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天道
明天机

《论语信述》8.4泰伯篇——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

【原文】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白话】

曾子病重,孟敬子来探问。曾子对他说:“鸟将死,鸣叫声哀伤;人将死,说的话有善意。君子于礼所注重的有三方面:庄重容貌举止,这就可远离粗暴放肆了;端正脸色,这就可近于诚信了;说话言辞语气要适当,这就可远离鄙陋背理了。至于笾豆之类的礼仪细事,自会有主管之人去负责。”

【释词】

孟敬子:即仲孙捷,孟武伯之子,鲁国大夫。《集说》:“孟敬子盖尝学礼于曾子。”按:孟氏世代多礼敬孔门,其后孟子成焉。此处所宜深思。

问:问候,此处指问病。

言:自言,无问而自说。《四书释地又续》:“曾子以捷鲁卿也,径告以君子修身为政之道,不及病势云何。其实人将死,言也善,己疾之不可为亦具见焉,言之无不周遍如此。”李充:“欲重曾子临终言善之可录,故特云‘言’也。”

哀、善:鸟畏死,所以鸣声哀伤;人穷(临终)反本,所以言善。朱子:“此曾子之谦辞,欲敬子知其所言之善而识之也。”包咸:“欲戒敬子,言我将死,言善可用。”

君子所贵乎道者三:此处君子以位言,指在上者。贵,注重。朱子:“道虽无所不在,然君子所重者,在此三事而已。”郑康成:“此道谓也。”按:郑康成将“道”具体化为“礼”。

动容貌,斯远暴慢矣:能常注意举止容貌在外者,可远离于粗暴放肆之事。慢,放肆。程子:“动容貌,举一身而言也。”颜延之:“动容则人敬其仪,故暴慢息也。”

正颜色,斯近信矣:能常端正脸色,则可近于诚信。颜色,指脸色。信,诚信、信实。颜延之:“正色则人达其诚,信者立也。”

出辞气,斯远鄙倍矣:辞,指言语。气,指语气。鄙,鄙陋。倍,同“背”,背理。

《正义》:“辞气者,辞谓言语,气谓鼻息出入,若‘声容静,气容肃’是也。”

颜延之:“出辞则人乐其义,故鄙倍绝也。”

《注疏》:“人之相接,先见容貌,次观颜色,次交言语,故三者相次而言也。暴慢鄙倍,同是恶事,故俱云‘远’;信是善事,故云‘近’也。”

笾豆之事,则有司存:笾豆,代指礼器。有司,管事者、主管部门。存,在。《释器》云:“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笾。”郑康成:“笾,竹器如豆者,其容实皆四升。”《注疏》:“豆盛菹醢,笾盛枣栗,以供祭祀享燕,故云礼器也。”

钱穆:“曾子意,此等皆有管理专司,卿大夫不烦自己操心。”

包咸:“敬子忽大务小,故又戒之以此。”

【先贤精义】

论语注疏》义曰:此章贵礼也。敬子轻忽大事,务行小事,故又戒之以此,事之小者,无用亲之。

程子曰:动容貌,举一身而言也,周旋中礼,暴慢斯远矣;正颜色则不妄,斯近信矣;出辞气,正由中出,斯远鄙倍。三者正身而不外求

朱子曰:是皆修身之要、为政之本,学者所当操存省察

朱公迁曰:持敬之功,贯乎动静而言之。

尹氏曰:养于中则见于外,曾子盖以修己为为政之本。若乃器用事物之细,则有司存焉。

李炳南曰:依此三者而行,则身心言语皆合乎礼,立见其效。参读《礼记·曲礼》:“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动容貌,即毋不敬,心意合礼;正颜色,即俨若思,身合乎礼;出辞气,即安定辞,言语合礼。(徐英:皆言持敬之功。)

郑汝谐曰:远,远也,人亦不得以此加之也;近,近也,人亦以此信之也。以是为政,政出于身而化行矣

刘宗周曰:道者,圣贤大学之道之为格致诚正之为修齐治平是也。君子之治,举其本而末自该,遗本而逐末者陋也。君子笃恭而天下平,不大声色,只是此意。曾子言动容貌三者是究竟语,又是下手语

论语集说》曰:不庄不敬,其动容貌也非暴则慢,惟庄敬有素则夫容貌之动斯远暴慢矣;内无诚实,其正颜色也色庄而已,惟诚实有素则夫颜色之正斯近信矣;涵养不熟,其出辞气也非鄙即倍,惟涵养有素则夫辞气之出斯远鄙倍矣。动也,正也,出也,有诸中而形诸外也。此三者,盖礼之本、修身之要

论语后案》曰:孔门论学,未尝悬空说,存养容貌言色无时不然,故此“动正出”即存养之地,“暴慢信鄙倍”即省察之目,“远与近”即所贵乎道之功

李充曰:君子之将终也,必正存道,不忘格言,临死易箦,困不违礼。辨礼三德,大加明训,斯可谓善言也。

蔡虚斋曰:若是真道德性命,必有见于威仪之际与动容之间,若是真学问文章必有见于当官之法与治家之政

钱穆曰:曾子为学,盖主谨于外而完其内孟子乃主由中以达外。要之,学脉相承,所谓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后人皆喜读《孟子》《中庸》,若其言之阔大而高深。然曾子此章,有据有守,工夫平实,病危临革而犹云云,可见其平日修养之诚且固。言修身者,于此不当忽

云门隐者按:本章是曾子应机设教、因材施教,既是最后时刻对孟敬子的善教,又是留给我们了修学的具体方法。有于中,自然会发乎外也。

再按:曾子一生都在示范“下学”,而“上达”已在其中矣。明而诚,诚而明,及其成功一也。反己而三省,笃实以尽己,下学而上达,一以贯之,传承学脉,其斯乃为曾子乎?乃可谓之“宗圣”乎?

【附录】

论语正义》曰:卿大夫容貌、颜色、辞气之礼,《曲礼》《玉藻》及《贾子容经》言之详矣。《礼记·冠义》云:“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表记》云:“是故君子貌足畏也,色足惮也,言足信也。”容貌、颜色、辞气,皆道所发见之处,故君子谨之。子夏言君子三变:“望之俨然”,谓容貌也;“即之也温”,谓颜色也;听其言也厉,谓辞气也。

【本章参考书目】

《论语集解》《论语义疏》《论语注疏》《论语集注》《论语全解》《论语集说》《论语意原》《论语新解》《论语讲要》《论语集释》《论语后案》《论语稽》《论语正义》《释器》《四书释地又续》《四书通旨》。

···分享这篇文章···

本站提供周易预测服务

事业升迁,婚姻情感,升学考试,工作面试,人际关系,疾病吉凶、风水、择吉、起名等。

微信咨询:guizhen3159

电报(TG)咨询点这里:https://t.me/guizhen3159

WhatsApp咨询点这里:https://wa.me/14422221313


QQ交流群:992663630

电报六爻八字风水交流群:https://t.me/mingtianji2413

电报周易资料分享频道:https://t.me/mingtianji4268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明天机周易网 » 《论语信述》8.4泰伯篇——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必填
必填,请填写正确地址,方便以后联系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QQ交流群电报交流群

文章内容很好,我要赞助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