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天道
明天机

《向老子问道》8、圣人的表现(傅佩荣)

…分享美好…

向老子问道》8、圣人的表现(傅佩荣) 

我们这一节介绍老子的思想,还是一样,就他的圣人这个概念作一些说明。因为要了解老子的思想,一定要针对圣人这个角色,他有什么样的作用,他到底有什么特色来加以理解。那么最简单最直接的,可以凸显出圣人作为统治者,以及他为什么要出来统治,看到天下这么乱,他到底是有什么样的思考的背景呢?最好就参考第五十七章。我们讲老子的时候,我一再强调他的内容,不是大家都很耳熟能详的,所以我们还是就他的一个原典,来做一个说明,所以请各位就尽量配合,当然我们在字幕上,也会显示这些原典。第五十七章说得相当的完整,他说,用正规方法治国,用出奇谋略作战,用无所事事才可取得天下。这三句话就很有意思了,叫做以正治国,以奇用兵,治国要用正道,什么叫正道呢?法律规章非常完备。然后呢?每一个人得到适当的考核的机会,让贤良之士可以往上走,国家领导阶级都是正派人士,这叫做以正治国,但是用兵的时候就要以奇用兵,出奇制胜。否则你治国跟用兵都是用正派,打仗的时候也是用正派,那别人来一个奇击,突袭,你怎么办呢?所以以正治国,以奇用兵是可以了解的。但是第三句话最难,以无事取天下,用无所事事才可取得天下,你如果有所作为,而取得天下的话,必定有后遗症。现在民主社会,所谓的政党竞争,说实在的,那是很辛苦的事情,他永远在同一个层次上打转,最后你发现世界各国,很难有哪一国的政党,他在各方面都很突出。像德国有基督教民主派,虽然称作基督教民主派,他那些政党竞争的手段,也不见得符合宗教的要求,因为你一旦陷入政治的漩涡以后,大家都用这种手段,就把大家拉到同一个低的层次了。你如果采取高尚的道德标准,那你竞争什么?你就很难获得一种宣传,媒体的效果。

  再接着,我怎么知道是这样的,是根据以下的事实。以下的事实就是我们特别讲的,第一个,天下乱了,第二个,圣人要出现了。怎么乱呢?天下的禁忌多了,人民就愈贫穷。什么叫禁忌?譬如这里有一座山,我说这是座神山,山上有神明,老百姓不能去。我说这里有什么?不行啊,这边违背禁忌。禁忌在古代往往是指一些跟迷信有关的,你去的话就会如何如何,人有时候很容易受别人误导,或者说受骗。譬如我们住在山下,小时候听老人家说,这个山上有熊,并且还有神仙,他讲一句话,有熊并且还有神仙。后来我们长大之后去,真的发现熊了,然后我们同时顺便也接受它有神仙,我们看到熊没看到神仙,但是因为老人家跟我们说,山上有熊,也有神仙,他连在一起讲,我们后来听了这个话记下来了,到山上到去看到熊了,就想到应该也有神仙,事实上熊是有的了,神仙不一定有。通常我们的迷信就从这种方式慢慢地传下去,他把许多有的没有的结合在一起,那你接受了一部分,就必须接受另外一部分。所以你要去分辨一个人说的话某一部分是可信的,某一部分不可信的,这不容易。譬如我们现在说,相信谁是权威呢?假设有一个人得到诺贝尔物理奖,哇!他是诺贝尔物理奖。好!他开始说话了,他说宗教都是骗人的。哎!诺贝尔物理奖讲的话应该是可信的。那问题是他如果谈物理学,我当然相信他,他如果谈宗教的话,跟我一样的愚蠢,你这个诺贝尔什么奖也没用,因为你不是研究宗教的,你就跟我一样的笨,所以没有任何优势,所以我们要避免让一个人的权威,漫无标准的扩延出去。好!他说天下的禁忌多了,人民就贫穷,民间的利器多了,国家就愈混乱。什么叫民间的利器呢?老百姓私藏了许多刀枪这些。那国家当然乱了,黑帮一出动,那刀枪几十支,那怎么办呢?老百姓怎么生活?人们的技巧多了,怪事就会增加。一个社会最怕什么?最怕太多怪事。有时候你看到有些人,在媒体里面报道真是不可思议,我看过一些。譬如有人专门吃泥土的,每天吃泥土,吃一堆也吃饱了,也能过几十年,我有时候很难想象,这什么样的胃?有些人还可以吃玻璃,玻璃嚼得跟口香糖一样,这种很奇怪的事情,真是见怪不怪。所以老百姓有技巧的话,怪事就越来越多,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法令定得愈细,盗贼反而变多,你法令定得愈细的话,违反法令的人就多了,小偷进监狱出来变大盗,他到监狱进修了,那这怎么办呢?所以到最后,你因为小小的违规,就去判一个人,人有时候许多的灾难,是由小事情开始做成的。有时候心里面就要调节自己,不要因为一时的愤怒,造成不可收拾的结果,因为愤怒的力量很大。一个人生气的时候,美国有部电影我记得是李安拍的,叫什么电影我也忘了,一个人生气的时候就变成巨人,皮肤颜色也变了,《绿巨人豪客》,所以愤怒的力量特别大,所以你要调节愤怒。有本书叫做情商,情绪智商,叫EQ,这本书是从美国翻译来的,他在开头扉页第一句话,就用谁的话?亚里士多德。所以我们就西方的学者不管学任何东西,他最喜欢用的就是哲学家的话,因为他们了解哲学家的份量。他第一页就说了,亚里士多德说,生气谁都会,但是什么时候对什么人,生气到什么程度,这是很难的事情,这是情绪智商。所以一个人的EQ好,不见得代表他不会生气,而是在适当的时候,生气到适当的时候的一种状况。这其实就是我们《中庸》里面所说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人有喜怒哀乐很正常,但是你发出来怎么样?恰到好处,这叫做和。你要是完全没有喜怒哀乐,那不是人啊,完全没有情绪,那怎么可能?。

  老子把这些说完毕之后,就发现什么?天下确实很乱啊。人民愈贫穷,国家愈混乱,怪事愈增加,盗贼变多了,这不是天下大乱吗?那好了,圣人怎么来呢?圣人就说了。我无所作为,而人民自行发展,我不用做任何事,你越做事,百姓越苦恼,越困扰。第二句,我爱好清静,而人民自己端正。我爱好清静,我在上位的人啊,喜欢清静,最好你们几个月都没看到我,不知道我是死是活,只知道有个统治者,不知道他长什么样子,这样最好,老百姓就变成自己可以端正起来。我无所事事,而人民自然富足,所以老子也赞成人民富足,谁反对你有钱呢?我无所事事不增加税收。因为我一要做事的话,要盖长城了,要凿运河了,交税,老百姓就是要做工去了,要出钱了,那我无所事事的话,百姓自然就富足了。最后一句,我没有欲望,而人民自己变得真朴,朴实了。在上位的人有欲望,穿金戴银的,都是名牌,老百姓看了就效仿,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上头的人喜欢什么,底下的人就变本加厉,像这都是类似的情况,因为上行下效。所以孟子说过一句话,很直接,他说,不仁者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一个坏人在高的位置上,是把他的邪恶播散于大众,因为他自己是坏人,做坏事,那老百姓看到之后有样学样,对不对?老子四句话,我再念一遍,我念原文: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他希望老百姓自己化,自己正,自己富,自己朴,真的会自己这样做到吗?那就要靠圣人了,所以这个圣人的角色,从这段看得出来确实是一个关键。所以第五十七章的特色在于说,一方面讲天下乱了,是因为你很多复杂的情况,另一方面说圣人出来的话,他无为,好静,无事,无欲四种做法,造成百姓四种效果非常好。但是归根结底,就是他的智慧,能够从道,从整体来看。我们有时候想,为什么从道来看就这么有效呢?就会有这么可爱的结果呢?是因为道是整体。假设我今天有所作为,各位想想看,如果汉武帝懂得道家的话,他要去讨伐匈奴吗?他要去做这个做那个吗?他会想到说百年千年之后,还是都是一样?当然他也可能比较消极了。所以为什么前面的皇帝,行皇老之治就比较消极了,百年千年之后都一样,那你干嘛那么多事呢?还不如天下无事,大家喝喝茶,聊聊天,过得比较自在一点。但是有时候你学道家的话你吃亏,因为匈奴不学道家,他来打你怎么办呢?你这边就只好奋发图强去对抗。但是在这个里面就变成是,你被他牵引出来一种意气,变成意气之争,到最后,你跟他同一个层次了,你无法用这种怀柔政策继续下去,就是你修养还不到一个时候,即使你修养到也不行啊。你说到后面一路下来汉朝靠着和亲政策,我把公主嫁到哪里去,嫁到哪里去,你皇帝可以有修养,那公主不一定有这个修养,对不对?长在深宫,这个是长大了,叫我嫁到匈奴去,总是一种委屈。那你说,从小在宫中教她们老子,让她们能够看透彻,这也不容易,所以人间的事情就是那么复杂。今天就是出来一个老子的圣人也没用,因为民智大开,老百姓的智慧已经打开了,不叫智慧了,老百姓的思想已经打通了。今天信息时代,谁能够让谁封锁呢?不可能。所以在信息时代为什么需要念老庄呢?特别需要?因为信息时代,信息是非常丰富,观念反而混淆了,信息越多你抓不到真相,不知道哪一句话是真的。那么有时候你看报纸,看了超过三份以上就不知道昨天发生什么事,因为每一份写的都不太一样。所以至于说电脑的信息的话,网络上的信息那更多了,那最后你只有怎么样呢?让自己静下来,安静下来,你的心才能找到它的路去走,所以在这里就提到圣人他的表现。那么如果说我们要看到,老子悟道之后,他既然是一个领导者,他有什么跟一般人不一样的地方呢?刚才是讲到效果,接着就要看他的作为,跟一般人怎么不一样。

 老子的第十章,提到后面一段,第十章前面也是一种圣人的修行,我要提到的是最后四句,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什么叫玄德?我们听到玄德想到谁呢?想到刘备。刘备不是字玄德吗?就是从这边来的,玄德代表是神奇的德。我们一再强调,德就是获得,圣人是获得道的启发了,所以他的作为跟三句话一样,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这三句话是道的表现,道是德的一个表现,最深最神奇的德,也是圣人的表现。这三句话什么意思呢?第一,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我们平常生了一个孩子,就把他据为己有,把孩子当作自己的代表,让他不能输在起跑点上,让他光宗耀祖。但是这种观念其实没有什么根据的,我们自己也是父母的子女,从前父母也这样要求我们,最后还不是放弃了?我们现在做父母的人都知道,孩子越小,我们希望越大;孩子越大,我们希望越小;孩子独立了,我们毫无希望了,最后再重复这个步骤,孩子将来做了父母也是一样,重复这个步骤,那何必呢?你如果学老子,四个字够了,生而不有,是你把他生育出来,但你并没有拥有他,所以孩子有他独立的生命。这跟你制作产品不一样,我造一张桌子,桌子属于我的,我可以送给别人,我可以卖给别人,这是我有的,但是子女不是我所有的,你不能够把他当作自己的替身延长。第二,为而不恃。为,代表你做了某些事情,老子不是说无为吗?为什么说为而不恃呢?各位就知道了,老子不是真的无为,他的无为就是无心而为。他只是希望你了解,没有人可以完全无为。早上起来不吃饭吗?吃饭能够不选吃什么菜吗?这还是一种为嘛。你完全无为的话,那不是变一个傻瓜了?到任何地方,别人叫你吃什么,吃什么,你不能抗拒,不能选择,那怎么活呢?但是你重要的是,为而不恃。譬如,我现在办一个事业,这个事业我办成了,但是我不要仗恃它,仗恃己力,就是说,这事我办成了,我就要居功。其实很多时候,你有功劳,但是你不要居功,你一居功的话,别人认为,你已经有功劳,你居功了,好!我们就不谈了。所以老子一直强调功成而不居,功成身退是很难的,功成而不居更难,这个事情是我做成的,但是我不居功,因为一件事情要做成,绝不是一个人两个人做成的,是许多条件配合形成的一个趋势才完成的。如果没有各种条件的配合,你怎么可能做成任何事呢?所以我们对于功成而不居,这边提到为而不恃,做成了一件事不要仗恃己力,也不要把它归为说,是我的功劳。

   最后一句,长而不宰,能够引导万物而不加以控制。譬如我当领导,我领导很多人,我不要主宰,不要主导他,这个时代有一个好的风气,叫做以服务代替领导。譬如说我在领导大家,我用服务的方式,让大家跟着我走,而不是说我来控制大家,我来发号施令。所以老子的思想,像这样的观念,是很符合现代走向自由的社会的需求,尽量让每一个人发挥他本身的才华。你作为领袖,就是让适当的人在适当的位置上,让他可以发挥。如果说有什么困难的话,因为每一个人情况不同,你从不同的角度去看的时候,又不一样了。昨天还有一个朋友,他也来听了,听完毕跟我说,最近老板要他升到更高的职位,他非常不愿意去。老板说,你一定可以胜任,我看重你,你一定可以。那他不愿意,他如果去的话,别人都会批评他,说你凭什么升官,他也知道,他也不愿意制造同事关系的紧张。我说,你到这一步再来想来不及了,第一个,你为什么以前表现杰出?让老板发现你比别人好呢?这就是你的问题了。是不是?你以前拼命表现,老板认为你好,把你提拔上来,那你又不要去,上面得罪老板,底下别人说你故意不去的如何如何,变成两边不讨好。我说,你现在到这个地步只有怎么办,老板叫你去,你就去,只是你以后表现不要太好,太好的话,你既然个性不喜欢做大事,做大官,你就不要表现得太好,这样你可以保护自己,也不会让很多同事感觉到压力。因为他正好听老子的课,我就跟他这样解释,他如果听儒家的课,就有不同的建议,所以你学这种古典的国学,是很有用的,到中年的时候,学习道家特别受用。那么所以这是在老子里面,谈到圣人他的特色,生而不育,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这样的领导谁不喜欢?他作为领导他不会控制你,他不会管你。老子讲得更清楚,圣人要站在老百姓上面,就要先用言语把老百姓抬上来。注意啊,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我要站在老百姓的头上,要先用话把老百姓抬举上来,否则我站在老百姓头上,说话又是大张旗鼓,这个是趾高气扬的表现,老百姓受不了。因为你地位很高,说话就要谦卑,说话谦卑之后,老百姓不觉得你在压迫他,不觉得你地位高,盛气凌人,他不觉得。我在站在老百姓前面就要以身后之,这就是标准的用服务代替领导。我要在你们前面,我就要用身体,我来做事,在你们后面帮忙,两句话搞定了,欲上民,以言下之;欲先民,以身后之。先跟后,上跟下,有人说这是策略了,这个圣人是不是太深沉这些了,那你设法做到没有痕迹,你要练习自己做得很自然,你不能做得很特别,说我现在高高在上,我是领导,那各位都是,你开始捧他们了,大家听了就知道你是故意说的,有时候这个是修炼的过程,就在于让你这些事情做得无迹可寻,羚羊挂角,所以这就是一种心态。因为从整体来看的话,谁先谁后,谁上谁下,做官常常有这种情况,开始你是我的部下,后面发展得快,变成我的顶头上司都有,很多这种例子,以前是部下了,几年之后变成上司了,那怎么办?那你还是要尊重别人,领导的身份。但是你也不用特别难过,他做你上司或者换一个人做你的上司,基本上有什么差别呢?每一个人都有上司,每一个人都有属下,你为什么认定说,就是他不能当我上司,因为他以前做过我属下,有这种事吗?对不对?那你换一个做过别人属下的人来当你上司,你就开心了吗?这代表你自我执着太强了,就要化解。我也知道这是很难做到,但是老子就是一定要告诉你,你要悟道的话就会有这样的表现。

   第二个,我们说老子常常谈到无为,我们就直接说了,无为是什么?无所作为吗?是的,但是同时也是无心而为。说到无心而为,恐怕更适合老子的意思。有一次我看一篇报道,谈到日本有一群精神医生,就是心理医生,他们研究老子之后发现无为两个字,他们懂了,就用无为来治疗心理疾病,叫做抑郁症,结果效果非常好,你看了这样的介绍会觉得很感动,他们也承认老子的启发。我再说一遍,一群日本医生研究老子,体验到了无为,叫无心而为,就用这个方法来治疗抑郁症。怎么治疗呢?我们先讲我们怎么对待抑郁症的病患吧。我们自己有老子的传统反而没用到,假设一个朋友患了抑郁症,住在医院里休养,今天正好周末,去看他,带了鲜花水果,很慎重地去看他,进了病房第一句话就问,有没好一点啊?当然没有。第二句话呢?不要想太多了。我就是会想那么多。第三句话呢?看开一点吧。我就是看不开。你这种问话的方式,他的病越来越沉重,他休息了五天,稍微恢复一点,一到周末,家人亲戚朋友都跑去加重病情,他永远出不了院的,所有我们这些朋友患了抑郁症很少有出院的,长期待着。我现在就讲一下日本人怎么做,日本医生学会无为之后,就跟病人讲好,我们要做实验了,一到周末有朋友来探病,先停下来,先跟你讲规则,带着你要看的杂志或者报纸,到里面去,进了病房,说一声Hello之后就不要说任何话了,绝不主动说任何话,除非病人问你问题,病人不问你问题,你绝对不要主动说话,因为一般人说话都带有目的性。什么叫目的性呢?我们平常说话怎么可能没有目的性?一见面就问,你今天好吗?这就有目的性了,想知道你好不好,希望你变好一点。这种目的性它也带有攻击力,见面说最近怎么样?还没就业?最近发财没有?这种话都是有目的,给别人带来一种压力,期许也是压力。我看到年轻的学生,我现在都不知道该怎么说话,有时候见到学生说,最近在念什么书?一脸愕然就立刻跑掉,他就觉得什么都做,就是没念书。但是当老师见了学生,除了问他有没有念书之外,还能问什么呢?有一次我在校园里,一个学生上过我课,隔了一年了,见到我很高兴,说老师,你还记得我吗?我每一次上课三百多个学生,我怎么会记得你的名字呢?看样子有点像,我就记得了,但是名字我肯定记不得。他很高兴,说老师你还记得我吗?我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想到我既然教哲学,我就跟他说,我记不记得你没什么关系,你还记得你自己吗?他听了吓一跳,跟这个哲学老师讲话很辛苦的。你还记得你自己吗?他一听这种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显然不是表面的问题,我当然记得我是谁啊,但是你还记得你自己吗?是说你有没有觉悟呢,学生就跑掉了,所以后来看到学生,都不知道该怎么说话了。我们一般人讲话就是带有目的性,所以我们最好不要说话,让病人问你问题,他问什么你答什么,你绝对不要多说半个字。结果呢?每一个人到了病房之后,说声Hello,坐下来就自己看报纸,看杂志。病人开始觉得奇怪,怎么没有人理我,我本来很紧张的,怎么没有人问我问题呀。久而久之,坐三个小时也没说话,病人就觉得说,你在的时候跟你不在的时候一样,那等你走了之后,他觉得你不在的时候跟你在的时候一样,这就是目的。说病人感觉你不在的时候跟你在的时候一样,一直有人在陪伴他,但是没有人给他压力,这就是他们所希望知道的效果。每一个人都这样做,一到周末十几个人来看病人,病人想,奇怪,怎么没有人跟我讲话,没有人给我压力,他慢慢就习惯了,觉得很自在,任何在他旁边都不会问他问题,他就慢慢恢复了一种能力,可以跟别人一般交往,半年之后,很多人就痊愈了,可以出院了。老子,日本就公开感谢老子,他们也很诚实,因为你不讲老子也不行啊,我们现在问日本人你用什么方法?无为。这无为是谁说的?老子。所以老子的无为是无心而为。什么叫心?心就是刻意的目的。就是你为还要是为,上班还是要上班,但是你不要有刻意的目的,要不然的话,你说我今天上班坐在办公室里面,老板看我坐着发呆,老板问我说你在干嘛,我说我在无为,无所作为,那肯定是要开除的,你还是要认真的做,但是你不要有刻意的目的。讲最简单的例子吧,你认真做事,业绩怎么样你不要放在心上。你说我现在做事,看着业绩,要比去年涨百分之十,提升多少多少,那我压力很大,工作没做完,压力就大了,那没有人受得了?久而久之,一定得精神官能症。所以你可以做你该做的事,但是不要刻意一定要如何。譬如我现在上课,我认真地上课,效果好不好,我实在是管不了那么多,将来有些人看了说,哎呀!这课上得很差劲,上得不好,那也没办法,合则来,不合则去,大家有缘,就可以谈一谈。

  所以你做任何事,你只有尽力而做,至于说结果怎么样,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这话在儒家来说可以通,道家也是一样,就是无心而为,不要有刻意的目的,但是你还是做你该做的事。这样一来的话,老子就,圣人就不会有太大复杂的问题。我们如果看老子的时候就发现,他也用到不得已三个字,不得已三个字,我们将来讲庄子的时候,会再做详细的说明,老子里面只有三处出现不得已,这三个不得已我们可以看一下。因为圣人不可能说,悟道之后就立刻天下太平,天下那么容易治理的话,根本就不需要他了。哪三处呢?我们可以看到,在二十九,三十,三十一,这三章,连续三出现不得已,然后就没有了,前面没有,后面也没有,就中间三章出现不得已。不得已这三章,事实上,第二十九章的不得已,并不是我们所谓的不得已,但是这三章都跟这什么?好象竞争有关系。我们看到第一个不得已,第二十九章,第一个不得已是怎么样呢?是不能达到目的。他的原文是说,想要治理天下而有所作为,我看他是不能达到目的了,天下是一个神妙之物,对他不可以有为,不可以控制,有为就会落败,控制就会失去。所以,这是老子对于天下代表什么,人的社会,人间,你不可以有为,有为就会落败,控制就会失去。当然我们要强调的是第一句话,不能达到目的,所以这是第一个不得已,跟我们一般所谓的无可奈何不相关,它是不能达到目的,所以把这个排除。接着再看第三十章,这就是标准的说法,老子的不得已跟庄子的不一样,庄子的不得已增加了一些什么?增加了一些随顺的智慧。老子的不得已,是一种客观的情况,真的让你必须采取某些行为,你不能不行动的。我们看三十章,这两章讲的都跟战争有关,代表战争有时候也是一个无奈的事情。但是战争应该怎么做呢?老子有什么样的建议呢?我们看一下,我们看第三十章。他说,用道来辅助国君的人,不会靠兵力在天下逞强,打仗这种事总会得到报应,军队所过之处,长满了荆棘,大战之后,必定出现荒年。这个都是当时乱世的描写,善于用兵的人,只求达成目的,而不靠兵力来逞强,达成目的,却不自负。第一个,达成目的不要自负。第二个,达到目的却不夸耀,打仗这种事情,打赢了也不要夸耀。达成目的,却不骄傲,同样的,最重要的是底下这一句,达成目的,却处于不得已三个字,就是今天形势走到一条路,非要让你做这件事不可,那你做成的话是出于不得已,做成之后不要骄傲,不要逞强,不要夸耀,不要自负。你看最后一句,达成目的却不逞强,所以连续一二三四五,五个达成目的,叫做果,结果的果。很多事情,有了结果,但是,说实在的,你不要以结果来自豪,好象是我本来就为了这个结果我才做这事的,尤其是打仗这种事,并且关键在于中间那个不得已,达成目的,却处于不得已。所以老子的不得已,确实是条件成熟了,他没有选择余地,逼着我要还手,那这个时候,你还手了,也是记得不要夸耀,不要逞强,不要自负,不要骄傲这些,代表你不以这个来得意的话,你就不会在乎这个事情,它对你所构成的牵制就有限。最后一句,事物壮大了,就会趋于衰老,这叫做不合乎道,不合乎道,很快就会消失。因为达成目的代表你造成一种结果,所以很多时候,最危险的时候就是你战胜的时候。多少战胜的国家,在战胜之后反而陷入危机,表面战胜了,事实上国家内部的建设出现问题了,内部动乱开始了。所以有时候最危险的并不是那种你知道的危险,你不知道的危险反而是危险,所以你就要经常保持那种警惕状态。

   我们前面谈过,老子的圣人怎么修行的?随时警惕。为什么?就是要避免陷入不必要的困扰。我们再看第三十一章,也是一样跟这个战争有关,这几章正好代表老子的战争观,武力是不吉利的东西,人们都厌恶它,所以悟道的人不接纳它,君子平时重视左方,使用武力时就重视右方。武力是不吉利的东西,再说一次,不是君子的工具,如果不得已要使用它,来了,不得已要使用它。所以老了全书八十一章只有两个地方,第三十,三十一谈到不得已,两个地方都跟战争有关。代表当时这个情况,老子并不是完全避开世间的,他也知道各国在争强斗胜的时候,你必须有某种立场。但是战争这种事情,所以后来《孙子兵法》,就是最聪明的是什么?用谋略。用外交手段,你不要到攻城的阶段,到打仗要去攻城的时候那就很累了,我们死伤三成,你们死伤五成,死伤都很大的。所以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谋略,用外交手段,避开这个直接的战争,在老子来说的话也认为是如此,因为战争实在是不得已的手段。那么接着如果不得已要使用它,最好淡然处之,胜利的不要得意,如果得意就是喜欢杀人。这话讲得多明白,胜利的不要得意,喜欢杀人的人,就不可能在天下得到成功。我们还记得孟子吗?当梁襄王问他说,谁能统一天下,孟子说,不喜欢杀的人就可以统一天下,这跟老子的基本立场也若合符节,代表这些哲学看法其实都类似的,对于这种杀人,战争的事情,非常谨慎,能免则免,因为这个下来之后人命关天。我们也是人啊,如果杀人在某个情况下被允许的话,我们是人,我们也可能被其他人所杀,那不是一种完全的毁灭嘛?所以在儒家跟道家也好,都是尊重人的生命的。再看最后,吉庆的事是以左方为上,凶丧的事以右方为上,副将军站在左边,上将军站在右边。这是说作战要以丧礼来处置,杀人众多,要以悲哀的心情来看待,战胜要以丧礼来处置。

  一般讲左跟右,为什么说平常呢?重视左方使用武力。重视右方呢?古时候有一种观念,认为左阳右阴。我们讲左右,先说左再说右,就是左阳是代表生,右阴是代表死,所以战争是以右边为主,是因为右边代表他要杀了,就好象春天代表生,秋天代表杀,一样的情况。那么这两章,只有这两章提到什么?不得已。所以这就说明他的圣人,他不是完全超离世间的,他也活在人的世界上,也不能避开时代的各种困难,各种状况。但是对于这处严肃的情况,像战争,他是特别去注意到防备的,所以他说不得已的话,就一定要怎么样?不可以太嚣张。打赢了也不可以骄傲,不得已的话,战胜的话以丧礼处之。这个谁做得到呢?你看历代的这些大将军作战回来,皇帝都出城来迎接的都有,大将军西往东征回来了,不得了,都是战胜了就好,不管别人死多少人,他不知道说,这个战胜会引起多少仇恨,世世代代下去。我们看过一个报道,他说,在元朝的时候,曾经好几次去攻打日本,打日本的时候碰到台风,想不到台风还有这种效果。日本人就很得意,说天助我也,说你看,你们来侵略我们,台风把你们给打跑了,那你元朝也没办法呀,因为你是那么远去打人家,本来就很辛苦了。但是,他们没事的时候就认为天助,上天帮助,事实上台风如果是你日本人可以去安排的话,那什么叫做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呢?你们是善人吗?什么叫做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呢?它是正好碰巧,怎么可能说正好会的安排呢?像这种是怎么样呢?汉朝那种谶纬之学,天道什么事情发生,人间发生什么事,把它附会起来的,不值得多谈。老子他提到的圣人有一个特色,他说话的时候,正面的言论说得像反面一样。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你要讲正面的话,譬如最简单的就是看最后一章。我们念书喜欢有始有终,第一章大家都会背,最后一章也要熟悉一点,第八十一章。第八十一章前面三段话,就是正言若反,正面的言论说得像反面一样,我们听听看,他讲的有没有道理。他说,实在的话不动听,动听的话不实在。一个人跟你讲实在的话,老老实实的,他没有加油添醋,不动听。但是,动听的话不实在,这个人讲话真是好听,听了半天很多都是假的,他自己想出来的,都是装饰的,这是第一句。第二句,善良的人不巧辩,巧辩的人不善良。这一来就糟糕了,我们很善良就不能学习辩论技术吗?这个是,所以这边翻巧辩,其实也可以翻译成好辩,一个善良的人不大愿意多辩论,事情说清楚就好了,说不清楚的话,还要再辩论,那就没完没了。我们下次谈到庄子的时候各位就会发现,庄子的辩论没有人辩得过,但他正好有个朋友惠施,最喜欢辩论了,跟他是屡战屡败。惠施跟庄子辩论从来没有赢过,但他还是要辩,总想找机会胜过庄子,那是不可能的。为什么不可能呢?庄子是道家,惠施是名家,这两个家一列出来就不可能了。什么叫名家呢?名家是搞语言的,逻辑的,搞思辩的。我专搞逻辑,专搞语言的话,完全没有碰到形而上学,那你辩论辩到最后一定没得谈。你只是用语言技巧而已,庄子是道家,有形而上学,有形而上学之后,他看你的这个辩论技巧是相对的,很容易从里面找到漏洞,我们将来谈庄子就会谈到这一段了。

  接着了解的人卖弄广博,卖弄广博的人不了解。像这句话我们有时候念起来很尴尬,你看原文,知者不博,博者不知,他后来在别的地方还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了,了解的人不说话,说话的人不了解。所以我们讲道家老子,心里面常常觉得惭愧,违背老子的原则,我们说了半天老子,老子就说,知道的人不说,说的人不知道,那我们说了半天,代表我们不知道,那怎么办呢?各位没有说话,反而知道了,这也是很奇怪的一种想法。这叫做什么,正言若反,就是说正面的言论说得像反话一样,他就是用辩证法,让你说你看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好象是两种性质互相排斥,这只是一个例子,还有很多例子。那么譬如说,圣人要让老百姓了解吗?他要让老百姓了解,就要让老百姓变得愚笨。那么这一方面来说的话,老子就提到,我们找一个例子来说。我们看六十五章好了,因为老子很多原文,值得我们反复地去思考,老子六十五章,他提到,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这句话就被当作愚民主义的一个证据了。他说,从前善于推行道的人,不是用道来教人民聪明,而是用道来教人民愚昧。为什么?真正的聪明叫做分辨得很细,分辨得很细的话,代表你忽略了整体。真正的道是整体,从整体来看的时候,你分辨得很细是白分了,没有必要像这样分,分了半天它还有大的地方相同的。所以庄子后来就说什么?他说自其同者视之,这是天下,只不过什么?都是一样的。从他异者视之,肝胆就跟楚越一样。我从你不同地方来看的话,肝胆,人的肝跟胆是连在一起的呀,平常有时候根本我们一般人也分不出来在哪里,叫肝胆相照。但是,如果你从它的区别来看的时候,肝胆的差别就像楚国越国的差别那么大,等于是你要挑它的毛病,说他们不同。相反的,你说它们相同的话,天下是一个整体,所以这都是从老子思想演变出来的。我们再来看他这段所说的,看怎么样是人们很难治理,人们很难治理,是因为智巧太多,用智巧来治理国家的话,是国家的灾祸,不以智巧来治理国家,是国家的福气,认识了这两者,就是明白了法则,总是处于明白法则的状态,就称为神奇的德。玄德又出现了,所以玄德是神奇的德。还记得老子《道德经》的德,就是道给万物一种德,德代表万物的本性跟它的禀赋,自然的状态,所以自然状态的表现,就是让你不要去造作。我们一直强调不要有心而为,有心就是造作,我们先设定一个目标,一定要达成,很多人就要问了,在人的世界怎么可能无心呢?我们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一个录象带的节目呢?像这个都是要提的问题。在老子里面的话,不容易找到答案,在庄子里面比较容易,因为庄子的不得已跟老子的不得已不太一样,庄子的不得已是说,当各种条件成熟的时候,你就顺其自然。我们今天做这样的一种学习的课程的资料,也是一个不得已,因为条件成熟了,你就顺其自然,因为很多人有这样的兴趣,所以我们就做这样的事情,但是,做完毕之后有什么结果,这个并不重要。如果我现在设计说,将来做完毕之后,一定要卖个多少套,那这样的话就变成有压力了,反而变成没有了解老子。所以我们讲孔孟老庄一路下来,当然是要在我们的作为里面,把儒家道家的精华都实现出来,这是不容易。儒家叫你入世,教你责任感,道家叫你放开,所以你这两个怎么协调呢?通常我们在生命里面年轻的时候比较容易学儒家,中年之后学道家,上班的时候学儒家,下班之后学道家,至少放假的时候可以学道家,我们到各地去旅游的时候,还像儒家一样的到处学习,那就很辛苦了。到处旅游的时候,就跟天地大自然结合在一起,万物静观皆自得,就是很容易去欣赏。并且想到老子的话,不要跑太远,跑得太远,知道的越少,跑得近一点的话,至少可以怎么样呢?看得少,但是看得深刻。我后来想到一个我在荷兰教书的事,我在荷兰的时候,因为荷兰有很多美术馆,光是阿姆斯特丹,就有美术馆二十六座,现在大概又增加了。各位想想看,一个城市就有二十六座美术馆,那老百姓平常当然可以去了,你每一次去的时候都会发现,他们在从事什么?小学教学活动。几乎每一个美术馆,在上午的时候,都会有老师带着一群学生来参观,有人专门跟他讲解,让小朋友从小开始习惯参观美术馆,参观博物馆。这是很好的教育,你这个教育成的话,小孩长大之后他有空就参观各国的美术馆,这很好的休闲活动。有一天,我有三个小时,我就到了一家美术馆,一看,今天展出六十幅世界名画,我当然很兴奋了。各位帮我算一下,三小时看六十幅美术作品,看一幅多少时间?三小时是一百八十分钟,那你有六十幅美术作品,只有三分钟。各位想想看,三分钟让你看一幅世界名画,你看到什么?三分钟一到换一幅,三分钟一到换一幅,全部看完毕之后什么都没看到,只看到很多颜色混在一起,多反而是少,老子说的,多则少,你看得太多了,反而什么都没看到。另外一次,我又到了美术馆,也是有三个小时,兴冲冲地跑进去,最后发现,今天展出一幅画。我有三个小时,我就认真地看一幅画,看了三个小时,看懂了,从今以后在任何地方看到这幅画,我都可以讲得很详细。少则多,多则惑,少就是多,多就造成迷惑,这就是老子的智慧。所以你说三小时看一幅画,肯定看得很透彻,真的了解了一幅画,绝对胜过你走马观花看六十幅画,最后只有眼花缭乱,五色令人目盲。所以这个跟我们学习有关系,所以老子只有五千言,你真的去研究的时候,超过别的书十万字。历史上解释老子的书何止几十万字,最重要的是老子的原典,那一句话你看到什么,你想到什么,你从里面可以觉悟什么,你把每一句话都想清楚,在自己生命里面加以实践,就改变生命了,生命就不一样了,所以每天只念一句话就够了。印度有很多人喜欢念他们的《泰戈尔诗集》,自己的人念自己的,这个是诺贝尔奖得主的诗集也很合理。他们讲一句话,每天早上起来念一行泰戈尔的诗,就觉得人生充满快乐。印度很苦啊,你就要问,印度人这么苦凭什么可以活下去?就在这里,每天早上念一行泰戈尔的诗。我们中国人可以念的更多,如果你觉得念孔孟,上班有压力,念老庄啊,每天早上起来,老子念一章,保证今天上班,心情很超脱,做事没压力,看到每一个人都从整体来看,都可以欣赏,这就是道家的精彩。所以在老子提到圣人的表现,我们这边特别提到怎么悟道的,他有修炼的过程,他怎么样无为,无心而为,他使用语言的奥妙,像正言若反,还有很多了,我们就讲一句好了。譬如说大方无隅,最大的方没有角落。一般讲方是四个角,但是真正的方是没有角落的,有角落的都是小的方,它不是大的方。至于说大器晚成我们常常看到,大白若辱,最大的白好象有点黑色,因为你完全是白的话,太亮眼的话,我们看,你为什么知道天空是蓝色的呢?因为有白云。如果没有白云,你看蓝色你看不清楚,白云衬托起来。你说,月亮什么时候最美呢?在水中的倒映最美。你看天上的月亮美吗?水中的倒映加上水的那个清明,一反照出来,特别美。像这个都是老子能够从两面来看,任何东西都会变到它另外一端,对照起来看的时候,它本身才能够凸显出来。同样的,我们也是一样,跟别人相处的时候,你说采取什么态度,刚柔并济,宽猛相济,这些话,在老子里面希望你能够用到最后只希望什么?你保持一种旺盛的,但是不逼别人的一种生命力,光而不耀,不断地可以敝而新成,让旧的变新的,不断地往前走。那么我们接着,下一节,我们再来谈圣人有什么样的示范可以供我们参考,这一节就到这里告一段落。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明天机周易网 » 《向老子问道》8、圣人的表现(傅佩荣)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必填
必填,请填写正确地址,方便以后联系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QQ交流群电报交流群

文章内容很好,我要赞助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