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微子篇第十八》原文及譯文
1、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譯文:微子見商紂無道,就離開了,箕子裝瘋賣傻作他的奴隸,比干向紂王勸諫被殺。孔子說:“殷商有這三位仁人。”
2、柳下惠為士師,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譯文:柳下惠擔任典獄官(審判官)時,多次被免職。有人對他說:“你這樣還不願意離開魯國嗎?”他說:“堅持原則為人工作,到哪裡去不會被多次免職呢?如果放棄原則為人工作,又為什麼一定要離開自己的國家呢?”
3、齊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則吾不能;以季、孟之間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譯文:齊景公講到對待孔子的禮節時說:“像魯君對待季氏那樣,我做不到;我用低於季氏而高於孟氏的待遇對待他。”又說:“我老了,沒有什麼作為了。”孔子離開了齊國。
4、齊人歸女樂,季桓子受子,三日不朝,孔子行。
譯文:齊國人贈送了一些歌女給魯國,季桓子接受了,三天不上朝,孔子於是離開了。
5、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避之,不得與之言。
譯文:楚國有一位狂放不羈的人,名叫接輿。唱着歌經過孔子的馬車旁,唱的是:“鳳凰啊鳳凰啊!你的風格(德運)怎麼變得如此落魄?過去的已經無法挽回,未來的還來得及把握。算了吧算了吧!現在從事政治的人都很危險!”孔子下車,想要同他說話,他卻離開,使孔子沒有辦法同他說話。
6、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曰:“是魯孔丘與?”曰:“是也。”曰:“是知津矣。”問於桀溺。桀溺曰:“子為誰?”曰:“為仲由。”曰:“是魯孔丘之徒與?”對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輟。子路行以告。夫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譯文:長沮與桀溺在一起耕田,孔子經過那兒,吩咐子路去向他們詢問渡口的位置。長沮反問子路:“那位手位韁繩的人是誰?”子路說:“是孔丘。”長沮說:“是魯國的孔丘嗎?”子路說:“是的。”長沮說:“他早就知道渡口在哪裡了。”子路又去問桀溺,桀溺反問他:“你是誰啊?”子路說:“我是仲由。”桀溺說:“是魯國孔丘的門徒嗎?”子路回答說:“是的。”桀溺說:“像大水泛濫的情況,到處都是一樣,你要同誰去改變呢?你與其追隨逃避壞人的人,何不跟着我們這些逃避社會的人呢?”他說完話,繼續不停地撫平田土。子路回來報告孔子這一切。孔子神情悵然,他說:“我們沒有辦法與飛禽走獸一起生活,如果不同人群相處,又要同誰相處呢?天下政治若是上軌道,我就不會帶你們去從事改革了。”
7、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耘。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隱者也。”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子路曰:“不仕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譯文:子路跟隨着孔子,卻遠遠落在後面。他遇到一位老人家,用木棍挑着除草的工具。子路請教他:“你看到我的老師嗎?”老人家說:“你這個人,四體不勞動,五穀也分不清。我怎麼知道你的老師是誰?”老人說完,放下木棍去除草。子路拱着手站在一旁。稍後老人家留子路到家裡過夜,殺雞做飯給子路吃,又叫兩個兒子出來跟子路相見。第二天,子路趕上了孔子,報告這一切經過。孔子說:“這是一位隱居的人。”接着吩咐子路回去看看他。子路到了那兒,老人家卻出門了。子路說:“不從政是不應該的。長幼之間的禮節都不能廢棄,君臣之間的道義,又怎麼能廢棄呢?原本想要潔身自愛,結果卻敗壞了更大的倫常關係。君子出來從政,是做道義上該做的事。至於政治理想無法實現,則是我們早已知道的呀。”
8、逸民: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齊與!”謂“柳下惠、少連,降志辱身矣,言中倫,行中慮,其斯而已矣。”謂“虞仲、夷逸,隱居放言,身中清,廢中權。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
譯文:不得志的人才有: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孔子說:“志節不受委屈,人格不受侮辱的,是伯夷與叔齊吧!”又說:“柳下惠與少連,志節受委屈,人格受侮辱,可是言語合乎規矩,行為經過考慮就是如此吧。”他又說:“虞仲與夷逸,隱居起來放言高論,人格表現廉潔,被廢也合乎權宜。我是與這些人都不同的,沒有一定要怎麼做,也沒有一定不要怎麼做。”
9、大師摯適齊,亞飯干適楚,三飯繚適蔡,四飯缺適秦,鼓方叔入於河,播鞀武入於漢,少師陽、擊磬襄入于海。
譯文:太師摯到齊國去了,亞飯干到楚國去了,三飯繚到蔡國去了,四飯缺到秦國去了,打鼓的方叔到了黃河邊,敲小鼓的武到了漢水邊,少師陽和擊磬的襄到了海濱。(太師、亞飯、三飯、四飯、鼓、播鞀、少師、擊磬:皆為樂官名)
10、周公謂魯公曰:“君子不施其親,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舊無大故,則不棄也。無求備於一人!”
譯文:周公訓誡他的兒子魯公(魯公:即伯禽,周公的兒子)說:“在上位的人不遺棄親族;不使底下大臣埋怨不受重用;只要舊臣沒有太大罪過就不能輕棄;也不能對任何一個人要求全能。”
11、周有八士:伯達、伯適、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隨、季騧。
譯文:周代有八個士,他們是:伯達、伯適、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隨、季騧。
固定鏈接: https://www.mingtianji.com/2022/11/15/6768/
本站提供周易預測服務,為迷途君子指點迷津,諮詢請加微信、WhatsApp或電報(T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