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天道
明天機

《論語信述》5.23公冶長篇——孰謂微生高直?

《論語信述》5.23 公冶長篇——孰謂微生高直

【原文】

子曰:“孰謂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諸其鄰而與之。”

【白話】

孔子說:“誰說微生高是直人?有人向他討要一些醋,微生高便向鄰居要來醋然後再給他。”

【釋詞】

微生高:姓氏微生,名高,他在魯國被稱作“直人”。前輩多認為此微生高就是“抱柱而死”的尾生。

直:直者不當委曲做事。《註疏》:“此章明直者不應委曲也。”

或:有的人。

乞醯:討醋。乞,討要。醯,醋。

乞諸其鄰:自己沒有醋便向鄰居要來醋。諸,之於。孔安國:“乞之四鄰以應求者,用意委曲,非為直人。”

與之:給他。此處指微生高不說自己沒有,而是向鄰居借來,把醋給了向他討要的人。錢穆:“人來乞醯,有則與之,無則辭之。今微生不直告以無,又轉乞諸鄰而與之,此似曲意徇物、掠美市恩。微生素有直名,孔子從此微小處斷其非為直人。”

【先賢精義】

張栻曰:時人以微生高為直,故夫子舉此以明直之理。

論語後案》曰:醯本可有可無之物,而必曲遂乞者之意,是為不直。

朱子曰:夫子言此,譏其曲意徇物,掠美市恩,不得為直也。

論語正義》曰:“乞諸其鄰而與之”,不為直者。乞諸其鄰,而冒為己物以與人,人知與之為微生,而不知為鄰,所以不得為直。

程子曰:微生高所枉雖小,害直為

范氏曰:是曰是,非曰非,有謂有,無謂無,曰直。聖人觀人於其一介之取予,而千駟萬鍾從可知焉。

論語集說》曰:聖人之觀人,於其一介之取予,亦且深致其意,所以教人立心以直,雖微而必也。

鄭汝諧曰:直者,真情也。真情之中,不應有偽。所謂“委曲”者,猶水之避礙也。苟非有礙,何避之有?乞醯,細故也,有無可以情告,而乃乞諸鄰以與之,是為偽,以悅人也。推此心以往,凡可委曲為偽者,皆為之矣。聖人於其微者察之,知微生髙之非直也。

陳祥道曰:君子之於天下,外不可失人以存己,內不可失己以為人。與其失己以為人,孰若不為人以存己。高之乞醯,為人可也,為己則非直也強無以為有,非安命者也。今夫君子,之於言知則為知,不知為不知,內不以自誣,外不以欺人。言尚如此,況於行乎?此高之所以不足取也。《洪範》之三德,平康正直;皋陶之九德,直而溫。《詩》曰“邦之司直”,《易》曰“直其正也”,孔子曰“人之生也直”,三代直道而行孟子曰“不直則道不見”,道之所貴直而已矣

《論語點睛》曰:維直道也,非譏議微生高也。

錢穆曰:微生殆委曲世故,以博取人之稱譽者。孔子最不喜此類人,所謂“鄉愿難與入德”。此章亦觀人於微,品德之高下,行為之是非,固不論於事之大小。

《四書說約》曰:古來只為周旋世故之念,壞近人品。如微生乞醯一事,何等委曲方便,卻只是第二念,非當下本念。夫子有感而嘆之,不在譏微生,指點要人不向轉念去也

【附錄】

李炳南曰:直心是德,直者真心。春秋衛大夫史魚尸諫靈公,晉之史官董狐之筆,直書趙盾弒其君,皆是直。然有事不直而理直者,如父為子隱,子為父隱,又如孔子不見陽貨,擇其他適而回訪之,此皆是直,是權變之直,微生高不知也。

劉宗周曰:夫子指而正之。其事甚微,而害心術甚大,便是下文“巧言令色足恭匿怨友人”張本。

《標題四書》曰:此與後章皆論人心術之微。文公謂記言者以類相從微生高不直之心,其流必至有此可恥之事。

【本章參考書目】

《論語集解》《論語註疏》《論語集注》《論語全解》《論語意原》《癸巳論語解》《論語點睛》《論語新解》《論語正義》《論語講要》《論語學案》《論語集說》《論語集釋》《論語後案》《四書說約》《標題四書》。

···分享這篇文章···

本站提供周易預測服務

事業升遷,婚姻情感,升學考試,工作面試,人際關係,疾病吉凶、風水、擇吉、起名等。

微信諮詢:guizhen998

電報(TG)諮詢:https://t.me/Minlee998

WhatsApp諮詢:https://wa.me/14422221313

另站長手頭有大量易學、玄學、心理學、神秘學方面的電子書,有需要者可聯繫索取(適度收取資料整理費)

贊(0) 打賞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明天機周易網 » 《論語信述》5.23公冶長篇——孰謂微生高直?
訂閱評論
提醒
guest
必填
必填,請填寫正確地址,方便以後聯繫
0 評論
內聯反饋
查看所有評論

QQ交流群電報交流群

文章內容很好,我要贊助作者!

支付寶掃一掃打賞

微信掃一掃打賞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請您發表評論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