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咸卦(下艮上兌,澤山咸,三、四、五為陽)
【31.1】
咸。亨,利貞,取女吉。
【白話】
咸卦。通達,適宜正固。娶妻吉祥。
【解讀】
l 咸卦是下艮上兌,亦即“澤山咸”。《序卦》說:“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儀有所錯。夫婦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恆。”人間由夫婦一倫開始構成,所以咸卦閑談夫婦之道,接着就是講求長久的恆卦。
l 《易經》分為上經與下經,上經為前三十卦,下經由咸卦到未濟卦,共三十四卦。程頤說:“天地萬物之本,夫婦人倫之始,所以上經首乾坤,下經首咸,繼以恆也。”不過,上下二經仍是一個整體,正如人間也在自然界里,只是多了人文特質而已。
l 咸卦下艮上兌,艮為少男,兌為少女,皆純潔而多情易感,相處之際,“亨”。情感最需正固,所以“利貞”。“取”為娶。“女”指以女為妻。上喜悅而下篤實,“吉”。
【31.2】
《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剛下,二氣感應以相與。止而說,男下女。是以亨利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萬物化生,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觀其所感,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
【白話】
《彖傳》說:咸卦,就是感應的意思。柔順者上去而剛強者下來,陰陽二氣相互感應才結合在一起。穩定而喜悅,南方以謙下態度對待女方。所以通達而適宜正固,娶妻吉祥。天地相互交感流通,萬物才得以變化生成,聖人感化人心,天下才會祥和太平。觀察這種感應現象,就可以看出天地萬物的真實情況了。
【解讀】
l “咸”為感應之意。《雜卦》說:“咸,速也;恆,久也。”男女之感應是快速而直接的,有如自然形成,但是必須配合下一卦恆卦,以求其長久。
l 由“柔上而剛下”一語,可知咸卦由否卦(第十二卦)所變成,亦即否卦六三與上九換位,化解否卦上下隔絕的情況,使“二氣感應以相與”,形成六爻皆正應的難得現象。咸卦下艮上兌,兌為悅,艮為止,所以說“止而說”。少男在下,表示男子主動示意,符合古代社會的要求,所以“亨利貞”,然後就“取女吉”了。
l 接着,分別敘述自然界與人間世。自然界是由天地交感而化生,人間世和平則須靠聖人“感人心”才能達成。“感人心”的“感”字,有感應、感動、感化之意。“天地萬物之情”的“情”,是“實”的意思。
【31.3】
《象》曰:山上有澤,咸。君子以虛受人。
【白話】
《象傳》說:山上有沼澤,這就是咸卦。君子由此領悟,要以謙虛態度接納別人。
【解讀】
l 咸卦下艮上兌,兌為澤,艮為山,亦即“山上有澤”。山雖高聳,卻能空出一片地方容納沼澤;沼澤的水可以滋潤養育山上眾物。兩者搭配得宜,可謂自然感應。
l 君子在德行、知識、能力方面都高人一等,仍然應該“以虛受人”,先接納百姓,再推行政教,才可化民成俗,天下和平。
【31.4】
初六。咸其拇。
《象》曰:咸其拇,志在外也。
【白話】
初六。感應到腳的拇指。
《象傳》說:感應到腳的拇指,是因為心意在外面。
【解讀】
l 初六居全卦初位,在下為足,有如人的腳趾受到感應。“拇”是腳的大拇指。此時感應最淺,還不足以付諸行動。
l 初六與九四陰陽正應,心意是要向外卦前進,所以說“志在外也”。
【31.5】
六二。咸其腓,凶,居吉。
《象》曰:雖凶居吉,順不害也。
【白話】
六二。感應到小腿肚上,有凶禍,安居就會吉祥。
《象傳》說:雖有凶禍,但安居就會吉祥,是因為順應就沒有災害。
【解讀】
l “腓”為小腿肚。六二互巽(六二、九三、九四)中,巽為“股”,“股”的下方為“腓”。“腓”本身處在下足與上股之間,有感應也動彈不得。六二恰好有九五正應,有動象而不可得,所以說“凶”。
l 六二在下卦艮中,艮為止。以陰爻居柔位,又能守中而止,順從這些條件而安居,則是“順不害也”,甚至化險為夷,有“吉”。
【31.6】
九三。咸其股,執其隨,往吝。
《象》曰:咸其股,亦不處也。 志在隨人,所執下也。
【白話】
九三。感應到了大腿,控制住跟隨的動作,前往會有困難。
《象傳》說:感應到了大腿,也是不能安處的。心意是要跟隨別人,但是卻被下方控制住了。
【解讀】
l 九三在互巽(六二、九三、九四)中,巽為“股”,所以說“咸其股”。九三陽爻居剛位,又有上六正應,動性極強,是“亦不處也”。其次,巽為風,為隨順,但是下卦為艮,艮為止,表示這種隨順被阻止了,所以說“往吝”。
l 股要“隨人”,奈何下卦是止,亦即它受到足與“腓”的控制。光靠股是無法成行的。
【31.7】
九四。貞吉悔亡,憧憧往來,朋從爾思。
《象》曰:貞吉悔亡,未感害也。 憧憧往來,未光大也。
【白話】
九四。正固吉祥而懊惱消失,忙着來來往往,朋友跟從你的想法。
《象傳》說:正固吉祥而懊惱消失,是因為尚未受到感應帶來的災害,忙着來來往往,是因為感應還不夠大。
【解讀】
l 九四已至上卦,位置應在心臟,“心之官則思”(《尚書·洪範》),是感應的主體,所以顯示了此卦的主旨“貞吉”。能貞則吉,並且“悔亡”(“悔”消失)。
l 感應之“貞”,在於心胸坦然而無私念。《繫辭下》談到“憧憧往來,朋從爾思”時,引述孔子的話說:“天下何思何慮?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人以真誠之心體驗萬物,會發現“殊途同歸,百慮一致”的道理,所以不必忙着交際應酬,也不必擔心朋友不認同你的想法。只要你秉承誠意待人處事,將如孔子所言:“德不孤,必有鄰。”(《論語·里仁》)“憧憧”是往來熱鬧的樣子。
l 咸卦描述感應,並且六爻皆有正應,但是又以“貞”為“吉”,意思是不能隨感而應,否則將出現患得患失的心態。九四在互乾(九三、九四、九五)中,陽剛勁健,忙着往來,並且處於三爻之中,可謂“朋從爾思”。但是如此將違背“貞吉”的原則。狹隘而有私心的感應是有害的,九四“未感害”,但是也“未光大”理想的感應。
【31.8】
九五。咸其脢(音:méi),無悔。
《象》曰:咸其脢,志末也。
【白話】
九五。感應到了後背上,沒有懊惱。
《象傳》說:感應到了後背上,是因為心意尚未實現。
【解讀】
l “脢”為後背上的肉,古人以為後背位置比心稍高。後背即使有感應也無法有所行動,所以說“無悔”。
l 九五居中守正,又有六二正應。但是以其帝王之尊,所要感應的是天下百姓,這種心意尚未實現,所以只能說“無悔”,而談不上吉祥。“志未”一語的“未”,在古代版本做“末”,應改為“未”。
【31.9】
上六。咸其輔頰舌。
《象》曰:咸其輔頰舌,滕口說也。
【白話】
上六。感應到牙床、臉頰、舌頭。
《象傳》說:感應到牙床、臉頰、舌頭,所以會信口開河。
【解讀】
l “輔”為牙床(細分而言,“輔”為上牙床,“車”為下牙床)。上六位在全卦之頂端,有如人之口部。上卦兌,兌為口,正與此相合。
l “滕”,意思如“騰”,用於口,則是能言善道,試圖以語言表達豐富的感應。在上位者如此,有巧言取寵之嫌,應該有所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