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語信述》1.8學而篇——君子不重則不威
《論語信述》1.8 學而篇——君子不重則不威 【原文】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白話】 孔子說:“君子不厚重就沒有威嚴,所學就不堅固。為人行事當以忠信為本,不要與志趣不像自...
《論語信述》1.8 學而篇——君子不重則不威 【原文】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白話】 孔子說:“君子不厚重就沒有威嚴,所學就不堅固。為人行事當以忠信為本,不要與志趣不像自...
《論語信述》1.7 學而篇——賢賢易色 【原文】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白話】 子夏說:“對於妻子,看重的是她的德行,而不是她的容色;侍奉父...
《論語信述》1.6 學而篇——弟子入則孝 【原文】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白話】 孔子說:“後生晚輩在家能孝順父母,出外能敬事兄長,言行謹慎而誠信,博愛眾人,並且親近有仁...
《論語信述》1.5 學而篇——道千乘之國 【原文】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白話】 孔子說:“治理一個能出千乘兵車的大國,臨事要謹敬並且講求信用,節約用度並且愛護人民,使用民力要按照時令不違農時。” ...
《論語信述》1.4 學而篇——吾日三省吾身 【原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白話】 曾子說:“我每天以此三事反省我自身:替人謀事,有沒有盡心儘力呢?和朋友相交,有沒有誠實守信呢?老師所...
《論語信述》1.3 學而篇——巧言令色,鮮矣仁 【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白話】 孔子說:“善於說出討好人的話語,善於裝出討好人的面容,這種人的仁心很少啊。” 【釋詞】 巧:好。包咸:“巧言,好其言語。” 令:善。包...
《論語信述》1.2 學而篇——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原文】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白話】 有子說:“其為人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卻...
編者按: 自2017年1月29日(丁酉年正月初二)至2020年9月28日(先師聖誕日),歷時1338天(191周),《論語信述》(第二版)在文化傳統平台以每周2-3章的節奏完成了首發。期間,數百位愛好者組織了“一起學《論語》”學習微信群,每...
最新評論
你好!李先生的理論我其實也了解不多,他的三字伏吟我也是才知道的。世持財,卦中無生無克,就是很一般的平常學習狀態。臨朱雀,是為考試做準備。父臨月日動化回頭克,為司令化壞,說明想取得好成績,很難。世下伏官,又緊合,官為父母的元神,說明背地裡暗暗在給自己鼓勁,用心學習。官雖不旺但也無克,無克無傷,官不旺說明不管怎麼複習,也不會有太大的長進,可以引申為,僅鞏固所學到的知識而已。父母雖化壞,但也是化出世爻,表面看,是壞成績給了世爻,是取得不好成績的意思。換個思路的話,就是父母臨月日旺相,成績不錯,化出世爻,是取的好成績的意思。還有另一個象,可以直讀,用來輔助判斷考試成績的:世臨辰暗藏水,水主智,被月日透出,卦主應該是冰雪聰明的人,如月日不透卦中又無水,就是愚蒙之人。兩象取一象,我會斷應該能考上的。
李先生洪城早先有個理論:司令化壞。月日入爻化回頭克,就是司令化壞了,子水就不起作用。近日在其他地方看見有人在用李先生的另一個理論:三字伏吟從弱論。就是說卦里出現地支相同的三個字,不管是在月日、主卦、變爻出現,就是三字伏吟。在這個網站,宣傳別人的理論似乎有些不妥,但絕對沒有誰比誰的理論更高明的意思,如有冒犯的地方,請見諒!
父戌被月衝破,戌為火庫,火庫被衝破,應該是心包破裂了吧,破逢生不起,就只能化絕,但絕需逢生能解,破不能受生就只能永遠化絕,所以能拖到第二天戌日實破,應該就不會有問題,就怕拖不到。
這卦,應該是斷此應彼吧。先是姑娘的眼鏡找不到了,然後是自己的眼鏡不見了,起卦找自己的眼鏡。忌神得月日暗動爻相扶,旺相持世,自然對找眼鏡是不利的,俗語說:龍多不治水,卦中月日兄弟重重疊疊太多,自然也就不再克水,財水無傷,無傷應該就能找到,亥水先到安靜需值日先找到了姑娘的眼鏡,子水後到第二天應該也能找到第二副眼鏡的,結果沒找到。世爻雖是財的忌神,但辰畢竟是水的歸宿,也有物不失之意,也許在多日以後或數月以後,不經意之間另一副眼鏡就出現了。
蜈蚣為子孫臨應,動不入墓,生合世爻,世臨朱雀為口舌。
離為火,火為血,再見白虎,血光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