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微学精讲【77】 第35章——【执大象天下往】
《道德经》第十讲:为道篇 第35章——[执大象天下往] 【题记】 这章重点在音乐、美食与大道的对比。一个是刺激形而下的五官七窍,一个是大道的内心感应,两者截然不同。但是大道是永久的,始终怎么用也用不完的,这也是形成了对比。 还有关键一点...
《道德经》第十讲:为道篇 第35章——[执大象天下往] 【题记】 这章重点在音乐、美食与大道的对比。一个是刺激形而下的五官七窍,一个是大道的内心感应,两者截然不同。但是大道是永久的,始终怎么用也用不完的,这也是形成了对比。 还有关键一点...
《道德经》第十讲:为道篇 第71章——[知不知,上] 【题记】 圣人始终有种谦虚,且行于大道,永不停止;内心才自然能有源源不断的靈机。有了靈机,自然靈活而不会死板,说出来的话,可以称之为言,带有很足的信,起到很好的效果。 ...
《道德经》第十讲:为道篇 第33章——[知人者智] 【题记】 本章由一些看似没有关联的格言组成,而这次修改,豁然明白:原来是教我们具体如何与人交往,如何做成事业的,功遂身退。一步一步,很严谨、很严密。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做事难免要与人...
《道德经》第十讲:为道篇 第70章——[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题记】 这章老子重点讲知行合一: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知行是自然伴随的。什么是知?自然明白的,而不是看书得来。纸上得来(前识)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真知)。 ...
《道德经》第十讲:为道篇 第41章——[上士闻道] 【题记】 我们用这一章结束《道德经》的讲解,很好。从64章开始第一讲“积累篇”,中间历经8讲,最后到第十讲“为道篇”,最后落实在41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善贷且成”。祝愿大家读经都能有...
【正文】 一、《易经》的地位 《易经》(《周易》与《易传》)在东方文化中的地位相当于西方文化中的《圣经》。 《系辞传》:“《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易传》佚文曰“得其一,万事毕”,此帛书《要》子曰“得一而群毕”之遗存。可见“《...
一、帛书《易》经传简介 1973年底,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12万多字的帛书,其中有关《周易》方面的共有2万余字,有经有传。帛书《易》经传包括两件帛书,可称做上、下卷,上卷是《周易》六十四卦经文、《二三子问》,下卷是《系辞》、《衷》、《要...
一、“象”在帛书《系辞》为何作“马”? 与传本《易传》讲卦象、爻象和筮数不同,帛书《易传》解易的特色是只谈德义,罕言卦象、爻象和筮数,这可能是帛书将传本《系辞传》全部的“象”字径直改为“马”字的主要原因。传本《系辞传》共有39个“象”字,帛...
一、文王、周公创立《易象》、孔子以弘扬《易象》为使命 《左传·昭公二年》记载: 晋侯使韩宣子来聘,……观书于大史氏,见《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 《论语·阳货》: 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
(续上) 三、《释文》《集解》《正义》等文献引《子夏易传》与帛书《易》、帛书《易传》的对比 1.今本《易经》谦卦,《经典释文》云:“《子夏传》作嗛。”帛书《易》亦作“嗛”; 2.《周易正义》、《周易集解》引《子夏传》云:“元,始也。”帛书《...
【目录】 【提要】 【论证理路】 一、子夏易学与《连山易》举证 1.子夏简介 2.《易》为子夏家学 3.子夏与《连山易》的关系(《易本命》) 二、子夏所习《易本命》、《连山》八卦与帛书《易传》的关系 1.《连山易》、帛书《易传》“天...
1.《易象》与《鲁春秋》 《左传·鲁昭公二年》: 春,晋侯使韩宣子来聘,且告为政,而来见,礼也。观书于大史氏,见《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 鲁昭公二年为公元前540年,时孔子12岁。这一年春...
【提要】 《易传》发展的三个阶段:从卜筮到言辞的阶段,象数的阶段,感通的阶段。 帛书《易传》代表了言辞义理阶段,传本《易传》代表了象数和感通万物的阶段,《曾子·天圆》与《乾坤凿度》的《易传》“十翼”介于帛书《易传》与传本《易传》之间,子思《...
【提要】 《曾子·天圆》是《易传》类文献,《天圆》的内容主要是曾子引述孔子所教,所以也属于孔子研《易》的文献。那么《天圆》到底是孔子哪个阶段的研《易》成果呢?非常有趣的是,《天圆》文献正好处于帛书《易传》与传本《易传》的转化时期,此时传本《...
我在《论<周易>的不传秘本<易象>》一文论证,周公《易象》是孔子《易传》的前身。《易象》说见于《左传·鲁昭公二年》(公元前540年,时孔子12岁): 春,晋侯使韩宣子来聘,且告为政,而来见,礼也。观书于大史氏,见《易...
最新评论
父戌被月冲破,戌为火库,火库被冲破,应该是心包破裂了吧,破逢生不起,就只能化绝,但绝需逢生能解,破不能受生就只能永远化绝,所以能拖到第二天戌日实破,应该就不会有问题,就怕拖不到。
这卦,应该是断此应彼吧。先是姑娘的眼镜找不到了,然后是自己的眼镜不见了,起卦找自己的眼镜。忌神得月日暗动爻相扶,旺相持世,自然对找眼镜是不利的,俗语说:龙多不治水,卦中月日兄弟重重叠叠太多,自然也就不再克水,财水无伤,无伤应该就能找到,亥水先到安静需值日先找到了姑娘的眼镜,子水后到第二天应该也能找到第二副眼镜的,结果没找到。世爻虽是财的忌神,但辰毕竟是水的归宿,也有物不失之意,也许在多日以后或数月以后,不经意之间另一副眼镜就出现了。
蜈蚣为子孙临应,动不入墓,生合世爻,世临朱雀为口舌。
离为火,火为血,再见白虎,血光之灾
老师是王虎应大师本人吗,好像有问必答
老师,清华简的筮法当中有八卦的古名称,引起了坎离的水火配位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