在先,《彖传》释卦德理路在后,如:













无号有终啥意思。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