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天道
明天机

《论语信述》6.20雍也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原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白话】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比不上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比不上以之为乐的人。”

【释词】

知:知道、懂得。蕅益大师:“知个甚么?好个甚么?乐个甚么?参!”

之:本章之字指学,亦指道;广之,亦可泛指其他方面。本章概指层次、境界不同,则所安处亦不同也。

好:爱好、喜欢。

乐之:以之为乐,即自己有所得而乐在其中。《正义》:“乐其有得于己也。”《集说》:“好者,用工之笃也;至于乐,则自得矣。”

【先贤精义】

论语注疏》曰:此章言人之学道用心深浅之异也。

《四书解义》曰:此一章书是孔子鼓舞学者以进境也。

蔡节曰:好深于知,乐又深于好。知而能好,好而能乐,道斯在我矣

论语正义》曰:《尚书大传》言:“新谷已入,櫌锄已藏,祈乐已入,岁事既毕,余子皆入学。”是庶人之子孙,亦得受学。至春秋时,庠塾之制废,诗书之泽衰,人多不知学,故此言知之者,明与不知有异也。至好之、乐之,更不多睹。故夫子于门人中独称颜子好学,正谓其不改好学之乐。故论语》首章,即以时习之说(悦)示人

包咸曰:学问,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义疏》曰:学有深浅也。知之,谓知学问有益者也;好之,谓欲好学之以为好者也;乐,谓欢乐之也。(学)

李充曰:虽知学之为益,或有计而后知学,利在其中,故不如好之者也。好有盛衰,不如乐之者深也。(学)

徐英曰:此以言。知有此道者,不如好此道也。然好道者,未必即为有道之人。有道然后乐之矣。此乐即颜回不改其乐之乐也。(道)

《四书解义》曰:理道固有深浅,造诣亦有渐次。好故胜于知,只是黾勉进修,未能实有诸己,道犹不与我浃。乐则融会于中,充然自得,天地万物之理皆具于身。(道)

尹氏曰:知之者,知有此道也。好之者,好而未得也。乐之者,有所得而乐之也。(道)

刘宗周曰:君子之学,知启其端。知之至,斯好之矣;好之至,斯乐之矣。知道之在我也,而学之,而求必得之。得之,斯乐矣。此进学之序也

张栻曰:譬之五谷,知者知其可食者也,好者食之者也,乐者食之而饱者也。知之而后能好之,好之而后能乐之。知而不能好,则是知之未至也;好之而未及于乐,则是好之未至也。此古之学者所以自强而不息者与

钱穆曰:孔子教人,循循善诱,期人能达于自强不息、欲罢不能之境,夫然后学之与道与我,浑然而为一,乃为可乐

李卓吾曰:不到乐的地步,那得知此!

云门隐者按:求学、求道,通常由知之而好之,而乐之,由浅入深,次第以进,而后安之于中也。

【附录】

陈祥道曰:知之者,为学日益而穷理者也,兴于诗者能之;好之者,为道日损而尽性者也,立于礼者能之;乐之者,损之又损,而将以至于命者也,成于乐者能之。《表记》之言仁:强仁,不若利仁;利仁,不若安仁。《中庸》之言明:不若诚善,诚善不若至诚。亦若此而已,莫非知也:有生而知之,有学而知之,有困而知之。圣人则生而知之,贤人则学而知之,下于贤人则困而知之,莫非好也。颜子之好学,孔子之好古,此其深者也,莫非乐也。有人乐,有天乐:颜子不改其乐,人乐也;孔子乐以忘忧,天乐也。

【本章参考书目】

《论语集解》《论语义疏》《论语集注》《论语正义》《论语注疏》《论语新解》《论语集释》《论语全解》《论语学案》《论语集说》《癸巳论语解》《论语点睛》《论语会笺》《论语讲要》《四书解义》。

···分享这篇文章···

本站提供周易预测服务

事业升迁,婚姻情感,升学考试,工作面试,人际关系,疾病吉凶、风水、择吉、起名等。

微信咨询:guizhen998

电报(TG)咨询:https://t.me/Minlee998

WhatsApp咨询:https://wa.me/14422221313

另站长手头有大量易学、玄学、心理学、神秘学方面的电子书,有需要者可联系索取(适度收取资料整理费)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明天机周易网 » 《论语信述》6.20雍也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必填
必填,请填写正确地址,方便以后联系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QQ交流群电报交流群

文章内容很好,我要赞助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