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天道
明天机

《论语信述》6.25雍也篇——觚不觚,觚哉!觚哉!

论语信述》6.25雍也篇——觚不觚,觚哉!觚哉!

【原文】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白话】

孔子说:“觚这种酒器已经不再是觚了,还怎么称之为觚呢!还怎么称之为觚呢!”

【释词】

觚:行礼所用的酒器。《论语稽求篇》:“觚,酒器名。量可容二升者,其义寡也。”《韩诗外传》:“觚,寡也,饮当寡少也。”

按:此器名为觚,取其“寡少”之义,用意是为了戒人贪饮。此器上圆下方,腹部有棱角,然而当时之人沉湎于酒,为了加大容量,破棱角为圆弧,于是戒人少饮之义没有了,名不副实,所以孔子叹之。

【先贤精义】

毛奇龄曰:今饮常不寡,而仍称曰觚,名实乖矣

陈祥道曰:有觚之实,然后有觚之名;有觚之名,而无觚之实,则觚不觚矣,尚得谓之觚哉?讥其有名无实者也孔子之时,实不称名者多矣,故其叹如此。

皇侃曰:“觚不觚”,言不知礼也;“觚哉觚哉”,言用觚之失道也。

何晏曰:觚哉觚哉,言非觚也,以喻为政不得其道则不成

论语正义》曰:政者,正也。其身不正,如正人何?政不得成,犹强名之

程子曰:觚而失其形制,则非觚也。举一器,而天下之物莫不皆然。故君而失其君之道,则为不君;臣而失其臣之职,则为虚位。(名不副实)

李炳南曰:圣人此言,中正和平,如《诗》之温厚。凡是不守本分者,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皆可比之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张栻曰:有是物,必有是则;苟失其则,实已非矣。凡言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皆以失其则故也。至于人生于天地之中,其所以名为人者,以天之降衷,善无不备也;失其所以为人之道,则虽名为人也,而实何如哉?圣人重叹于觚意,盖深远矣。

范氏曰:人而不仁则非人,国而不治则不国矣

《丹铅录》曰:古人制器尚象,以一觚言之,上圆象天,下方象地,且取其置顿之安稳焉。春秋之世,已有破觚为圆者。孔子于献酬之际,见而叹之,其事虽小而轻变古制,已有秦人开阡陌、废井田、焚诗书、尚法律之渐矣

钱穆曰:饩羊之论,所以存名;觚哉之叹,所以惜实。其为忧世则一。

云门隐者按:觚之破棱为圆,失其饮酒寡少之本义矣,而犹强名之为觚,则有名无实也。由此推之,而有失礼、为政不得其道、君臣父子各失其本分等各方面义理之引申也。器虽小,而人心之彰显大也。

【附录】

韩婴《诗说》曰:一升曰;爵,尽也。二升曰;觚者,少也,饮当寡少也。三升曰;觯,适也,饮之体适适然也。四升曰;角,触也,不能自适,但触罪过也。五升曰;散者,讪也,饮不知节,徒为人谤讪也。

《三礼图》曰:觚,高尺一寸,口径五寸有半,深六寸有半,足径三寸,深三寸,口容六合,足半之。(按:腹作四棱,削之可为圜)

蔡谟曰:酒之乱德,自古所患,故《礼》说三爵之制,《尚书》著明《酒诰》之篇,《易》有濡首之戒,《诗》列宾筵之刺,皆所以防沉湎

冯椅曰:窃谓觚为酒器,见于《礼经》;为木简,见于汉《急就章》。则谓为简属者,秦汉之后之称,非孔子所谓也

【本章参考书目】

论语集解》《论语注疏》《论语义疏》《论语集注》《癸巳论语解》《论语正义》《论语新解》《论语讲要》《论语集说》《论语稽求篇》《论语集释》《论语全解》《四书改错》《三礼图》《诗说》《丹铅录》《韩诗外传》。

···分享这篇文章···

本站提供周易预测服务

事业升迁,婚姻情感,升学考试,工作面试,人际关系,疾病吉凶、风水、择吉、起名等。

微信咨询:guizhen998

电报(TG)咨询:https://t.me/Minlee998

WhatsApp咨询:https://wa.me/14422221313

另站长手头有大量易学、玄学、心理学、神秘学方面的电子书,有需要者可联系索取(适度收取资料整理费)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明天机周易网 » 《论语信述》6.25雍也篇——觚不觚,觚哉!觚哉!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必填
必填,请填写正确地址,方便以后联系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QQ交流群电报交流群

文章内容很好,我要赞助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