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各派八宅派风水大师总点评
将我知道或是学过的八宅,或是打着八宅旗号的风水一一列出来,只写中肯评价,不做人身攻击,只为给学习八宅派的后学们一点点参考,以免学习风水过程中,像小损样的裙子—–跑偏了!
1、八宅太极门——-以开封人潘长军为主,似乎是国内最早出来的八宅派资料,印象中那会还是气功大潮时出来,开封UFO协会什么的,冠名《宅居布置学》,用天场、地场、人场(三元命)论述八宅。可做为八宅的入门教材,但此八宅,在化解上,用开光的太极图,八卦图处理风水,略显单一。
2、八宅真法。——-赵玄、王庆丰为主,这是我最早学习八宅很心动的一个门派,那时好像在07年吧,那会八宅派基本没有啥代表人物,他们二人开班,学费吓死人,好像当年是八九千块。学不起,一直很膜拜。但几年后,这个体系的资料已经在网上满天飞了,看完才发现,那些掏了近万元的学费,肯定有些冤。这个体系和潘长军的八宅有些相似之处,只是叫法不同,演化为天盘地盘人盘,后来又加了一个神盘。但在处理上,听学过的学员说,基本采取大破大立的方法,拆门改灶。对于农村工厂风水尚可,地于城市阳宅风水,略有难处。
但不可否认的是,要学八宅,以赵玄老师网上的资料为基础入门,倒是最不错的。从现在这几年的情况来看,赵玄老师似乎放弃了八宅,转而投师陈义林,学起长眼法,又投师阳西山人,学演禽四象。据说,学费10来万。
3、安阳祖源八宅——以王建钢老先生为主(中华皇家风水高鼎伦先生亦从师于王老先生,尽得真传。)此派风水,得自于开封人”铁算盘“徐立。以阳宅三要为基础,重视地气,运用中药、自然生活中的常见物等,在催官催财治病等方面尤擅长,成功案例也颇多。对现在城市楼房的小格局,可以说是得心应手,出神入化。
4、新派八宅风水——-以尹汉苍为主,此派风水,虽然打着新派八宅之名 ,实是过路阴阳。只不过在运用中,加上了八宅上的三元命,但也仅限于用于断事参考,并非真的八宅理论。因其从师于俏梅花邓海一先生,断法上也加入不少外应断风水。处理上,完全是过路阴阳要砂要水的处理方法。分高级班和弟子班,学费不菲。
5、三皇风水——-以倪可,吴春雷为主,虽然称三皇风水,但依托《王公阳宅》为基础,属于八宅派。此派风水对于形气星的运用,有独到的见解。对于看到大局风水就犯晕的易友,可以参考学习。只是在处理上,对于大局风水有的放矢。小局风水,略显不足。
此派风水,后来有些学员学会后,也独立出来办班,名字称为古八宅,古易风水、三维风水等,但理论甚至案例都基本类同。
6、民间风水——-以山东权冠宇老先生为主,后来其学生高某也出来办班,师徒对骂,但这是人家家事,在此不论。此派风水,属民间流派,断事上都是断语式,只要宅形对上这个断语,即可如此断。虽有些粗线化,但也不乏偶中。尤其是对农村居住时间长的老宅子,更验。只是在理论细化上,还有应期上,显得有些很民间化。处理方法上,用民间的符咒等处理,虽然讲不清原理,但千百年来流年,不乏见效之处。
7、 滴天风水—–以山东的张绍金为主,淘宝网上有这本书,用的也是八宅派,可以参看,具体断法,感觉和王公阳宅有相通之处。
8、八宅真机——这只是一书名。代表人物是山东的鲁东。前两年他出过一本书,叫《八宅真机》,花了50元购回来一看,基本是八宅一些理论的集合。后来附有一些自己的断例,但从断的思路看,很复杂,让人绕得一会就晕了。也可能是写书者故意吧,反正我没和学过,至于理论水平如何,不做评价,易友自辨。
9、大道风水——张同全为主。本人未参加过他的学习班,但从网上他的录音和学员笔记来看,忽悠成份较大。说是祖传多少代,什么这诀那诀的,其实就是八宅上最基本的东西。
10、中国现代新八宅——以江苏的孙后清老先生为主。孙老先生曾学过邓海一的俏梅花,又和上面4类的新派八宅风水互相交流过。所以,断法上也更多在八宅的基础上加入了外应。至于其理论体系,本人未参加过学习,具体不得而知,希望有学员的易友给出中肯评价。
11、南派八宅——驻马店张先生为主,分阴阳八局等,具体理论体系,因其本人未有半个徒弟,他本人又不愿多讲,不得而知。
12、 张氏八宅风水——以开封人张兴战为主,据传是张氏第六代传人。本人未曾学过,听易友说学费不菲,理论体系不知。
13、相法风水——以范炳檀、刘勇晖为主。原来出的书称《安徽相法风水》,后来又出书,改名为《皇家天机风水》,二书对照,仍是老案例,无甚新意。也是以八宅为主,兼配合有过路阴阳。因本人未曾学过,而其对外写的书上,又多不透思路,从其案例上来看,进宅断出宅主兄弟姐妹几人,头胎生男生女。从风水角度来看,似乎比较难。恐怕是从面相上参断,进而取信于客户,所以难窥真容。易友自辨吧。
14、密宗八宅风水——以周口王子祥老师为主。基础理论和市面上的八宅无过多差异,但强调开光在风水处理中重要性。
以上各派风水,有潜心于此研究的易友,可以参读借鉴。如此对照,学八宅风水便可少走弯路。 以上评价和介绍,只是本人的一点心得,敬请各易友不要跟帖骂大街,而是发挥潜下去学习的态度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