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语信述》2.5为政篇——孟懿子问孝
《论语信述》2.5 为政篇——孟懿子问孝 【原文】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白话】 孟懿子向孔子请教行孝之...
《论语信述》2.5 为政篇——孟懿子问孝 【原文】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白话】 孟懿子向孔子请教行孝之...
《论语信述》2.4为政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白话】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向学;三十岁时,学有所立;四十岁时,心中通...
《论语信述》2.3 为政篇——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原文】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白话】 孔子说:“用政治来领导人民,用刑法来整饬人民,人民就只求苟免于触刑而不会有羞耻心;用德来教化...
《论语信述》2.2 为政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 【原文】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白话】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无邪(不虚伪做作)’。” 【释词】 诗三百:指《诗经》。《诗...
《论语信述》为政篇第二 钱穆曰:孔门论学,最重人道。政治,人道中之大者。人以有群而相生相养相安,故《论语》编者以《为政》次《学而篇》。 《论语注疏》曰:《左传》曰“学而后入政”,故次前篇也。此篇所论“孝敬信勇”为政之德也,“圣贤君子”为...
《论语信述》1.16 学而篇——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原文】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白话】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知我,就怕自己不知人。” 【释词】 患:担心,担忧,害怕。 不己知:即“不知己”。 知:不仅...
《论语信述》1.15 学而篇——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原文】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
《论语信述》1.14 学而篇——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原文】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白话】 孔子说:“君子之人,饮食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适,做事敏捷周全并且说话谨慎,又...
《论语信述》1.13 学而篇——信近于义 【原文】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白话】 有子说:“说话讲求信用但要近乎道义,所说的才可以去践守;对人恭敬且能近乎礼仪,才能够远离耻辱;姻亲...
《论语信述》1.12 学而篇——礼之用和为贵 【原文】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白话】 有子说:“礼在运用时,能用和才是可贵的。先王的大道,这是最美的地方。...
《论语信述》1.11 学而篇——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原文】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白话】 孔子说:“其父在世时,该看他的志向;其父去世后,要看他的行为。三年之久都没更改其父合道之...
《论语信述》1.10 学而篇——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原文】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白话】 子禽向子贡问...
《论语信述》1.9 学而篇——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原文】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白话】 曾子说:“慎重地送终亡者,虔诚地祭祀先人,社会风气就会趋于淳厚了。” 【释词】 慎终:终是指寿终,进而可指丧礼。按:慎终就是...
《论语信述》1.8 学而篇——君子不重则不威 【原文】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白话】 孔子说:“君子不厚重就没有威严,所学就不坚固。为人行事当以忠信为本,不要与志趣不像自...
《论语信述》1.7 学而篇——贤贤易色 【原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白话】 子夏说:“对于妻子,看重的是她的德行,而不是她的容色;侍奉父...
最新评论
父戌被月冲破,戌为火库,火库被冲破,应该是心包破裂了吧,破逢生不起,就只能化绝,但绝需逢生能解,破不能受生就只能永远化绝,所以能拖到第二天戌日实破,应该就不会有问题,就怕拖不到。
这卦,应该是断此应彼吧。先是姑娘的眼镜找不到了,然后是自己的眼镜不见了,起卦找自己的眼镜。忌神得月日暗动爻相扶,旺相持世,自然对找眼镜是不利的,俗语说:龙多不治水,卦中月日兄弟重重叠叠太多,自然也就不再克水,财水无伤,无伤应该就能找到,亥水先到安静需值日先找到了姑娘的眼镜,子水后到第二天应该也能找到第二副眼镜的,结果没找到。世爻虽是财的忌神,但辰毕竟是水的归宿,也有物不失之意,也许在多日以后或数月以后,不经意之间另一副眼镜就出现了。
蜈蚣为子孙临应,动不入墓,生合世爻,世临朱雀为口舌。
离为火,火为血,再见白虎,血光之灾
老师是王虎应大师本人吗,好像有问必答
老师,清华简的筮法当中有八卦的古名称,引起了坎离的水火配位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