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天道
明天机

《论语信述》8.12泰伯篇——三年学,不至于穀,不易得也

论语信述》8.12泰伯篇——三年学,不至于穀,不易得也

【原文】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穀,不易得也。”

【白话】

孔子说:“求学三年,念头不在求俸禄上,真是难得啊。”

【释词】

三年:古时入大学,三年考校。《四书辨证》:“三年是考课之期。”《论语训》:“三年者,国学考校之期。”孙绰:“三年学足以通业,可以得禄。”

至:到。

穀:禄也。今一般写作“谷”。郑康成:“禄之言‘穀’,年穀丰乃制禄,亦代耕之义也。”《论语稽》:“不至于穀,言其心在学不在禄也。”

不易得:难得也。钱穆:“当时士皆以学求仕,三年之期已,而其向学之心不转到穀禄上,为难能。”徐英:“此重学而轻禄者。”

【先贤精义】

朱子曰:为学之久,而不求禄,如此之人,不易得也。

杨氏曰:虽子张之贤,犹以干禄为问,况其下者乎?然则三年学而不至于穀,宜不易得也。

李塨曰:学,入大学也。《学记》“比年入学”,谓每年皆有入学之人也;“中年考校”,谓间一年而考校其道艺也,是三年矣。学古入官之念于兹动矣。乃心专在于学,并不至于穀禄,此其人岂易得哉?

胡绍勋曰:《周礼·乡大夫职》:“三年则大比,考其德行道艺,而兴贤者能者。”《州长职》:“三年大比,则大考州里。”《遂大夫职》:“三岁大比,则帅其吏而兴甿。”据此,知古者宾兴,出使长,入使治,皆用为乡遂之吏,可以得禄。此三年,定期也。若有不愿小成者,则由司徒升国学。后人躁于仕进,志在干禄,鲜有不安小成者,故曰“不易得”。

李炳南曰:孔子不反对学者作官,作官当然有俸禄,但须认识作官的目的在治国安民,不在求禄。当时有此认识的人不多,所以孔子说不易得,意思是希望学者建立正确的认识。

刘宗周曰:利禄之溺人久矣,于是有干禄之学,当其学而无非穀也,况三年乎?三年学而心不至于穀,则其学纯矣,岂易得哉?斯志也,虽遯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乎?学以至于圣人之道,非穀之谓也。至道则终身向往而不足,至穀则一念驰骛而有余,此学中开不得丝毫窦漏。才漏便是伪学。

冯从吾曰:只为志穀一念,不知忙坏古今多少人。且无论圣学无所为而为,即穀之得与不得,岂系于志?人第不思耳。

康有为曰:盖学者之大患,在志于利禄。一有此心,即终身务外欲速,其志趣卑污,德心不广,举念皆温饱,萦情皆富贵,成就亦可知矣。而人情多为禄而学,此圣人所由叹也。

伊藤仁斋曰:志小者其得则小,志大者其成必大。为学之久而志不至于穀,必不为汩汩于流俗而终其身,圣人所以嘉尚之也。

《四书解义》曰:此一章书是明纯心之学也。有人于此从事于学,至于三年之久,而不志于穀禄,则是正谊而不谋利,明道而不计功,操守坚定,工夫纯笃儒者惟在纯修,国家务求实学,下无干名求利之人,则上有举贤任才之庆。圣人之言,其维持世教不浅矣。

【附录】

《学记》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xiáng),术(suì)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蚁)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本章参考书目】

论语集解》《论语集注》《论语集释》《论语新解》《论语讲要》《论语义疏》《论语稽》《论语古义》《论语注》《论语学案》《论语传注》《论语会笺》《论语正义》《论语训》《四书辨证》《四书拾义》、《周礼》注、《四书疑思录》《四书解义》。

···分享这篇文章···

本站提供周易预测服务

事业升迁,婚姻情感,升学考试,工作面试,人际关系,疾病吉凶、风水、择日择吉、手机车牌号吉凶等。

微信咨询:guizhen3159

电报(TG)咨询点这里:https://t.me/guizhen3159

Line咨询点这里:https://line.me/ti/p/jgYqFHMcNb

WhatsApp咨询点这里:https://wa.me/447546000237


QQ交流群:992663630

电报六爻八字风水交流群:https://t.me/mingtianji2413

电报周易资料分享频道:https://t.me/mingtianji4268

赞(1)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明天机周易网 » 《论语信述》8.12泰伯篇——三年学,不至于穀,不易得也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必填
必填,请填写正确地址,方便以后联系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QQ交流群电报交流群

文章内容很好,我要赞助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