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书中曾经见到晋朝郭璞、韩友等术士的化解之法,惊叹之余,苦苦思考而不得其理,如今对比近乎有异曲同工之妙。
比如有名的郭璞指引东晋权臣王导躲灾一事,载于《世说新语· 术解篇》:
王丞相令郭璞試作⼀卦,卦成,郭意⾊甚惡,云:“公有震厄!”王問:“有可消伏理不?”郭⽈:“命駕西出數⾥,得⼀柏樹,截斷如公⾧,置牀上常寢處,災可消矣。”王從其語。數⽇中,果震柏粉碎,⼦弟皆稱慶。⼤將軍云:“君乃復委罪於樹⽊。”
又有晋朝人韩友的趋避事情,载于《晋书·卷九十五·列传第六十五·韩友传》:
韩友,字景先,庐江舒人也。为书生,受《易》于会稽伍振,善占卜,能图宅相冢,亦行京费厌胜之术。龙舒长邓林妇病积年,垂死,医巫皆息意。友为筮之,使画作野猪著卧处屏风上,一宿觉佳,于是遂差。舒县廷掾王睦病死,已复魄。友为筮之,令以丹画版作日月置床头,又以豹皮马鄣泥卧上,立愈。
《晋书》又载:
友卜占神效甚多,而消殃转祸,无不皆验。干宝问其故,友曰:「筮卦用五行相生杀,如案方投药治病,以冷热相救。其差与不差,不可必也。」
这种以五行生克而“案方投药”的方法想必定有所传承,而且在晋朝当时形成了类似于中医的治疗风气,除了郭璞、韩友外,还有术士淳于智,其事载于《晋书》:
淳于智,字叔平,济北卢人也。有思义,能《易》筮,善厌胜之术。高平刘柔夜卧,鼠齧其左手中指,以问智。智曰:「是欲杀君而不能,当为君使其反死。」乃以朱书手腕横文后三寸作田字,辟方一寸二分,使露手以卧。明旦,有大鼠伏死手前。
护军张劭母病笃,智筮之,使西出市沐猴,系母臂,令傍人捶拍,恒使作声,三日放去。劭从之。其猴出门即为犬所咋死,母病遂差。
上党鲍瑗家多丧病贫苦,或谓之曰:「淳于叔平神人也,君何不试就卜,知祸所在?」瑗性质直,不信卜筮,曰:「人生有命,岂卜筮所移!」会智来,应詹谓曰:「此君寒士,每多屯虞,君有通灵之思,可为一卦。」智乃为卦,卦成,谓瑗曰:「君安宅失宜,故令君困。君舍东北有大桑树,君径至市,入门数十步,当有一人持荆马鞭者,便就买以悬此树,三年当暴得财。」瑗承言诣市,果得马鞭,悬之三年,浚井,得钱数十万,铜铁器复二十馀万,于是致赡,疾者亦愈。其消灾转祸,不可胜纪,而卜筮所占,千百皆中。
只是不知这种“厌胜之术”在古代有没有专书介绍?曾经获得郭璞的《易洞林》辑佚本,但是书中也仅仅有卦例和断语,可惜没有什么深入的原理诠释。冯化成的移神换将究竟是自己设想的,还是传承自古人的绝学?这些问题都值得思考。该种化解之法一定是一种失落的学问,在明清术士的书中,很少能见到这种操作方法。就连六爻宗师野鹤老人的《增删卜易》也仅仅是通过世俗的方法设计趋避,比如“克在内,世在外,宜于外避”、“世在外,克在外,宜于家居”等。奇怪的是,像晋朝术士的压胜之法在清朝六爻、八字书中也再几乎没有见过。那么《移神换将》的方法是否也有民间自古以来的传承依据呢?晋朝的压胜化解方法是否也曾记录在某些冷门的古籍之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