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天道
明天機

《論語信述》8.5泰伯篇——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

論語信述》8.5泰伯篇——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

【原文】

曾子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

【白話】

曾子說:「自己有才能卻向沒有才能者請教,自己多學識卻向少學識者請教;有卻好像無,充實卻好像空虛,被人冒犯了也不計較。從前我的一位朋友曾經這樣做。」

【釋詞】

能:才能。

寡:少。陳祥道:「能,言其才;多,言其學。」

犯:冒犯,人以非禮犯我。錢穆:「人必先立乎無過之地,不得罪於人,人以非禮相加,方說是犯,始可言『校』。若先以非禮加人,人以非禮答我,此不為犯,亦無所謂不校矣。」

校:計較。劉宗周:「犯而不校,正是學問得力處。」

吾友:古注認為曾子此處說的是顏子。江熙:「稱『吾友』,言己所未能也。」錢穆:「其心惟知義理之無窮,不見物我之有間,故能爾。《孟子》『橫逆之來』章可參讀。」

從事於斯:《註疏》:「言能行此上之事也。」謝氏:「非幾於無我者不能也。」

【先賢精義】

論語註疏》曰:此章稱顏淵之德行也。

《四書解義》曰:此一章書是明顏子無我之學也。聖賢無我之心常如太虛。非真積力久,以幾於大而化之之境,則亦未足以語此也。

朱子曰:顏子之心,惟知義理之無窮,不見物我之有間,故能如此。

張栻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樂善而無厭也;「有若無,實若虛」,有善而不居也;「犯而不校」,不動於血氣而安於理也。非心不違仁者,其能之乎?嘗從事於斯者,蓋顏子由克己以至於無我也。

論語正義》曰:前篇顏子言志,「願無伐善,無施勞」,亦此若無若虛之意;「犯而不校」,是言其學能養氣也。

陳祥道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則學愈博;「有若無,實若虛」,則德愈充;「犯而不校」,則矣。以能問於不能,至實若虛,不伐善者能之;犯而不校,不遷怒者能之:則曾子所謂吾友者,顏子而已

劉宗周曰:舜好問好察詢於芻蕘,禹不矜不伐,文王望道未見,孔子我無能焉,顏淵若無若虛,自古聖賢同一血脈聖人之所以為聖者,只是進進不已,百尺竿頭無窮盡,知不足故也。

王龍溪曰:顏子嘗自立於無過之地,未嘗獲罪於人,人自犯之,始可言不校。今人以非理加人,人以非理答我,此乃報施之恆,烏得謂之犯?正須自反以求其所未至,故有孟子之自反(行有不得),然後可進於顏子之不校

《四書反身錄》曰:顏子以能問不能,若無若虛,與物無競,非其心同太虛,安能如是

張伯行曰:夫子告以視聽言動,則請事斯語;誘以博文約禮,則欲罷不能,是何等力量?得一善則拳拳服膺,是何等持守?不遷怒不貳過,是何等克治?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是何等氣度學者能於此處求之,則顏子之學可得矣,亦可以學顏子之所學矣

《困學紀聞》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顏子和風慶雲之氣象也。「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泰山岩岩之氣象也。

伊藤仁齋曰:學者必識孔門之風,而後可以為孔門之學;苟不識孔門之風,則必不能得其門庭。為學者多不知自省,有一分工夫便有一分勝心,有兩分工夫便有兩分勝心,驕吝之念愈進愈牢,故曰「人之患在好為人之師」。學道者,先除其勝心,而後聖賢之學,可得而言也。

雲門隱者按:一句「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深見曾子對顏子之緬懷與敬佩。顏子、曾子,同為孔門之「二代弟子」,其情誼固深也宜矣。此可能為曾子中晚年之感慨。

【附錄】

《中論·虛道篇》曰:人之為德,其猶虛器歟?器虛則物注,滿則止焉。故君子常虛其心志,恭其容貌,不以逸群之才,加乎眾人之上。視彼猶賢,自視猶不足也。

《周易》曰:君子以虛受人。

【相關材料】

謝上蔡別伊川先生久,先生曰:「賢向做得恁工夫?」上蔡曰:「近來也只去得一『矜』字。」先生曰:「可謂切問近思矣。」(《論語學案》)

禰衡《顏子廟碑》曰:睿哲之資,誕自初育。英絕之才,顯乎嬰孩。知微知彰,聞一覺十。用行舍藏,與聖和契。

夏侯湛《顏子贊》曰:知彰知微,體深研幾。明象介石,量同聖師。控賾罔滯,在言靡遺。仰之惟高,瞻之攸希。

梁元帝《祭彥同子文》曰:致虛守靜,曲巷安貧。欽風味道,其德有鄰。

陸龜蒙《陋巷銘》曰:簞瓢屢空,其樂怡怡。易贊獨人,雲顏庶幾。

宋太祖《顏子贊》曰:生值衰周,爵不及魯。一簞藜藿,陋巷環堵。德冠四科,名垂千古。沒表萬年,遂封東土。

程頤《告顏子祝文》曰:德無窮通,古難其人。惟公能之,絕世離倫。富貴不義,視之如賓。飲止一瓢,不憂其貧。受教孔子,門人益親。血食萬世,配享惟神。敢不昭薦,公乎有聞。

陳鳳梧《顏子贊》曰:天稟純粹,一元之春。精金美玉,和風慶雲。博文約禮,超入聖門。百王治法,萬世最仁。

康熙皇帝《顏子贊》曰:約禮博文,不遷不貳。一善服膺,萬德來萃。

雲門隱者制《顏子贊》曰:博文約禮,和風慶雲;心齋坐忘,與道合真。

【本章參考書目】

《周易》《論語集解》《論語義疏》《論語註疏》《論語集注》《論語全解》《論語新解》《論語正義》《論語講要》《論語學案》《癸巳論語解》《論語古義》《論語集釋》《中論》《王龍溪全集》《困勉錄》《困學錄》《困學紀聞》《四書解義》。

···分享這篇文章···

本站提供周易預測服務

事業升遷,婚姻情感,升學考試,工作面試,人際關係,疾病吉凶、風水、擇吉、起名等。

微信諮詢:guizhen3159

電報(TG)諮詢點這裡:https://t.me/guizhen3159

WhatsApp諮詢點這裡:https://wa.me/14422221313


QQ交流群:992663630

電報六爻八字風水交流群:https://t.me/mingtianji2413

電報周易資料分享頻道:https://t.me/mingtianji4268

贊(0) 打賞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明天機周易網 » 《論語信述》8.5泰伯篇——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
訂閱評論
提醒
guest
必填
必填,請填寫正確地址,方便以後聯繫

0 評論
內聯反饋
查看所有評論

QQ交流群電報交流群

文章內容很好,我要贊助作者!

支付寶掃一掃打賞

微信掃一掃打賞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請您發表評論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