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在東方文化中的地位等同於西方文化中的聖經
孔子說:“易與天地准,故能彌綸天地之道。”
康有為說:“老子之學,只偷得半部《易經》。”
黑格爾說:“《易經》代表了中國人的智慧,就人類心靈所創造的圖形和形象來找出人之所以為人的道理,這是一種崇高的事業。”
現代心理學的鼻祖之一的榮格說:“不列顛人類學會的會長問我,為什麼像中國這樣的一個如此聰慧的民族卻沒有能發展出科學。我說,這肯定是一個錯覺。因為中國的確有一種’科學‘,其’標準著作‘就是《易經》,只不過這種科學的原理就如許許多多的中國其他東西一樣,與我們的科學原理完全不同。”
榮格又說:“談到人類唯一的智慧寶典,首推中國的《易經》,在科學方面,我們所得出的定律常常的短命的,或被後來的事實所推翻,唯獨中國的《易經》亘古常新,相距六千年之久,依然具有價值,而與最新的原子物理學有頗多相同的地方。“
馮友蘭說:”《易經》是宇宙代數學。
張岱年說:“《易經》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最高典籍。”
當代最尖端科技為電腦和基因,電腦的二進制以及64卦系統,生物基因64種氨基酸密碼竟與《易經》64卦暗合,這不是偶然的。孔子盛讚《易經》“與天地准,彌綸天地之道”是名副其實的。《易經》是宇宙人生的密碼。